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测定了ZnFeTi三元体系中存在的三元新相T的晶体结构证实了含Ti镀锌时,在ζ与纯锌覆层上形成的化合物不是 Γ1 相的延伸,而是一个三元新相通过对该相的单相样品的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确定了该相在5~85°范围内的特征峰值并通过尝试法程序Treor90成功指标化了该相的晶格类型及晶格常数,得出其为立方晶格,晶格常数a=b=c=13.910 11 ,α=β=γ= 90.0°指标化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十分吻合同时,通过与Γ1相的X射线衍射图谱进行对比发现T相与 Γ1 相有明显不同的特征峰该结果对分析Ti在热浸镀锌过程中的作用及锌渣形成和检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Bi(NO3)3·5H2O和吡嗪-2,3-二羧酸(2,3-H2pzdc)为原料,在100℃的水溶液中回流反应合成了铋(Ⅲ)配合物Bi(2,3-Hpzdc)2(μ-OH),采用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热重分析等方法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X射线粉末衍射数据指标化计算证实该配合物晶体结构属于单斜晶系,晶胞参数为a=1.7143 nm,b=1.383 0 nm,c=1.832 1 nm,β=95.63°.与DNA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存在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电沉积法在表面活性剂和电解液的液-液界面制备CdS纳米薄膜,硫化镉纳米膜是由50~60 nm的球形颗粒构成.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对纳米膜进行分析表明,制备的硫化镉纳米膜是由六方和立方混合相的CdS和六方相金属Cd组成,Cd与CdS的摩尔比近似1:3.由于表面效应导致纳米晶粒的晶格常数增大,晶格发生膨胀.  相似文献   

4.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对化学传感器的晶格畸变进行了深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传感原件钙掺杂钛酸铅薄膜材料随合成参数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晶格畸变度,该参数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精细结构确定,并作为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出变量;合成参数作为输入变量,以MatlabTM作为操作平台,利用三层识别方法对传感元件的纳米结构进行评估与预测.实验结果与...  相似文献   

5.
通过高真空磁控溅射仪在Si衬底上成功制备了厚度为30nm的Fe100-xCox系列薄膜,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振动样品磁强计和铁磁共振对其结构和磁性质进行了研究.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Co含量的增加使得Fe100-xCox(110)晶峰增强,晶格常数减小,磁性测量表明Co的加入使得薄膜在保持较高矩形比的情况下,饱和磁化强度增加,面内易磁化方向的矫顽力增大.当x=O时饱和磁化强度为1.215×10-1T,矫顽力为1.186×104A/m;当x=50时,饱和磁化强度增至1.810×10-1T,同时矫顽力增大至3.342×104A/m.铁磁共振谱的测量结果给出了其磁各向异性的数值和方向,发现随着Co含量的增加,薄膜的磁各向异性有由易平面向易垂直移动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以羟基蛋氨酸和氯化钴为原料合成配合物羟基蛋氨酸钴,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FTIR)、粉末X射线衍射(XRD)、热分析(TG-DTA-DTG)等进行表征.红外光谱证实钴(Ⅱ)与羟基蛋氨酸中的羧基氧原子、羟基氧原子及甲硫基硫原子配位.XRD数据指标化结果表明该配合物晶体结构属于单斜晶系,晶胞参数为:a=0.829 6 nm,b=0.656 9 nm,c=1.631 1 nm,β=92.65°.热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在200℃以上开始分解,残余物为CoS.用Kissinger法和Flynn-Wall-Ozawa法计算羟基蛋氨酸钴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活化能Ea和指前因子A.  相似文献   

7.
文中采用熔盐电解法,电解钨酸钠与三氧化钨熔盐制备出系列钠钨青铜晶体,选用离子选择电极分析法快速、简便、可靠地测定了晶体中的钠含量,并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确定了晶体的晶型结构及晶格常数a.  相似文献   

8.
以钛酸丁酯、乙醇、硝酸、冰醋酸和去离子水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TiO2干凝胶前驱体,将前驱体在空气氛围下在800℃进行退火处理,得到TiO2纳米粉末样品.X射线衍射和拉曼光谱表明样品的结构为金红石相TiO2.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对金红石相TiO2的价电子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i原子的杂化状态为甲种杂化的18杂阶,O原子的杂化状态为第3杂阶.金红石相TiO2的最强键在(1 10)晶面上,是由晶胞中心的Ti原子和相邻的O原子结合而成.  相似文献   

9.
Fe-Ni系粉末机械合金化热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参考Miedema半经验理论,建立了Fe-Ni系机械合金化(MA)过程的热力学模型.热力学计算分析指出,Fe-Ni系粉末MA过程一般不存在发生非晶化反应的化学驱动力.Fe-Ni系MA粉末由α(bcc)和γ(fcc)两相固溶体组成.在球磨过程中两相相互转化,控制这一转化的因素是形成焓的结构项.对不同球磨时间Fe60Ni40MA粉末的X射线衍射(XRD)分析,证明了所建立的热力学模型的正确性.根据XRD图确定了Fe60Ni40MA粉末在不同球磨时间的物相组成、各相成分、晶格参数、晶粒尺寸和晶格畸变等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10.
用X射线衍射,并结合X射线动力学衍射理论模型的计算机模拟方法,对(CdTe-ZnTe)/ZnTe/GaAs(100)应变超晶格材料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其结构参数和信息.  相似文献   

11.
12.
根据2004全国第1次经济普查数据,用主成份分析法,构建了一个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对嘉兴制造业内部30个行业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14.
15.
赠与合同若干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赠与合同的法律性质及与之相关联的撤销赠与的条件和法律后果、受赠人范围等问题,必须依合同法的立法宗旨得到准确解释。赠与合同采诺成合同说才符合合同法的立体本意,而且合同法规定赠与合同为诺成合同的同时,赋予赠与人的任意撤销权和法定权,与实践合同说特殊途同归。此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应纳入受赠人范围。  相似文献   

16.
不同稻作区蜘蛛群落组成与分布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中国水稻所的“中国水稻种植区划”分区系统,按水稻分区研究了蜘蛛群落组成及其优势种的地理分布特点。在全国六大稻作区内设82个样点,以水稻抽穗期作一次性调查,所获标本经鉴定,计有21科,74属,163种,优势种蜘蛛8科,12属,26种,稻作区及稻作亚区之间,蜘蛛及其优势种蜘蛛科的变化不大,属的变化明显,种的变化最明显,稻作区蜘蛛及其优势种类群,总分布趋势是从南向北逐渐递减,其中种数最多的亚区为“Ⅰ1,闽粤桂台平原丘陵双季稻亚区”,“Ⅱ2,滇南河谷盆地单季稻亚区”,“Ⅲ2,滇川高原岭谷单季稻两熟亚区”,最少的亚区为“Ⅴ1,黑吉平原河谷特早熟亚区”,“Ⅴ2,黑吉平原河谷特早熟亚区”与“Ⅲ3,青藏高寒河谷单季稻亚区”。  相似文献   

17.
18.
运用灰色理论中的关联分析法,对我院体育专业男生短跑运动成绩的提高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探讨其内在联系和科学规律,为短跑教学与训练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9.
20.
小麦-黑麦代换系间杂交后代减数分裂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小麦-黑麦5R/5A二体代换系与6R/6A二体代换系间杂交,观察子二代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分析染色体并常行为及其与染色体易位的相关性。由于减数分裂是高等生物形成生殖细胞的时期,因此,是染色体变异的敏感时期,又是将变异传递给子代的关键时期。所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单价体、多价体、落后染色体、微核等染色体异常行为,这些现象会影响染色体配对、交换,对研究染色体易位的形成能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