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采用硅胶柱层析、ODS反相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半制备高效液相HPLC等色谱分离方法对薜荔(Ficus pumila)叶8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7个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核磁共振波谱数据比对文献,分别鉴定为:3-hydroxy-damascone (1),月桂酸乙酯(2),马桑酸(3),13-hydroxy-(9Z,11E,15E)-octadecatrienoic acid (4),乙基-β-D-吡喃葡萄糖苷(5),苄醇-β-D-葡萄糖苷(6)和2-[4-(3-hydroxypropyl)-2-methoxyphenoxy]-propane-1,3-diol (7)。其中化合物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对A549细胞显示出一定的抑制活性,IC50值为32.21μg/mL。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对测试的4株人体致病菌和2株弧菌均无明显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2.
运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诺丽酵素中化学成分进行 研究,从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运用 NMR 技术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blumenol A(1)、 (6R,7E)-9-hydroxy-4,7-megastigmadien-3-one(2)、4-allyl-2-hydroxyphenyl 1-O-β-D-apiosyl-(1 →6)- β -D-glucopyranoside (3)、2-methoxy-4-vinylphenyl β -D-apiofuranosyl-(1→6)- β -Dglucopyranoside(4)、4-hydroxyphenethyl-2′-R-hydroxypropanoate(5)、3-羟基-4-甲氧基肉桂酸 (6)、trans-4-hydroxy cinnamic acid(7)、对羟基苯丙酸甲酯(8)、p-hydroxy-phenylpropionic acid(9)、 3-甲氧基-4-羟基苯乙醇(10)、香草酸(11),化合物1~2及5~11为首次从诺丽酵素中分离得到。采 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全部化合物的抗菌活性,化合物2对蜡状芽孢杆菌显示出较好的抑制活性(MIC 值为2.5 µg/mL),其他化合物未显示明显抗菌活性(MIC值>20 µg/mL)。  相似文献   

3.
竹柏枝叶用氯仿提取,硅胶柱层析、MCI柱层析和Sephadex LH-20柱层析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根据现代波谱技术和理化性质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鉴定结构分别为:nagilactone A(1)、4β,10β,15-trihydroxy-aromadendrane-10,15-acetonide(2)、amentoflavone(3)、bilobetin(4)、podocarpusflavone A(5)、quercetin(6)、(-)-catechin(7)、5α,6β-dihydroxysitosterol(8)和prinsepiol(9).其中化合物2、4、8和9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爬树龙(Rhaphidophora decursiva)地上部分用甲醇提取,利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和高效液相层析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根据现代波谱技术和理化性质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鉴定结构为:sesartemin(1)、(1R,2S,5R)-2-(3’-methoxy-4’,5’-methylendioxyphenyl)-3,7-dioxa-6-oxobicyclo[3.3.0]octane(2)、6,7-二甲氧基-4-羟基-1-萘甲酸(3)、原儿茶酸甲酯(4)、丁香酸(5)、1,2,4-三甲氧基苯(6)、原儿茶酸(7)、没食子酸(8)、没食子酸甲酯(9)、胡萝卜苷(10)和β-谷甾醇(11).其中化合物1-9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10、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从1株海南霸王岭热带雨林土壤来源的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BWL-001中挖掘抗海洋弧菌(Vibrio)的活性代谢产物,采用多种现代色谱分离方法对菌株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波谱解析确定单体化合物结构,并结合96孔板微量稀释法进行抗弧菌活性测试。结果显示,从该菌株LB培养基发酵产物中分离鉴定出10个单体化合物,包括4个二酮哌嗪类化合物(1-4)、3个吲哚生物碱衍生物(6-8)以及3个其他类化合物(5、9和10),分别命名为3-异丁基吡咯并哌嗪-2,5-二酮(1)、cyclo-(Pro-lle)(2)、maculosin (3)、trans-cyclo-(Pro-Phe)(4)、anthranilic acid (5)、indole-3-meth-ylethanoate (6)、indole-3-acetic acid (7),nb-acetyltryptamine (8)、thymine (9)、acetamide (10)。其中,化合物6-8对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有弱的抑制活性,其最小抑菌浓度(Mini...  相似文献   

6.
研究红树林真菌Alternaria sp.R6固相培养代谢产物,用硅胶和Sephadex LH-20柱层析手段从甲醇提取物分离单体,波谱技术鉴定结构,二倍稀释法测试抗菌活性。分离到(4R,5R)-4,5-二羟基-3-甲氧基-5-甲基-环己-2-烯-1-酮(1),(4R,5S,6R)-4,5,6-三羟基-3-甲氧基-5-甲基-环己-2-烯-1-酮(2),xylariacyclone B(3),(4S,5S,6S)-5,6-环氧-4-羟基-3-甲氧基-5-甲基-环己-2-烯-1-酮(4),LL-C10037α(5),1-羟基-8-(羟甲基)-6-甲氧基-3-甲基-9H-呫吨-9-酮(6),6-甲基-1-甲氧羰基-8-羟基呫吨-9-酮(7),6-羧基-1-甲氧羰基-2,8-二羟基呫吨-9-酮(8),麦角甾醇和过氧化麦角甾醇共10个化合物。化合物1,2,3,4,5,6和8为首次从Alternaria属分离到。化合物6和8对小麦赤霉、香蕉炭疽,化合物2对香蕉炭疽显示良好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7.
槐(Sophora japonica)豆荚用甲醇提取,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MCI柱层析和反相柱层析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根据波谱分析和理化性质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鉴定结构为山柰酚(1)、山柰酚3-O-β-槐糖苷(2)、山柰酚3-O-α-L-鼠李糖基(1→6)-β-D-葡萄糖苷(3)、山柰酚3-O-α-L-鼠李糖基(1→4)-β-D-葡萄糖苷(4)、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7-O-β-D-葡萄糖苷(5)、染料木素(6)、染料木苷(7)和槐属双苷(8)。其中,化合物4和5为首次从槐属植物中离得到,化合物2和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C18反相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和HPLC等方法分离瑞香狼毒的化学成分,采用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共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是:(2R,3S)-3-(3,4-二甲氧基苄基)-2-(3,4-亚甲二氧基苄基)丁内酯(1)、haplomyrfolin(2)、双氢芝麻素(3)、异新狼毒素A(4)和瑞香狼毒素B(5)。结论:化合物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对采自香格里拉地区的藏药舟叶橐吾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利用硅胶柱层析、MCI GEL中压柱层析、 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及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分离方法从其根部95%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根据其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对照文献分别鉴定为umbelliferone (1),caffeic acid (2),4-acetophenol (3),4-(3′, 4′-dihydroxycinnamoyl)-oxy-methyl cinnamate (4),5′, 3-dihydroxy-4′-methoxyflavanone (5),3′, 5-dihydroxy-4′-methoxyflacanone (6),picropodophyllin (7),isopicropodophyllone (8),hydrocinnamic acid (9).化合物4~8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灯台树(Bothrocaryum controversum)枝叶用甲醇提取,利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根据波谱分析和理化性质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鉴定结构为:槲皮素(1)、樱黄素(2)、黄颜木素(3)、表儿茶素(4)、obtusol(5)、羽扇豆醇乙酸酯(6)、β-谷甾醇(7)和胡萝卜苷(8)。所有化合物都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