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美国的C·G·亨普尔(Carl G·Hempel)和德国的W·斯台格弥勒(Wolfgang Stegmuller)、W·K·艾斯勒(Wilhelm K·Essler)联合编辑,荷兰D·利德尔(D·Reidel)出版公司在荷兰的多德雷赫特和美国的波士顿用英文出版的《认识》(Erkenntnis)杂志,是一种研究分析哲学和科学方法论的国际性刊物,内容涉及:①与现代“科学的哲学”和“分析哲学”概念相联系的哲学领域;②语言、逻辑及数学的哲学;③物理及其它自然科学  相似文献   

2.
为了贯彻执行“百家争鸣”的方针,本刊去年第2期发表了施雅风的文章,就“庐山有没有第四纪冰川”展开了学术讨论。以后,我们又陆续发表了几篇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文章,本期再选载两篇于后。因为这个问题比较专门,希望今后能在有关的专业刊物上进行更加深入的讨论,由专业工作者集体根据观测事实与理论分析来作出科学的结论。本刊限于篇幅,不拟继续刊载这方面的文章了。希望有关作者鉴谅。  相似文献   

3.
M.D.格尔麦克(Grmek),G.S.科恩(Cohen),G.西米诺Cimino编。赖德尔公司1981年出版。这是波士顿科学哲学研究会发表的有关科学的发现的四卷集中的一卷,反映了科学哲学目前的一种趋势,就是严格地区别发现和证实,以及坚持只有证实的程序才能导致哲学分析。全卷共14篇文章,在“一般问题”栏目下有9篇,在“实例研究”栏目下有5篇。  相似文献   

4.
苏联《哲学问题》杂志于1963年第3期上,发表了Г.В.普拉托诺夫和М.Н.鲁特凯维奇合写的文章:《论作为哲学科学的自然辩证法》(见《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1963年第1期摘译)。今年苏联《哲学问题》又陆续发表了五篇文章(到第5期为止),对上文提出的有关问题展开了争论。争论的焦点是:自然辩证法能否作为一门独立的哲学科学而存在。讨论中主要涉及到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任务、方法与体  相似文献   

5.
1927-1952年在中国大陆出版的英文期刊<中国生理学杂志>曾是一份重要学术刊物,在中国生命科学史上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和贡献.文章首先介绍了该杂志的出版情况及科学界对它的一贯好评,继而从SCI数据库的检索结果分析了该杂志在国际学术界的当时影响和长期影响.计算得到<中国生理学杂志>的影响因子至少在0.22±0.05,水平高于它的后续刊物<生理学报>.虽该杂志的出版期数和被引次数当时经常受到国际国内社会动荡的强烈干扰,但直至停刊半个多世纪后的2010年仍不断在SCI中得到引用,说明了它在国际科学界享有长期的声誉.至2010年4月,占中国生理学杂志刊发文章7.8%的56篇文章为杂志赢得50%的累计总被引次数,简要分析这56篇文章涉及的十余项研究工作,表明:高引用率的工作绝大部分出自协和医学院和医院,这类工作均属于对生命活动普遍现象的探讨,而从中国特色入手进行生理学研究的文章相对乏人问津.这一方面体现了生理学作为实验科学的本质,另一方面也反衬出<中国生理学杂志>取得的成就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6.
《科学哲学》作为俄罗斯科学院哲学所三大哲学刊物之一,与《哲学问题》和《哲学史》共同荷载着俄罗斯学术界高水平哲学研究成果。自1995年第一次出版到2014年为止(共19期),每一年都会针对不同主题展开深层次研究。论文通过对作者群体的年龄、性别、专业、学历和地域的计量学分析,试图更深入的了解俄罗斯科学哲学界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自然科学领域著名期刊简介--Science周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cience杂志于 1880年创刊 ,现由美国科学促进会 (TheAmericanAssociationfortheAdvancementofScience,AAAS)主办 ,是具有科学新闻和学术期刊双重特点的国际性周刊 ,也是世界上传播范围最广的科学刊物之一 ,以发表具有重要意义的原创性科研报告为主。本文旨在介绍该刊的办刊宗旨、征稿要求及评审程序 ,以期能够更好地了解Sci ence,提高投稿率和录用率 ,把我们出色的科研成果展示给世界 ;同时也能够通过阅读Science,把握最前沿的科学研究动态 ,加强我国与世界科学界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匈牙利学者先塔戈泰(J.Szentago-thai),在第十六届世界哲学会议上,发表一篇题为《心理功能的基质——大脑皮质的神经机制》的论文,提出“心理——脑相互作用” (mind-brain interaction)的理论。这是当代科学前沿有关脑——意识理论的一个新观点。它不仅与心理学基本理论的重大问题之一——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问题直接有关,而且也涉及到哲学的基本问题,因而很值得引起我们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专门的数学史刊物,发表数学史文章的围地较少,只有两种科学史期刊和某些大学学报及个别杂志的极少版面。而数学史研究的队伍却在不断扩大,论文量迅速增长。为了应付这种局面,近年来出版了几本数学史专题论文集,一些大学的学报还出了“数学史专辑”。《数学史研究文集》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产生的。该文集是由内蒙古师大科学史研究所编辑的不定期连续出版物,由李迪教授任主编,内蒙古大学  相似文献   

10.
近一年来苏联的几个学术书刊物发表了一系列讨论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研究的状况和任务的文章。苏联科学院学术秘书长托布切夫院士在1957年二月的苏联科学院年会上说过:“我们刻不容缓地需要召开自然科学哲学的科学会议。”看来,这些文章的发表与这样一个科学会议的准备是有关的。“学习译丛”1957年10月号译载了苏联“哲学问题”1957年6月出版的第3期的一篇社论:“关于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研究”。这些社论除了阐明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的重要性以  相似文献   

11.
1987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创办了一个新的国际牲的交叉学科刊物《社会背景中的科学》(Science in Context,缩写SIC)。它的宗旨是用比较认识论和历史社会学的观点研究科学。它提倡把科学生、科学哲学与科学社会学结合起来研究,反对彼此隔离,在这一点上,很类似我国的《自然辩证法通讯》。与国际上主要的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刊物相比,SIC更侧重于社会学。与和它相近的《科学的社会研究》(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相比,SIC又更侧重于历史的研究。这个刊物的编委是我国学者所熟知的美国科学哲学家R.S.Cohen,以及以色列和英国的科学哲  相似文献   

12.
《科学》杂志的两度停刊与复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刊于1915年的《科学》杂志,是我国现代科学史上历时最长的一份综合性科学刊物,它对我国现代科学的萌发、成长有着独特的贡献,对我国几代科学家发生过重要影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它曾两度停刊,七十七年中停刊时间长达三十年。《科学》杂志两度停刊和复刊,从科学出版史的侧面,反映出我国现代科学事业前进的曲折,很值得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3.
长尾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在2004年10月的<连线>(Wired)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首次提出"长尾理论(the long tail)",用来描述诸如亚马孙的商业和经济模式.如今,此篇文章已经成为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商业文章之一,而"长尾理论"这个词也获得了<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ly)"2005年最佳创意奖",成为商务人士讨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社和它的《科学》杂志自从1915年成立,一贯支持中国数学史研究.虽然第一任社长任鸿隽对中国知识遗产怀有轻视态度,但是比他年轻的社员对中国数学史有浓厚的兴趣.桥梁专家茅以升起了尤其关键的作用,先后介绍李俨、钱宝琮到《科学》杂志去发表他们研究成果.《科学》在1915到1939年间发表的中国数学史文章,占了全国这方面的论文的将近20%.科学社之所以跟数学史研究者关系如此密切,可能有以下原因:1)数学史作为现代学科在世界上被建立,成为一种模范,也创造了中国对国际学术贡献的机会.2)1890年代出生的中国科学家希望在国际上提升中国的形象.3)中国传统数学属于“安全的”历史遗产,尤其是跟当时的中医相比.  相似文献   

15.
陈元晖先生在新建设1958年第四期上发表一篇“英国马赫主义者毕尔生和他的著作“科学入门”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陈先生比较系统地分析了毕尔生的哲学观点.在这一分析中陈先生也批判了这个英国的马赫主义者对自然科学的歪曲.现将有关部分摘录如下: “卡尔、毕尔生(Karl Peorson 1957-1936)是英国马赫主义者,他极力攻击唯物主义.”“毕尔生1884年任伦敦大学应用数学和力学教授,1911任伦敦大学第一任高尔通讲座优生学教授.他宣  相似文献   

16.
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部文集,其编、选的标准是:(1)原创性,翻译文章不收;(2)代表性,内容类同的文章只收一篇;(3)经得起实践或时间的考验。收文时间跨度很大,始自1948年大学一年级的短文《日食观测简史》,止于2002年75岁的力作《不用为用,众用所基——论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其间包括1966年被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和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分别翻译出版过的《增订古新星新表》,凡120万  相似文献   

17.
复刊词     
《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现在复刊了.我们这个刊物,创刊于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年中停刊,共出版了十五期.所以,现在这一期是总第十六期.今后本刊将以介绍当前国外有关自然科学的哲学问题的研究成果和思想动向为主,为我国学术  相似文献   

18.
前美国贝尔实验室科学家舍恩造假行为曝光后,其名下的大批论文可信度大打折扣。为此,舍恩及其合作者们决定撤消曾在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的部分论文。2002年11月1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刊登了舍恩及其8名合作者的简短声明,宣布撤消2000~2001年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8篇论文。  相似文献   

19.
在清理旧文书的时候,找见了这个没有写完的旧稿。写作这个稿子的时间记不清楚了,“考证”了一下,大概是在一九五二年左右。现在哲学刊物上关于“纯”哲学问题的文章发表得比较少,因此想起把这个稿子拿到《通讯》上发表,希望引起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20.
《社会背景中的科学》(Science in Context,缩写为SiC)是一本今年(1987)刚刚创刊的半年刊杂志,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SiC杂志的宗旨是从科学知识的比较认识论和历史社会学方面来研究科学,力图使科学的历史、哲学和社会学更加密切地结合在一起。近年来学术的发展已经清楚地表明:人为地将科学的历史、哲学和社会学互相割裂开来,对问题全面深入的理解是十分不利的。通过对科学理论本身的逻辑分析,可以说明科学发展的认识条件及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