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平潭是我国第二个获批建设的国际旅游岛,为满足开放开发需求,选取潭城、苏澳、东澳、北厝、海洋站5个代表站点,利用2010~2016年气象资料,从剔除台风影响的大风日数、年平均风速、降水量、年平均相对湿度以及旅游气候舒适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几年随着平潭城市建设及防护林、景观林等不断完善,年大风日数呈逐年递减趋势;各区域年平均风速呈减小趋势;近7年降水量偏多的年份较多,季节分布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各区域之间年平均湿度差异不大。从逐年的变化上看,年平均相对湿度有略增的趋势;从表征旅游气候舒适度的两个指数来看,温湿指数和风寒指数均较为舒适,不存在不舒适和极不舒适的月份;从旅游气候舒适度的年际变化看,温湿指数年际变化不大,体感风寒指数年际变化从感觉"凉"逐渐变为感觉"舒适"。  相似文献   

2.
采用温湿指数和气候综合舒适度指数,根据丰都县气象站的30年整编资料、县内区域自动站资料和1983年山地气候考察资料,对其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评价.分析表明:丰都海拔高差大,气候类型多样,气候宜人,一年四季均可开展旅游活动.仲春(4月)、初夏(5-6月)、秋季(9-10月)气候舒适度较好,适宜全县旅游度假.初春(3月)舒适度指数偏差,仅适宜平坝河谷地区旅游度假;盛夏(7-8月)中高山区气候凉爽,适宜消暑度假游,但盛夏河谷丘陵地区天气炎热,舒适度较差,不太适宜度假旅游;冬季(12-2月)高山地地区积雪资源丰富,适宜冰雪游,冬季河谷丘陵地区湿度大、雾气重,不太适宜旅游度假.同时,在开发旅游气候资源时,必须完善暴雨、洪涝、雷电、大风等气象灾害的应急防范措施,确保游客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3.
陈玉玲 《甘肃科技》2010,26(20):82-84
气候适宜度及持续时间是影响旅游地旅游季节长短的重要因素。利用天水麦积区气象气候资料,采用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指标,对麦积山风景区各月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显示,麦积山风景区旅游适宜期可长达半年,尤其以夏季舒适度最高,适宜旅游的时段是每年5~9月。  相似文献   

4.
中国热点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构建了一个新的综合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运用新模型,计算了中国41个热点城市的气候舒适度指数,划分出适宜于旅游的等级和时段,并对气候舒适度的南北变化进行了分析.依据舒适期的年内分布划分出4种舒适度类型:夏适宜型包括哈尔滨等城市,年内气候舒适度呈倒"U"形变化,不舒适期较长;春秋适宜型包括北京等城市,气候舒适度呈"M"形变化;冬适宜型包括广州等城市,气候舒适度呈"U"形变化;四季适宜型只有昆明,气候舒适度呈倒宽"U"形变化.年综合舒适指数在北纬25°左右最高,以北纬25°为界,以北地区随纬度的降低,综合舒适指数逐步增加,以南地区随纬度的降低,综合舒适指数逐步减小.夏季气候舒适度指数随纬度升高而增大,北方旅游具有更高的气候舒适性;冬季气候舒适度随纬度降低而升高,南方旅游具有更高的气候舒适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庐山市1960—2019年逐年逐日气温、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在分析气候变化的基础上,以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着衣指数和综合舒适度指数为评价指标,探讨庐山旅游气候舒适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庐山近60年气候变化显著,气温上升趋势明显(0.213℃/Da),年均温上升约1.278℃,年平均风速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绿洲各县市月平均温度、湿度和风速,计算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算出该区的旅游气候舒适度等级.研究表明,气候对喀什绿洲旅游影响较大,旅游气候舒适度的年内变化规律为:4~10月为喀什绿洲旅游气候较舒适期,1月、2月、11月、12月旅游气候舒适度较差,导致旅游适宜期短.  相似文献   

7.
基于甘肃省26个气象观测站1955-2015年平均气温、平均风速、相对湿度及日照时数等累年逐月数据,运用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着衣指数及综合舒适指数,分析了甘肃省气候舒适度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60 a来,甘肃省的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及着衣指数的变化均朝着更宜旅游的方向发展;全省综合舒适指数共上升3.8,春、秋两季气候...  相似文献   

8.
利用苏州市气象观测站点1987—2016年逐日气象资料,分别对人体舒适度指数、风寒指数、温湿指数和着衣指数进行分级赋值,运用FAHP(Fuzzy Analytic Hierachy Process,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数权重,建立一个新的气候舒适度指数评价模型,分析苏州市旅游气候舒适度的年内变化及持续时间,大致呈"M"形,3—5月以及10—11月舒适度最高;通过对气候舒适度以及特殊因子的数值化处理,结合OLS(最小二乘法)构建模拟模型来分析苏州市30年入境客流量月指数与气候舒适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苏州入境客流量月指数与气候舒适度之间的弹性系数达0.629,二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昆明市旅游气候适宜度分析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整理分析1991年—2009年昆明市气象资料,对昆明市的温湿指数、风效指数、降雨指数进行分析,进而对昆明市月旅游气候适宜度进行评估。探讨各月在降雨条件影响下昆明市的月旅游气候适宜度。  相似文献   

10.
选取中国东部691个数据记录较完整的站点, 统计各站点1971—2010年间每年每季的热日、冷日和舒适日天数, 利用温湿指数(THI), 评价中国东部季风区近40年的舒适度变化, 并结合未来情景下气象数据的比较和分析, 展望21世纪末中国东部地区的舒适度变化趋势。结果表明, 1971—2010年间, 中国东部季风区在一定程度上变暖, 东北和华南的气候敏感度高于其他地区, 沿海的气候敏感度高于内陆, 东北地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气候条件是一个地区旅游发展的基本因子,是旅游业得以发展的基础条件,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本文利用陕南三市30年气候资料(四项气候指标:气温、风速、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的月平均值),采用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和着衣指数综合指标,对陕南三市各月旅游气候适宜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综合指标能较好评价陕南地区的旅游气候适宜性.由于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的不同,陕南三市的旅游气候舒适度存在差异,汉中和安康舒适期在4月、5月、9月和10月,商洛的旅游舒适期在4月、5月、6月、8月和9月.针对上述气候特点提出充分利用陕南地区旅游资源,促进陕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建议.从而为陕南旅游发展规划和游客选择旅游时间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根据舒适度指数和寒冷指数计算了近十年阳泉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发现阳泉市旅游气候期长且具有开发夏季避暑旅游的条件.为了探寻阳泉市旅游气候舒适度的变化特征,将阳泉市近60年气象资料分为三个时期,即1951年~1980年为第一个时期,1981年~2000年为第二个时期,2001年~2010年为第三个时期,分别确定了三个时期各月份的舒适度等级,通过对三个时期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对比后发现,随着气候要素的变化阳泉市全年旅游气候舒适度都在升高,且寒冷季节升高幅度大于炎热季节.  相似文献   

13.
苏志  李秀存  黄颖  谭敏玲 《广西科学》2010,17(3):271-273
利用巴马1959~2008年的气象资料,计算出巴马1~12月的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和着衣指数,然后根据这3个指数分析评价巴马旅游气候舒适度。结果表明,巴马的温湿指数范围为45~80,风效指数为-600~-50,旅游舒适期为7个月,舒适月为2~5月和10~12月,其中3月份最舒适;巴马的着衣指数为1~3级,12~1月(最舒适)着衣指数为3级;影响巴马旅游的不利天气因素主要是降水、雷暴和高温。  相似文献   

14.
利用泛长三角地区14个地面气候资料国际交换站1951~2010年近60年的气候统计资料,采用温湿指数(THI)作为因子进行分析,对照分级表得出14站近60年的人体舒适度级别,并以每10年为一个时间段进行人体舒适度区的划分和变迁分析,利用sufer软件绘制每10年的THI克里金插值等值线图。结果表明:泛长三角地区近60年来,极为舒适和极不舒适的月份数量都较少,2级、3级、4级舒适度的月份数量较多,舒适度空间分布不均,东南沿海比西北内陆舒适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对重庆市的温湿指数、舒适指数和日舒适度进行了研究,阐明了重庆市旅游气候的基本特征,提出了重庆市旅游气候资源开发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旅游气候资源分析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利用福建省气象统计资料,采用旅游气候舒适率指标对全省旅游气候资源进行评价,指出福建旅游气候条件的区域差异,旨在为全面,合理开发利用福建旅游气候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 GIS 的华东地区旅游气候舒适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候舒适度持续时间的长短,是影响旅游地旅游季节长短及旅游地开发的重要因素.利用了华东地区132个气象站点30年的月均气温、月均相对湿度、月均日照和风速等气候要素数据,利用ArcGIS平台,基于克里格和协同克里格插值方法,计算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获得华东地区栅格单元为1 km的气候舒适度评价图,并对其空间分布规律及各月份气候的舒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华东地区温湿指数与风效指数的总体分布趋势是随纬度及海拔高度由南向北、由低到高而递减.风效指数的舒适区比温湿指数的偏大;(2)华东地区的旅游气候舒适期,地域差异显著,最高值分布在福建.气候舒适期为5个月的区域最大,占华东地区总面积的62.7%.舒适期在3个月的地区最少,占华东地区面积的比例不足1%.  相似文献   

18.
了解夏季旅游气候舒适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以为旅游者夏季选择旅游地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根据浙江省11个站点1971—2007年夏季(6、7、8月)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的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以及模糊评价方法,研究了浙江省夏季旅游气候舒适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6月旅游气候舒适度状况由中西部向外逐渐变差,7、8月份金衢盆地舒适度状况最差,其他地区均属于最舒适、舒适、较舒适区;整体上看,气候最宜人的地区是浙江西南部山区,其次是东北部舟山群岛与嵊泗列岛.  相似文献   

19.
桑玉强  李分  张劲松  贾长荣 《河南科学》2012,30(9):1395-1398
利用小浪底生态定位站2006—2010年的气候资料,选择月平均气温、月平均风速和月平均湿度等指标,分别利用中部地区舒适度指数评价方法和奥利弗舒适度评价方法对济源市旅游气候资源进行评价分析,以期为济源旅游出行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济源市5月和9月旅游舒适度最高,属于旅游气候上的黄金时间.3,4,10,11月气温相对适宜,气候相对舒适,有利于游客出行.6—8月气温相对比较高,可以开展以登山、戏水等活动为主的避暑旅游活动,可利用的旅游资源有王屋山、黄河三峡、九里沟等,其中6月下旬—7月上旬可以开展颇具特色的小浪底观瀑节旅游活动.12—2月气温低、风速大,可以开展受天气影响相对较小的旅游活动,如参观城区的济渎庙等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