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人类学本土化的示范之作——《雪球》出版座谈会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 5 0大庆前夕 ,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了广西民族学院汉民族研究中心主任徐杰舜教授主编的洋洋百余万言的《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 ,立刻引起了人类学界的广泛注意。 1999年 9月 10日在南宁出席 99人类学本土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的部分国内外人类学家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出版座谈会 ,高度评价了《雪球》一书的学术价值 ,以及其对人类学本土化所做的贡献。现将座谈会发言纪要予以发表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历史人类学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由徐杰舜教授主编的《雪球 :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即是应用历史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汉族历史和文化的创新之作 ,从学术上来说 ,《雪球》在对汉民族作人类学分析时 ,既强调汉民族文化的历史向度 ,也用人类学理论对汉族文化作了详细的分析 ,它既是历史学的 ,又是人类学的。《雪球》一书的出版 ,标志着历史人类学在中国有了良好的开端 ,扩大了人类学理论在历史学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徐杰舜主编的《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通过对汉民族各族群的特征与文化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为汉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开发以及跨文化交流提供了基础和可能。这是汉民族研究近年来从对其历史的解读到彰显当代汉民族文化及其人文特征的一个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4.
从学科史上来说,《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一书是汉民族研究突破单一的史学范畴,实现跨越学科界限的有益尝试。《雪球》在应用人类学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对汉民族的研究,体现了民族史学所寻求的“人类学转向”,同时也成为中国人类学本土化研究的示范之作。  相似文献   

5.
《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一书运用人类学的相关理论,从宏观角度对汉族进行分析,借鉴了考古学、语言学和民俗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将历史学方法与人类学方法相结合,使读者能进一步深入全面地了解汉民族,是汉民族研究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6.
《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是一部较好地结合了人类学与历史学方法进行研究的作品,对中国的人类学与历史学研究做出了贡献,为两门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提供了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十 多年前 ,笔者在人类学系将少数民族的研究转入汉民族社区的研究时 ,对相关的文献进行了检索 ,没想到有关汉民族的论著寥寥无几。而《汉民族历史和文化新探》一书是当时最全面探讨汉民族的专著之一。从此作者徐杰舜的名字就刻在了我脑海中。后来 ,又拜读了《中国民族史新编》(1989年 ) ,这是一本将汉民族与其他兄弟民族融于一体论述的著作 ,打破了研究中国民族史不包括汉民族的怪圈 ,填补了学术的空白。正所谓“十年磨一剑” ,1992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汉民族发展史》一书是徐杰舜先生对汉民族研究的总结 ,该书全面、完整地论述了汉民…  相似文献   

8.
在2007年10月27日“人类学与中国传统”圆桌论坛的大会中,徐杰舜教授提出“人类学的中国话语”,引起了各方的激烈论争。这是一个关系到中国人类学学科发展未来走向的命题。同时,问题也不止于此。在“中国话语”论争的表征背后所触及到的,应该是一个更为坚实和更为深刻的基底——中国传统。人类学如何面对多元一体的中国传统?这关涉到中国人类学研究的理论诉求、方法范式,以及现实关怀等一系列值得我们共同思考的问题。因此,作为对圆桌论坛的“人类学的中国话语”学术论争的一种回应和延伸,人类学与中国传统的圆桌座谈会的意义就显得格外重要。本刊将陆续发表由徐杰舜教授策划、主持的“人类学与中国传统”圆桌系列座谈会的纪实,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汉民族研究有三部找鼎著作。王桐龄《中国民族史》应算作汉民族研究的第一座里程碑。吴主惠《汉民族的研究》基本奠定了汉民族研究的理论架构。徐杰舜《汉民族发展史》则是第一部系统、全面、名副其实的汉民族史。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台湾学者陈益源博士的《民间文化图像——台湾民间文学论集》一书已于2001年12月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陈益源博士现任台湾中正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民间文学研究室主任,在古典小说、民间文学、民俗学和域外汉文学研究方面有较高的造诣。《民间文学图像》一书是作者最新结集的一部专门研究台湾民间文学的专著,收有《明清时期的台湾民间文学》、《中国大陆整理出版的台湾民间文学》等10篇民间文学研究方面的在近年新作。该书作为由徐杰舜、周大鸣主编的《人类学文库》之一种,为读者了解台湾民间文化及其研究现状打开了一个通明的窗口。…  相似文献   

11.
2001年1月18日上午,自治区政协主席陈辉光来到广西民族学院职工宿舍,代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亲切看望了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徐杰舜。今年57岁的徐杰舜是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兼广西民族学院汉民族研究中心主任、硕士生导师。他多年来从事民族历史和理论的研究,自80年代以来,共独著、合著、主编各种学术著作30多本,发表论文200多篇,总计700余万字。其中,他独著和合著的《汉民族历史和文化新探》等四项四次获得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他参与编辑的《中华文化辞典》还曾获得了国家新闻出版署第二届“中国图书奖”二等…  相似文献   

12.
反映1998年10月在厦门召开的中国文学人类学首届学术研讨会学术成果的《文化与文本》一书,作为“文学人类学论丛”的一种,最近已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主编叶舒宪,24.5万字,定价19.80元。该书由李亦园、乐黛云作序,并附有1985~1997年国内文学人类学研究论文汇目。叶舒宪主编的《文化与文本》出版@大禹  相似文献   

13.
徐杰舜教授主编的《族群与族群文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一书汇集了当下人类学研究者对族群研究的相关成果,该书按照特稿、族群概念、族群理论、族群认同、族群关系、族群文化等几个板块进行归整,是中国学界有关族群研究的最新诠释。  相似文献   

14.
笔 者初识徐华龙先生是 1996年 12月在广西民族学院召开’96当代汉族学术研讨会时 ,徐先生温文尔雅、待人和善的学者气质给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接着见面时是在 1998年 5月 ,徐先生作为副主编 ,千里迢迢从上海赶到南宁 ,参加《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课题统稿工作。当时的南宁 ,晴空万里 ,艳阳高照 ,眼见徐先生在酒店狭小的客房内赤膊上阵、挥汗如雨地在计算机上改稿、统稿 ,笔者对其敬业精神钦佩不已 !徐华龙先生 194 8年生 ,江苏南京人 ,复旦大学毕业 ,研究生学习时开始进行民间文学的系统学习 ,其中主要是对民歌的研究 ,他在学校…  相似文献   

15.
2000年4月18日至20日,由绍兴市社科院举办的2000年越文化暨第二届大禹学术讨论会在绍兴举行。来自广西、湖南、福建、台湾及浙江省的专家学者50余人,云集绍兴龙山宾馆,提交了40余篇论文,展开了热烈而有价值的讨论。会议期间与会代表们考察了印山越王陵,并参加了公祭大禹陵的活动。广西民族学院徐杰舜教授作了题为《大禹与绍兴人》大会发言,将人类学的族群理论引入了对大禹和绍兴人的研究,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兴趣。会议期间徐杰舜教授还就大禹祭的意义接受了绍兴市电视台的采访2000年越文化暨第二届大禹学术讨论会在绍兴举行@山兰…  相似文献   

16.
中国第一部汉族史问世──对汉民族起源形成发展和文化作了较系统的论述《人民日报》(海外版)1995年8月9日第一版和香港《大公报》8月12日发表新华社电讯介绍广西民族学院徐杰舜教授撰写的《汉民族发展史》一书,全文转载如下:新华社北京8月8日电(记者孟凡...  相似文献   

17.
汉族是中国最大的民族,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民族,在学术上,对汉族进行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在国内和国际学术界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9年前,即1987年6月25—27日在广西民族学院召开的“全国首次汉民族学术研讨会”揭开了新时期中国汉民族研究的序幕,9年后,即1996年12月25—27日学者们再次聚集在广西民族学院相思湖畔,举行了’96当代汉族学术讨论会暨广西民族学院汉民族研究中心成立大会,突出了对当代汉族的研究,意义重大,揭开了汉民族研究新的一页,本刊特将这次学术盛会部分学者的发言摘登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一、中国首届人类学高级论坛观察员评论由 广西民族学院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和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承办的中国首届人类学高级论坛于 2 0 0 2年 5月 1 3~ 1 5日在广西南宁举行 ,本届论坛在会议的组织形式上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是 ,组委会聘请了在人类学界较有威望的专家学者如庄英章、曾少聪、陈庆德、徐杰舜等教授做观察员 ,负责对在这次论坛学者们的学术发言进行评论。下面摘录的即是中国首届人类学高级论坛观察员的评论。庄英章 (台北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研究员 ) :所谓的观察员评论 ,顾名思义就是针对这次论坛的形式与内容有所响应 ,提出…  相似文献   

19.
《雪球》一书在汉民族研究的方法论上有许多突破,但《雪球》在“族群”理论运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与国内“族群”理论的研究成果相比较,该书在“族群”理论的运用上可以进行更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人类学·乡土中国许宪隆秦璞/整理在徐杰舜(人类学高级论坛秘书长,广西民族学院学报执行主编,中南民族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人类学高级论坛为大家搭起了一个开放性的学术交流平台。今天上午大家听了6位学者的主题演讲,下午又举行了“海峡两岸圆桌论坛”,现在我们进行评论,先请特约观察员评论,然后开放给大家评论。下面我们先请台湾来的余光弘教授给我们做观察员评论。余光弘(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研究员,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访问教授):在座的诸位大家好,我现在要把早上还没有讲完的第二段向大家报告。我把这个会议的论文集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