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陕西某金矿石中金以微细粒浸染状分布在黄铁矿、毒砂及脉石矿物中,40.53%以单体和连生金形式存在,硫化物中金占33.04%,脉石中金占26.43%,直接氰化浸出效率极低,金的浸出率仅为43.83%.为实现该金矿资源的有效回收,根据该矿石性质,对比"原矿氰化浸出"进行了"原矿浮选—浮选精矿氰化浸出"以及"原矿浮选—浮选精矿焙烧—焙砂氰化工艺"3种工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原矿浮选—浮选精矿焙烧—焙砂氰化"的工艺可明显提高金的浸出率,金的浸出率可提高到69.24%,是处理该矿石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2.
分支载体浮选(RCF)是一种处理细粒低品位矿石的革新工艺。该工艺采用分支浮选流程并用自身的粗粒精矿取代了常规载体浮选中的外加异类载体矿物。本文研究了黑钨矿、红铁矿、难溶铜、氧化铅锌、铜钼矿和锑砷硫化矿等七种不同矿物的分支载体浮选。和常规方法相比较,分支载体浮选除了可以显著降低药剂消耗,避免载体与超细粒之间的再分离,不需回收载体等,从而解决了常规法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以外,还能够得到更高的回收率与分选效果。通过浮选试验、动电位测定和电子显微镜观察,进行了分支载体浮选过程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矿泥罩盖的机理已经不适用,提出了新的“碰撞-粘附”模型。在这一模型中,将影响分支载体浮选的因素分为几何、物理、化学三大类并根据实验现象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牟乳金矿带构造分区特征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山东牟平—乳山(以下简称牟乳)金矿带构造控矿规律。方法利用波浪状镶嵌构造理论,对断裂带内矿床的分布特征和矿床(体)有利成矿部位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本区断裂控矿规律。结果本区控矿构造系统主要由近南北向容矿断裂和北西向构造条带组成;矿床就位主要受近南北向断裂与北西向构造带的联合控制,分布于其相交的构造结中;在每一良好的成矿段内,矿床的分布具近等距性。结论西泊地区为一矿床(点)赋存点。  相似文献   

4.
西藏洞中松多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洞中松多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冈底斯多金属成矿带东部,矿体主要赋存于前奥陶系松多岩群和中二叠统洛巴堆组,围岩多为碳酸盐岩,且蚀变强烈.已圈定2条矿化蚀变带和9个主要铅、锌矿(化)体,矿化带长度约2620~4100 m,宽约50~1140 m;矿(化)体呈层状和似层状产出,矿(化)体长为120~2881 m,水平厚度为2.1~13.1 m.矿石中主要有用元素为铅和锌,伴生有益组分为银、铁、铜、硫.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黄铁矿、黄铁矿、白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透辉石、石榴石、绿泥石、绿帘石、方解石、长石等.铅锌矿化与岩浆活动和大气降水有关,主要与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的岩浆—热液有关.同时矿床的形成与印度—欧亚板块的碰撞和青藏高原的隆起有关.本文首次对洞中松多矿床的成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等的分析讨论,认为洞中松多铅锌多金属矿床是构造—岩浆等长期活动的结果,断裂构造为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物质提供了运移通道和富集空间,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的深层岩浆为矿床提供了主要成矿物质和热源,属于矽卡岩型—热液改造矿床.  相似文献   

5.
梁北山 《甘肃科技》2010,26(24):51-53
杂恰勒布金矿位于西秦岭褶皱带南亚带,经矿床特征分析认为,成矿主要物质来源于地层,矿床赋存于三叠统碎屑岩的断裂带内。总结了矿床矿石类型、矿物嵌布特征,分析了矿床成因,指出了该矿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6.
蓝晶石族矿物—蓝晶石、硅线石、红柱石是性能良好的高温膨胀耐火材料。本文概要地阐述了它们的性质、用途、工业对产品质量要求;国内外主要矿床的分布与矿石的类型、特征。并通过蓝晶石族矿物选矿试验研究与生产实践,介绍了不同类型矿石的选矿工艺技术,采用重选—磁选;重选—浮选以及重选—浮选—磁选选矿流程所得的分选结果。  相似文献   

7.
沽源460矿床为典型的火山岩型铀钼多金属矿床,矿石类型复杂。系统采集了460矿床的钻孔岩芯样品,通过岩矿鉴定,电子探针、扫描电镜及径迹蚀刻,分析研究其矿化蚀变类型及特征、矿石矿物组合及铀矿物存在形式的研究。查明了460矿床的矿化蚀变类型主要为:伊利石化、硅化、萤石化、赤铁矿化、黄铁矿化、闪锌矿化、胶硫钼矿化;铀的存在形式为:以独立的铀矿物形式存在于沥青铀矿和铀石中;以类质同相的形式存在于胶硫钼矿中;以吸附状态存在于基质、裂隙及铀钼矿物的边缘。上述研究成果为460矿床铀钼资源的进一步的开采和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处理难选铁矿石磁选精矿的直接反浮选工艺.采用XRD,SEM和EDS等手段对原矿、精矿和尾矿的形貌及矿物组成进行了表征,重点探讨了分离过程中矿物的分散特征,为含碳酸盐难选铁矿石磁选精矿的直接反浮选技术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添加分散剂直接反浮选技术可以获得合格铁精矿;有用铁矿物和脉石矿物细颗粒无选择性粘附在有用铁矿物和脉石粗颗粒表面,是造成铁矿石分离困难的主要原因;分散剂的加入有利于颗粒分散,从而实现了有用铁矿物与脉石矿物的选择性分离.  相似文献   

9.
为了降低铬铁矿对红土镍矿湿法冶炼设备的磨蚀,对红土镍矿原矿进行系统的工艺矿物学表征,提出"粗细分级—螺旋溜槽—摇床—磁选"工艺对红土镍矿中的铬铁矿进行富集分离,降低红土镍矿原矿中铬铁矿的含量并获取部分品质合格的铬精矿。研究结果表明:红土镍矿中的铬主要富集在0.058~1.500 mm粒级中,赋存物相为铬铁矿和褐铁矿,分别占比54.51%和44.04%;Ni不存在独立矿物相,95.95%的镍赋存于褐铁矿中。"粗细分级—螺旋溜槽—摇床—磁选"工艺能够将送入冶炼的红土镍矿Cr_2O_3品位由原矿的2.24%降低至1.27%,去除率达43.30%,能够有效降低铬铁矿对红土镍矿冶炼设备的磨蚀;同时,该工艺还能获得Cr_2O_3品位为36.19%,回收率32.07%,铬铁比为2.51的铬精矿。  相似文献   

10.
胶东金矿成矿时代和矿床成因研究述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胶东金矿成矿具有“多源、多期叠加,时-空集中,规模巨大”的显著特征.该项研究通过对胶东金矿成矿时代和矿床成因研究沿革及进展的系统述评,总结了其叠加成矿的主要特征,提出了胶东矿集区中生代复合成矿系统的若干判据及待深入研究的主要问题.尽管胶东金矿的矿床类型、分布区域、地质环境和成矿物源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的特征,但其成矿物质聚集、就位的时-空集中、规模巨大,主成矿期成矿时代的高峰值明显具有向中生代集中的趋势.金矿成矿年龄数据及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胶东矿集区至少存在130—110Ma左右的金矿化和90—80Ma左右的金-银-多金属矿化两期金矿化,胶东矿集区是多期矿化作用时-空叠接的产物,其中生代复合成矿系统的形成及演化是有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表面改性通过改变元素在矿物表面上的分布和状态,从而影响矿物的表面性质,使得矿物之间可浮性产生差异。本文对影响表面改性调控的主要因素以及强化氧化矿浮选分离的表面改性调控手段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指出:影响表面改性的主要因素包括矿物自身性质,溶剂种类以及溶液pH值;用于氧化矿浮选分离的表面改性调控主要有改变pH,添加外来金属离子以及超声和微波辐射在内的外力场调控。最后指出今后表面改性调控应着重研究溶解性型氧化矿之间的离子溶解及迁移行为;明确提出关于表面改性的调控机制还需深入,实际应用推广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东鞍山混合磁选精矿进行了预先分级—强化分散浮选试验研究,同时结合沉降试验、动电位测试、浊度测试等分析了分选效果改善的原因.在最优条件下分级—分散浮选闭路试验可获得精矿铁品位66.24%、铁回收率79.47%的浮选指标,与单一分散浮选的闭路试验相比,精矿铁回收率提高了4.47%.沉降试验和浊度测试表明,分散剂柠檬酸及粒度组成均会影响赤铁矿-石英混合矿的分散特性,柠檬酸主要吸附在赤铁矿表面从而增大矿粒间的静电斥力,优化粒度组成实现窄级别浮选则会进一步减弱矿粒间的非选择性团聚(罩盖),为后续浮选分离创造有利条件,这也与DLVO理论及团聚动力学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述了都匀牛角塘氧化锌矿石的物质成分及其特性,介绍了浮选试验的工艺流程及指标。由于合理地解决了浮选顺序、氧化矿的硫化及矿泥的不良影响,分选效果较好。文中还初步分析了以上几个主要工艺因素对选别影响的机理。  相似文献   

14.
该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准地台滇东台褶带昆明台褶束南缘,区域构造以北东向及东西向断裂和褶皱构造为主,矿区构造线方向与区域构造线特征大体相近,呈近东西向或北东东向。矿区内主要为一单斜构造,地层倾向南南东。矿床产于上泥盆统在结山组(D3zj)的断层破碎带中,该地层倾向南南东,倾角20-30°,岩性单一,主要由浅灰、灰白色薄层状含泥质条带粉-细晶白云岩与中-厚层状、块状粉-细晶白云岩组成。矿体呈脉状产出,走向近北东东。矿石矿物主要为闪锌矿,其次为少量方铅矿,未见其他金属矿物,脉石矿物只有方解石。该矿床是受北东东向的断裂构造和泥盆系下统在结山组(D3zj)白云岩系控制的,含矿热液沿断裂构造运移,在碳酸质围岩性质活泼的构造破碎带中发生交代、蚀变、充填作用,于有利的成矿空间内沉淀富集并成矿,属中低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5.
六偏磷酸钠在铝土矿浮选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浮选试验、吸附量测试、动电位测试,研究了六偏磷酸钠对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2种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以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六偏磷酸钠对这2种矿物均有抑制作用,当捕收剂用量增大时,被六偏磷酸钠抑制的一水硬铝石的可浮性逐渐变好,而高岭石则变化不大.其主要原因在于六偏磷酸钠与捕收剂油酸钠在这2种矿物表面存在竞争吸附,而油酸钠在一水硬铝石表面的吸附能力强于在高岭石表面的吸附,使得在一定捕收剂用量下,六偏磷酸钠抑制高岭石的上浮而不抑制一水硬铝石,这为2种矿物的浮选分离提供了依据;此外,六偏磷酸钠对矿物表面的动电位影响较大,增大了矿物之间的静电排斥力,有利于矿泥的分散,增强了浮选分离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临沂市矿坑—马庄白云岩矿包括破山矿段和楼山沟矿段,位于华北陆块(Ⅰ)鲁西隆起(Ⅱ)鲁中隆起区(Ⅲ)尼山断隆(Ⅳ)临沂凸起(Ⅴ)中部,沂沭断裂带西侧。矿床赋存于寒武纪—奥陶纪九龙群三山子组c段第二层(∈-OjSc-2)中,岩性为灰黄色中厚层细晶白云岩,呈层状裸露地表,为海相沉积矿床。矿石为灰黄色细晶白云岩,泥晶、细晶结构,中厚层-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白云石、方解石、粘土。综合研究认为,该矿可能为浅海交代早期碳酸盐矿物而成,属浅海相沉积型矿床,矿床的形成演化经历了碳酸盐岩沉积阶段—白云岩化—重结晶三个阶段。矿石质量较好,各项指标均满足熔剂用白云岩的要求,为优质熔剂用白云岩矿石。  相似文献   

17.
昭通铅锌矿床闪锌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文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8):5282-5286,5349
昭通铅锌矿床是滇东北富锗铅锌矿集区的一个大型矿床。前人对该矿床的研究集中于成矿构造背景、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特征、构造控矿特征、矿床成因以及成矿预测等方面,并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然而,在矿床成因方面仍存在较大争议。闪锌矿是铅锌矿床的主要矿石矿物之一,运用闪锌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可以作为判别矿床成因的一种标志。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开展闪锌矿矿相学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浮选某难选钼矿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针对某地高氧化率、微细粒不均匀嵌布、易泥化的难选钼矿石,提出粗细粒级分级分选新工艺,即原矿经破磨后将其中粒度小于0.020mm的微细粒级部分利用水力旋流器分离出来,采用高效、节能的微细粒分选设备旋流一静态微泡浮选柱进行分选,解决了该钼矿中微细粒级钼金属回收问题。以煤油为捕收剂,松醇油为起泡剂,水玻璃为分散剂和脉石矿物抑制剂,考察给料量、循环泵工作压力、药剂用量等因素对浮选指标的影响。分别采用一粗二精一扫和一粗二精2种工艺流程对平均钼含量为0.181%的原矿进行连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粗细粒级分级分选、细粒浮选柱回收的工艺流程可获得精矿品位为24.64%,回收率为54.33%的钼精矿,并简化了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9.
改性水玻璃在萤石矿浮选中的应用及抑制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某碳酸盐型高泥萤石矿的选矿试验中,采用了新型抑制剂和新的流程:在常规条件下通过一次粗选脱除大部分矿泥和部分方解石,然后再进行方解石和萤石的浮选分离,经过一段磨矿—两粗—五精—两扫的选别流程获得了合格的精矿;其中精矿中CaF2品位95.37%,CaCO3品位3.06%,CaF2回收率76.61%,最终尾矿CaF2品位12.36%.研究表明,改性水玻璃NSOH中对方解石起主要抑制作用的为胶态硅酸和SiO2(OH)22-离子,并得出各组分对矿物抑制能力的顺序:SiO2(OH)22->Si(OH)4>HSiO3-.其抑制作用主要是由于不同矿物对胶态硅酸和SiO2(OH)22-离子的吸附能力不同,其...  相似文献   

20.
沙枣园子金矿位于北山柳园—穿山驯前陆带石板山—峡东华力西期印支期金钨(铁)成矿带,赋存于沙枣园子花岗闪长岩外接触带的长城系古硐井群中,受NW向断裂控制。矿床的形成受古硐井群、华力西期中酸性侵入体及断裂构造3种因素控制。岩体内、外接触带内的NW向断裂及次级断裂构造带是找矿的最佳方向。在详细研究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该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并归纳了主要找矿标志,为区内找矿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