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创新科技》2005,(2):57-57
吃一粒糖果大小的“胶囊内窥镜”,随着肠胃的蠕动,医生就可了解患者的整个消化系统情况。在我国,这一无创伤、无导线、无痛苦、无交叉感染的检查方式只能依靠进口医疗器械服务少数受检者。近日,随着国内第一个投入临床使用的消化道疾病诊断胶囊内镜——“OMOM胶囊内镜”正式投放市场,更多患者的诊断痛苦将因此大大减轻。  相似文献   

2.
科技新品     
NEC推出新款"PAPERO"伙伴型机器人NEC公司推出的"PAPERO"伙伴型机器人被视为以机器人为助手的未来生活的开端。早在2005年刚刚问世的时候,它就能理解650个不同的命令,并且能说出3,000多个命令。PAPERO能够识别面部表情,并且能阅读电子邮件或按要求递送信息。它可以通过手机被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临床症状疑似小肠疾病的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这些患者伴有不同程度腹痛、消瘦、大便隐血阳性、腹泻或发热等症状、体征.平均持续2a.通过胃镜、小肠x线钡餐及大肠镜检查未见异常,腹部彩超多普勒等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另有健康体检者15例.结果38例患者中小肠炎性肠病(包括Crohn病、糜烂/溃疡)11例,小肠血管异常者5例,小肠息肉样增生6例,小肠蛔虫症3例,结肠黑变病6例,未见异常者7例.健康检查者中未见任何异常者10例,结肠黑便病2例、小肠蛔虫症1例,小肠息肉样增生1例,小肠血管异常者1例.结论胶囊内镜对经传统方法未能检出的疑似小肠疾病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尤其对疾病早期、轻型患者具有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内镜检出率以及粪便潜血试验、直肠指检、结肠镜检查与色素内镜检查、肿瘤标记物检查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4例结直肠镜检查患者诊治资料,对所有患者从临床、内镜表现及病理学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直肠癌发病率青年组为34.48%;中年组为59.09%;老年组为43.39%,中年组发病率较高,为结直肠癌的主要发病人群.结论在筛选直肠癌患者时联合粪便隐血试验、直肠指检、结肠镜检查与色素内镜检查能提高筛选的准确性,为直肠癌的早诊断和早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我国科学家的新探索——让胶囊机器人在人肠道内行走通过吞咽,可在人肠道内以螺旋方式行走的胶囊医疗微型机器人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目前我国科学家已研制出样机,并在离体  相似文献   

6.
微机器人胶囊能量无线传输系统的传输性能受到谐振频率、耦合系数、线圈匝数、线圈半径、补偿电容、线圈互感等诸多因素影响.为实现系统性能的全局最优,必须在满足微机器人胶囊最低能耗要求的前提下提高系统传输效率,同时兼顾系统稳定性、温升安全性、可靠性、体积参数等因素.文中基于微机器人胶囊能量无线传输系统初级线圈串联补偿-次级线圈串联谐振补偿模型,建立了系统的能效模型,以初、次级线圈匝数与线圈半径、谐振频率等参数作为优化变量,构建了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对微机器人胶囊能量无线传输系统进行综合优化设计.针对该多变量非线性约束优化问题,采用了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优化计算.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优化设计方法正确有效,所设计的的微机器人胶囊能量无线传输系统样机的能效达86.6 mW,传输效率达8.01%.  相似文献   

7.
<正>夏天太热怎么办?告诉你个好主意,造个机器人,让它帮你扇扇子。你抠着手指头说不会造机器人?没关系,少年科学院早想到了,今年7月28日至30日,在山西省太原市,我们举办了"青少年走进科学世界——科学实验嘉年华",这里有机器人常规赛、挑战赛、对抗赛。通过比赛,机器人小菜鸟进化成了机器人工程师。少年科学院让你的暑假只有快乐,没有炎热!  相似文献   

8.
<正>"机器人,高科技?其实不然,在本期的由大众科学杂志社与贵州科技馆共同主办的“玩转科技馆”活动中,带你去认识不一样的机器人。"一提及机器人,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全身金属零件,走路奇怪,表情生硬,说话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然而你知道吗?早在3000多年前,机器人的概念就已经存在于人类思想中。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对肠道的扭曲作用,提出一种扭转力矩效应花瓣型胶囊机器人,实现了机器人与肠道隔离.对弯曲环境约束下的机器人运动学进行分析,建立万向旋转磁矢量空间磁力矩模型.为了实现胶囊机器人转弯时的流体扭转力矩在线检测,提出一种弯曲环境内临界耦合转弯磁矩检测方法,以俯仰力矩为目标函数,通过主要目标法对转差角和水平夹角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水平夹角和转差角范围内,机器人俯仰力矩均减小,降低了机器人摆动,提高了转弯稳定性;该机器人显著减小了转弯时对肠道的扭曲作用,提高了非接触驱动性能和肠道内驱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缺少在社区与家庭中使用的康复机器人的现状,提出一种新型下肢康复机器人设计方案.首先,根据患者康复训练需求完成了机器人的机构设计,建立了机器人的三维模型并介绍了其具体结构;其次,在矢状面内建立人-机模型并对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对精确实现踝关节规划轨迹的控制规律进行了仿真分析;最后,基于样机进行了多位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机器人能够实现"坐-卧-站"多位姿康复训练,该机器人设计方案具有可行性,能够为不同康复期的下肢偏瘫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轨迹,有助于偏瘫患者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多自由度机械臂在运动过程中自身会发生碰撞的问题,建立机器人的简化模型(关节为球体,连杆为胶囊体),进而将多自由度机械臂的碰撞检测问题转化为简化后的几何模型(碰撞检测基元)之间的干涉计算问题。将此干涉问题进一步分解,最终转化为两球体之间、两胶囊体之间、球体与胶囊体之间的最小距离求解,并针对空间两胶囊体轴线之间距离计算问题,提出一种精确并快速的碰撞检测方法。将该算法实现并应用于6R串联机器人,最终利用MATLAB和ADAMS联合仿真进行验证。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以雪莲培养物、红景天提取物为主要原料的"普瑞康牌雪莲培养物红景天胶囊"保健功能进行论述。雪莲培养物红景天胶囊具有缓解体力疲、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作用、辅助降血脂作用,对心、脑血管、肾功能有保护作用,同时有利于祛除体内寒湿,改善因寒湿入体而引起的身体不适的症状,有利于缓解女性早更、皮肤衰老等现象。  相似文献   

13.
随着近年来应用伦理学新兴领域"机器人伦理学"的勃兴,人们开始探讨未来AMAs机器人的构建问题。现代美国科幻文学大师艾萨克·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系列"等科幻文学成为探讨机器人伦理学的最早文本。其中在以"机器人三定律"为理论基点撰写的《机器人管家》(Bicentennial Man)中,映射出诸多机器人元伦理学问题。对机器人获得道德地位的必要性特征进行探讨,有助于人们以审慎的态度正视"机器人三定律"对未来AMAs机器人的建构作用。正视"机器人三定律"的理论缺陷并对其反思与修正,旨在为构建完备的AMAs机器人提供一种思想质料和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4.
依据不同的人体环境中体内微型医用机器人不同的驱动机制,综述体内微型机器人国内外研究现状,包括仿生物游动(泳动)驱动、特殊机械机构驱动、体外特殊场(磁场、超声波场等)驱动、胶囊类内窥镜微型机器人;分析目前体内微型机器人驱动机制在运动控制、手术安全存在的问题,讨论体内微型医用机器人关键技术:尺寸微型化、驱动机制、精确控制系统和能量供应等.探讨体内微型机器人在临床疾病诊断、体内手术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晨曦 《科技潮》1998,(6):95-96
中国古代传说中把灵芝称为"仙草",这种仙草正在被开发出来为人类造福。中外合资的芜湖皖南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大瑜牌灵芝孢耔粉胶囊和灵芝胶囊双双问世,这对广大患者将是一种福音。大瑜牌灵芝孢籽扮胶囊临床病例300例,其中肿瘤放化疗患者160例  相似文献   

16.
视觉     
正在当前新型冠状病毒(2019-n Co V)肺炎疫情形势严峻之际,服务型机器人也在这场战"疫"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澎湃新闻消息,上海钛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向湖北武汉输送10台消毒机器人,协助针对患者、医护、医废的高频活动区域进行多点终末消毒,助力当地医院内部感染控制。目前这10台钛米智能消毒机器人已在武汉疫情中心的6家医院投入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7.
欧阳军 《少儿科技》2013,(10):36-37
机器人可不是现代人的专利,人类对机器人的幻想与追求已有了3000多年的历史。早在西周时期,中国的能工巧匠就研制出能歌善舞的伶人机器人,这是中国有记载的最早的机器人。这类被称为“机器人”的自动机械,不仅制作精巧,而且用途广泛,可以预测地震、指明方向、记载距离、运送军粮……  相似文献   

18.
《少儿科技》2015,(2):8
<正>固定翼飞行机器人、旋翼飞行机器人、冰盖漫游机器人,如今,由这三员"大将"组成的我国极地科考机器人兵团正在寒风刺骨的南极内陆进行探测。这也意味着我国极地科考机器人首次从实验阶段转入应用阶段。三员"大将"均能耐受零下40℃的低温,且携带了高科技"秘密武器"。两种飞行机器人  相似文献   

19.
正你可能已经听说自动化技术正进入众多原本由人类把控的领域,或者,换个更加抓人眼球的说法:"机器人正在抢夺人类的工作。"你还可能听到过这样的话——创造力和艺术评价会是人类最后的堡垒。机器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只能负责那些擦窗扫地的杂活,对创作艺术精品无能为力。但真是这样吗?这可未必。举例来说,CBS周日早新闻报道了我最近访问罗格斯大学艺术和人工智能实验室时的所见所闻,在那里,艾哈迈德·埃尔加玛勒(Ahmed  相似文献   

20.
<正>为积极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中国机器人技术与产业的跨越发展,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于2015年11月22—25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协同融合发展,引领智能社会"的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由3项内容组成:1)2015世界机器人论坛:设有工业机器人技术"智"造未来、服务机器人技术创新、医疗与康复机器人、"智慧城市"与"服务机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