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正昱 《科技资讯》2008,(34):209-209
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脑在现代艺术应用中更加广泛。尤其在现代的动画艺术中,电脑已成为动画师创作作品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同时也是表达动画师艺术理念和创意的手段主要媒介之一,电脑动画是借助相关动画制作软件而实现图像绘制、图像编辑、动画设计、动画编辑等。电脑动画的艺术特征极大地促进了电脑动画的发展和传播,电脑动画艺术特征主要通过高度的假定性、数字化与三维化、造型的简化与夸张、童趣故事与幽默以及对美的追求共同显现。  相似文献   

2.
"中国学派"动画在美术造型方面借鉴我国传统艺术,在色彩方面融合传统艺术的色彩系统,因独特的美术造型与色彩语言轰动国际动画界而获得"中国学派"的美称。然而,过于重视造型图式而形成的图像叙事方式,艺术追求与商品化的矛盾,最终导致"中国学派"动画在短暂的繁荣后走向衰落。从传统艺术对动画造型的正反面影响出发,以期寻求"中国学派"动画的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动画从昔日辉煌到今天的失落,其根本原因在于丢失了民族性。民族性与世界性是辨证统一的,富有民族性的文化艺术必然具有自己的特色,因而容易走向世界,而一味模仿的动画艺术很难在世界舞台上具有竞争力。要提高我国动画的民族性,根本之策在于改进动画人才培养和深化教育改革;改变重技术、轻文化的教学观,加强专业的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整合教育资源,努力培养既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又有较高的民族文化素质的动画人才。  相似文献   

4.
孙友全  陈睿 《科技信息》2010,(20):272-272,274
在当下泛娱乐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动画行业的发展呈现出极端功利化态势,国内动画从业者也是焦躁不安;我国动画产业发展目标极端功利化掀起的中国动画产业化的大跃进不仅使国产动画丧失了中国动画的风格特征,而且阻碍了中国动画的产业化发展目标.文章通过立足娱乐泛化这个角度来讨论中国动画的现状,强调动画创作本位意识的回归,提高动画创作的质量,不能否定动画创作的艺术追求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5.
动画是一种艺术形式,而动画运动是其独特的形式语言,这使得动画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决然不同,对运动的模拟和表现成为该种艺术独特的形式特征。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是:动画运动作为一种视觉的、虚拟的运动,如何承载人类的审美情感,使动画艺术成为审美可能?做为一种艺术形式,与人类的情感本体如何互动,它的形式语言又有什么特点?  相似文献   

6.
成轲 《科技信息》2010,(8):261-261
网络互动动画因为其传播媒体的特殊性和强调互动的特点,体现出了和其他动画艺术形式不同的美学特征。这些美学特征包括互动性、发散性和浸入性。网络互动动画正是通过这些美学特征表现出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在保持传统皮影戏艺术特色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电脑动画技术手段,再现已处于濒危状态的皮影戏艺术.以动画作品为实例,将皮影与数字动画结合,通过对皮影戏数字动画创作技巧的解析,探讨皮影戏数字动画的情节选择、镜头的多种互动表现以及皮影戏数字动画的造型设计.将数字化的皮影平台化,使其具备皮影戏造型的表现性和故事情节的趣味性,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性,使古老的皮影戏艺术种类具有现代活力.  相似文献   

8.
汪野亭研究     
主持人语:"珠山八友"全面地继承了浅绛彩文人瓷艺家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旨趣,并通过粉彩这一艺术形式弘扬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与瓷器制作工艺。他们的作品中呈现出诗、书、画三位一体的美学特征和瓷艺装饰与瓷画并存的审美特征,同时在风格上又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在本期研究中,我们主要研究汪野亭同邓碧珊及程意亭在瓷绘创作方面的审美异同。一篇通过对汪、邓两人在诗书画印的和谐统一的共同追求以及他们在绘画中对待"形"与"意"的不同的侧  相似文献   

9.
艺术是社会的镜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动画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的载体到数字动画媒体巨大变化。在这种变化发展中数字动画艺术需要将现代数字动画制作技术与传统的文化艺术相融合,"文化为体,科技为媒"才是数字动画媒体艺术的精髓。  相似文献   

10.
水墨动画是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动画艺术形式,它横跨了水墨画与动画两种艺术范畴,算得上是本国传统文化同外来动画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水墨动画发展遇到的困境,而后指出了欲走出困境未来需要朝什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