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萨隆(Ming Saree-on)是泰国的一位普通农民,虽然他从未听说过基因组学和定量性状位点等专业用词,但对于水稻枯萎病却是再熟悉不过了——那是一种真菌疾病,直接与他种植的水稻和收入休戚相关。2008年当农业研究人员出现在他的村庄时,问他是否想试一试一种能抗枯萎病的水稻新品种时,他觉得试试也无妨便一口答应了。  相似文献   

2.
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农家孩子穿上军装,成为一名坦克兵。入伍后他给自己锁定的目标就是:只要第一!他先从“健身”人手:别人跑5公里越野,他背着沙袋跑10公里;俯卧撑别人做一组,他就做5组,各个项目他每天晚上都给自己“开小灶”。凭着这种拼劲,他以各科全优的成绩入选团“十佳”标兵。  相似文献   

3.
1999年2月25日去世的格伦T·西博格(GlennT.Seaborg),不仅使人们回忆起他在科学上的许多成就,同时也会使人们想起他在政治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他是一位真正的科学巨人,是一位他所处的时代中在科学研究中乐于冒险的标志。我想可以公正地说,他是第一位核化学家,他的成就已超出了放射化学家的范畴。他以及12位学生把放射化学作为一种工具对核物理进行了基础研究,超过了他所在时期物理学家们所达到的要求。当时他和他的同事们已经发现了怀,并证明了打在侵中子作用下是可以裂变的。他已不再是一位简单的化学家了,以生产核武器为目标…  相似文献   

4.
皮克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这个国王性情孤僻,常年一人独居。他善于雕刻,孤寂中用象牙雕刻了一尊他理想中的美女像。久而久之,他竞对自己的作品产生了爱慕之情。他满怀期待祈求爱神阿佛罗狄忒赋予雕像生命。精诚所至,  相似文献   

5.
一位学生告诉我.阿文从某大桥上跳江自尽了。我十分震惊。凭我对他的了解,这事儿发生在他的身上,似乎与他的“固执”有关。阿文的智商很高,甚至有非凡之处,但他喜欢在一条道上走到黑,遇到挫折往往不会拐弯,以思求变。  相似文献   

6.
尼奥是一位推销员.为了缓解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他喜欢上了香草冰淇淋,每天傍晚,他都要享用这种美味的食物。开始时,他只食用一盒.后来逐渐增加到两盒、三盒.并且还要加上若干个甜圈饼。尼奥十分苦恼,他想控制这种贪食的行为,然而却无能为力.几年下来后.他的体重增加到了159千克。  相似文献   

7.
典型案例: 小亮今年15岁.正在某重点中学读初三。小亮从小聪明活泼,以前学习成绩也不错。但自从一次模拟大考他的成绩大幅度滑坡后.小亮就好像变了个人,总喜欢在背后议论人。上个月,他跟同学说,他知道学习委员偷了别人的一款最新手机。开始同学还不信,可是小亮却讲得绘声绘色。后来,他们同年级的一位同学正好丢了手机.他居然说就是学习委员偷的。他还看见了。  相似文献   

8.
镜头一:我们的大班长又发脾气了,虽然他的学习成绩很好,参加过各种比赛,长得也很帅,但在和大家相处的时候,经常会为一些小事发脾气,尽管他每次都道歉,可事后还是照样发火,其实大家是害怕他,并不是真正的心服口服,时间久了我们都不敢和他一起做事情,对他敬而远之。他自己也说,并不想这样,事后挺后悔的。可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相似文献   

9.
他是一稆90后男孩儿,出生于河北省怀安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高中毕业,他以647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吉林省某大学。那时候,他是全村人的骄傲。  相似文献   

10.
列奥纳多·达·芬奇是个集画家、雕刻家、建筑师、工程师及科学家等多种才艺于一身的文艺复兴巨擘。他不但是个全才,还是个怪才。有人说他是最缺乏耐心的艺术家。据说他有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对任何东西的兴趣都不能持久.一件事没干完就去干另一件事了。他喜欢穿粉红色外套.毫无顾忌地把胡须涂成五颜六色。他甚至解剖过不下30具死尸。他还是个左撇子,习惯从右到左倒着书写,别人要借助镜子才能渎出他写的东西。  相似文献   

11.
1931年春,北平,一个微风拂面的清晨,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骑在一头小毛驴上,沿着郊外的一条羊肠小道慢悠悠地走着。少年出生于长春,半年前刚随父亲来北平读书,这座古老城市中的一切都让他好奇,平时只要没课,他就四处游逛。这一天,他要去游清华圃。  相似文献   

12.
《世界科学》2009,(10):28-29
两周前,我在复旦大学恒隆物理楼采访了李翔。尽管只有一个多小时的交谈,但我得承认,我在这位年轻人身上看到了一种久违的简单和纯粹的学者状态。见面时有两个细节让我难忘:一是他更愿意近距离交流,而不是隔着办公桌交谈,其次是当我向他约一篇综述稿时,他婉言拒绝了,  相似文献   

13.
诗与科学     
在我认识的科学家中,谷超豪教授是最令人敬仰的一位。他出众的学术造诣、谦逊的美德,处处显示出一种大家风范。而尤其让我崇敬的是,他具有一种独特的气质。这种气质,既表现在他高高的智顶、深邃的眼神、雅致的谈吐上,更显露在他同时具有的科学和学素养中。难怪他被国内外同行称誉为具有“独  相似文献   

14.
读中学的小东在学校人缘关系不太好。课间同学们都玩得热火朝天,惟独他坐在座位上,要么看书,要么做作业,既没人邀他玩也没人主动和他说话.小东整天就像个孤家寡人。他的内心很不平静也很不好受。觉得被大家孤立了。他不明白,为什么有些同学人缘那么好,经常有一帮同学围着他,而自己根本没人理?他该怎么改变这种局面呢?  相似文献   

15.
《世界科学》2009,(2):48-48
英国萨里郡黑斯尔米尔少年埃文·雷诺兹3年前在一次事故中失去左前臂,令他参军之梦一朝破碎。如今,他装上先进的仿生手,得以恢复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16.
鱼竿与鱼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遇到一位手里拿着一篓活鱼和一根鱼竿的长者。长者分别恩赐于他俩,其中一人要了一篓活鱼,另一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在原地架锅煮鱼,狼吞虎咽地美美吃了一顿。但第二天、第三天……他又开始忍受饥饿,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得到鱼竿的人,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看到不远处那蔚蓝色的大海时,已经浑身一点力气也没有了。不久,他只能眼巴巴地望着大海而撒手人间。另有两个饥饿的人来到长者面前,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的恩赐:一篓鱼和一根鱼竿。但他…  相似文献   

17.
碧雪 《科学之友》2004,(12):24-25
从来没有一位科学家像他一样享有鼎鼎大名又历久不衰。他革命性地改变了科学的时空观念,因为大众难以在日常经验中体会时空的变化,因而增添了他的传奇色彩,让他更引人瞩目。难怪他临终时自以为活够了,想走得潇洒,遗嘱将自己的遗体火化,骨灰撒在没有人知道的地方。偏偏他的脑子还遗留人间,不仅延续了传奇的生命力,还创造了新的传奇。  相似文献   

18.
18世纪中期,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常爱给他的朋友们表演一种小魔术:他拿起一个“空”瓶子,先晃几下,然后敏捷地靠近一支点燃的蜡烛.只听“啪”的一声巨响,朋友们大吃一凉之时,瓶口吐出了长长的火舌,但又立即熄灭了.原来在他拿的“空”瓶子中,早就装满了两种无色气体:氢气和氧气.  相似文献   

19.
73岁的秦伯,具有天生的犟脾气,还爱抬杠,他自己认准的事,别人很难说服他,人们当面叫他秦伯,背后都叫他“老拧种”。 秦伯平时有两大嗜好:抽烟、喝酒。“烟酒不分家”是他的口头禅,越是喝酒的时候,烟抽得越凶。偶尔与不会吸烟人一起喝酒,他就死乞白赖地以烟酒不分家为由,非让人家点上一支不可。他不仅喝酒时很少吃菜,还笑话因为菜好才想起喝酒的人。  相似文献   

20.
黑洞的奥秘     
本文作者兰凯强是一位高中生,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向我刊投稿,在我和他沟通的过程中,发现他非常喜欢钻研科学知识,而且不怕失败,愿意按照编辑提出的意见重新修改,把以前用公式表达的内容,改为通俗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为了能说明问题,他用到了课业范围之外的概念,写了几倍于本文字数的草稿。他的这种学习态度和执著精神让我很受感动。——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