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日本是多种灾害的频发国.<建筑标准法>融入了诸多综合防灾理念,主要、包括:多灾种综合防灾,建筑设备综合防灾,各种结构部件综合防灾,多种规划、地域和地区综合防灾,综合防灾理念贯穿建筑各个环节等.依据组织、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惩罚等,实施综合防灾理念.  相似文献   

2.
实验教学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文科类实验教学要改变实验课依附于理论课的传统做法,构建文科跨学科综合实验教学模式,以促进文科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文科跨学科综合实验项目主要包括外语文化综合体验实验项目、经济与管理综合实验项目、艺术综合实验项目、创新创业综合实验项目等.此外,要加强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为文科跨学科综合实验项目的实施提供软硬件条件.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在研究和设计VHDL综合系统时遇到的若干问题的解决方案.文中论述了混合级综合、综合中的功能单元库等问题;提出分辨信号、断言语句应该综合,并给出了综合分辨信号、断言语句的方法;还给出了高级综合中复位信号和时钟信号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阴道病常见、多发、难治.女界焦急,医界苦恼.而中医药治疗阴道难治病具有双综合优势.一、对内外因综合分析,内汉外治结合的综合治疗;二、中药是自然药物,具有综合疗效的优势1、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杀菌、除腐和生肌、止血的综合疗效;2、具有同时杀灭多种病菌的综合疗效.临床疗效大大优于西药.  相似文献   

5.
基于逐层拉开档次法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市场环境下,有效的电能质量评价方法十分重要.文中利用逐层拉开档次法进行主客观组合赋权,建立新的区域电网电能质量综合评价模型.首先将区域电网电能质量进行大系统和子系统的层次划分,设计出一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大系统和子系统综合评价函数;然后用序列综合法和拉开档次法确定各层系统的综合权重;最后由综合评价函数得出每层子系统以及大系统的综合评价值,实现区域电网电能质量综合评价.该模型自下而上地考虑和比较区域电网运行状态对综合评价结果的影响,实现了全面、细致、客观的综合评价,应用该综合评价模型对某供电局的变电站电能质量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和评价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区域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评价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构建融人口、经济、社会、城市建设与环境于一体的区域城镇化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评价区域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方法 运用因子分析模型,横向比较陕西省与其他各省份以及陕西省省内10个地市的城镇化综合水平,分析省际与省内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结果 区域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区域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且分析结果显示陕西省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仍较低,且区域差异较大.结论 实现优势转化、积极推进工业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加快陕西省城镇化进程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7.
基于可拓学理论的日光温室设计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日光温室设计质量多级综合评价参考体系,从实用性、经济性、创新性和美观性4个方面评价日光温室的设计质量.给出了基于可拓学理论的多级综合评价物元模型,提出了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日光温室设计质量多级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关联函数、合格度和优度计算,客观地给出了综合评价结果.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保证综合评价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室内变电站环境采用新风设备与空调制冷结合的方法,实现对温度、湿度、SF6有毒气体的综合控制.根据室内外环境综合因素,建立温度、湿度数学模型及SF6逸散规律的模型.模拟室内变电站送风口尺寸、送风口位置、送风温湿度和送风量对室内环境的综合控制,建立多种室内变电站通风方式模型,并在Fluent软件中进行温度和通风走势的模拟,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最优通风布置模式.设计室内空气在微正压条件下,与室外进行可控流动,实现室内无尘新风层流补充的室内变电站综合保障系统试验台.在理论分析和模拟结果的基础上,测定室内变电站各环境因素,即运用综合保障系统试验台,实际测定室内温湿度、SF6浓度.试验与模拟结果显示室内变电站通风方式与室内变电站综合环境控制具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9.
以省级行政单位为基本评价单元,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各省市自治区(不含香港、澳门、台湾)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999年中国各省人均综合发展水平呈外围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格局;2009年呈东部高,中部、东北和西北次之,西南低,综合发展重心东移.年人均综合发展处高水平、较高水平和中等水平省份数量减少,处较低水平和低水平的省份数量增加,人均综合发展呈极化效应.1999到2009年中国人均综合发展速度东部高于西部,东部综合发展水平明显占优势.各省份所处发展阶段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呈规律性下降态势.  相似文献   

10.
通过选取2008年、2010年、2012年15项综合指标,综合运用SPSS、Geo DA和ARCGIS分析得出结论:从全局来看,陕西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空间布局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但其相关性正缓慢减小.从局部来看,第一,经济发展基础、发展活力以及发展潜力对县域综合竞争力空间格局具有先导作用.第二,县域综合竞争力的分散化特征和俱乐部趋同现象并存.第三,县域综合竞争力的多中心带动格局尚未形成.  相似文献   

11.
采用分散镶铸工艺在高锰钢铸件内镶铸多状弹簧钢丝骨架,浇注后得到了复合材料试棒。在实验室采用金相、硬度试验、电子探针等手段对复合材料铸态及水韧处理后的组织、性能、元素扩散等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耐磨性试验。金相分析结果表明:分散镶铸后,65Mn钢丝在高锰钢铸件内部产生了良好的冶金结合,水韧处理后形成了网状纤维马氏体组织,从而提高高锰钢件在低冲击磨料磨损条件下的耐磨性,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了锰元素在复合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大变形异步-同步轧制及随后600 ℃和700 ℃退火处理,成功制备了超细晶高锰TWIP钢,并研究了退火处理对大变形TWIP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96%异步-同步大变形轧制后,材料组织显著细化,抗拉强度从621 MPa大幅提升至2 050 MPa; 经过600 ℃退火后,大变形轧制TWIP钢的组织基本完成了再结晶,材料的平均晶粒尺寸约为500 nm,抗拉强度1 079 MPa,延伸率达到了29%; 而经过700 ℃退火后,大变形TWIP钢的组织发生了完全再结晶,平均晶粒尺寸约为600 nm,抗拉强度达到了1 101 MPa,延伸率达到了54%.退火后的组织中存在大量的层错、位错胞等亚结构.相对于大变形轧制态和600 ℃退火态,700 ℃退火态的超细晶TWIP钢的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主要源于孪晶诱发塑性变形机制及合金较低的层错能.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克服高锰钢作为履带板材料具有的耐磨性能较差、力学性能较低的缺点,设计了能够作为高锰钢替代材料的一种新型双相(马氏体+贝氏体)耐磨铸钢.研究结果表明:试验钢在淬火回火态下为马氏体+贝氏体双相组织,另外还残存着极少量的残余奥氏体组织.含碳量的增加使试验钢的冲击韧性和延伸率趋向降低.随着铬含量的升高,冲击韧性在淬火回火态...  相似文献   

14.
对一种热轧态高锰减振结构钢进行不同温度的热处理,研究了奥氏体化温度对其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0℃条件下,逆转变得到的全奥氏体组织只发生回复过程,冷却时ε马氏体含量比热轧态高,此时的拉伸强度和加工硬化率也较大.当奥氏体化温度为800℃或更高时,奥氏体发生完全静态再结晶.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和ε马氏体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钢的力学性能随之变差.在1 200℃下奥氏体化处理后,组织中ε马氏体板条十分细碎;在拉伸时由于奥氏体晶粒尺寸太大,实验钢发生了沿晶断裂.  相似文献   

15.
运用Gleeble-3500热力模拟试验机对700~1200℃温度范围内高锰钢Mn13单独加入钛(质量分数0.10%)、复合添加钛(质量分数0.11%)和钒(质量分数0.20%)后的高温热延性进行测试.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分析仪对不同温度下拉伸断裂后试样的断口形貌以及断口处的析出粒子进行了分析.温度-断面收缩率曲线表明在高锰钢中加入0.10%钛后,其断面收缩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这表明钛的加入恶化了高锰钢的热延性;在此基础上加入0.20%钒,高锰钢的热延性出现了进一步的下降,即钛和钒的复合加入严重恶化了高锰钢的热延性.利用Thermo-Calc热力学计算软件对单独含钛以及复合含钛钒的高锰钢在700~1600℃存在的平衡析出相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Ti(C,N)的平衡析出温度均约为1499℃,远大于其液相线温度,这说明Ti(C,N)在高锰钢的液相中就可以开始析出.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结果表明在奥氏体晶界以及三叉晶界处存在大量的Ti(C,N)和(Ti,V)C粒子,这些粒子的出现抑制了动态再结晶的发生,并且加速了晶界附近裂纹的扩展.  相似文献   

16.
大连市30万t进口原油码头工程栈桥共有4个设计方案,即:利用近点的单塔斜拉桥方案,利用浅点的单塔斜拉桥方案,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方案,预应力简支梁桥方案,介绍了4种桥型方案的选择原则,方案设计及方案比选,经综合比较认为第一方案经济合理,类观新颖,所以将其作为本工程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7.
Considering the precise composition control on the vacuum refining of high-Mn steel, the behaviors of both Mn evaporation and nitrogen removal from molten Mn steel were investigated via vacuum slag refining in a vacuum induction furnace. It was found that the reaction interfaces of denitrification and Mn evaporation tend to migrate from the surface of slag layer to the surface of molten steel with the gradual exposure of molten steel during the vacuum slag refining process.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out slag addition, the addition of slag into steel can result in a lower Mn evaporation rate constant of 0.0192 cm·min?1 at 370 Pa, while the denitrification rate is almost not affected. Besides, the slag has a stronger inhibitory effect on Mn evaporation than the reduced vacuum pressure. Moreover,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the slag layer on Mn evaporation can be weaken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initial Mn content in molten steel. The slag layer can work as an inhibitory layer to reduce the Mn evaporation from molten steel, the evaporation reaction of Mn mainly proceeds on the surface of the molten steel. This may be attributed to the Mn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for one of reaction at steel/slag interface, mass transfer in molten slag, and evaporation reaction at slag/gas interface is lower than that of evaporation reaction at steel/gas interface. The introduction of slag is proposed for both denitrification and manganese control during the vacuum refining process of Mn steels.  相似文献   

18.
框架顶层边节点因轴力甚小,受力情况与其它各层节点不同.目前对叠合框架顶层边节点的钢筋锚固问题尚未进行完整的试验研究.木文通过对叠合框架及整浇框架的边节点试验,对节点区的受力性能作了一些探讨,并提出了梁负弯矩钢筋在节点内的锚固方案及相应的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钢厂酸洗废液的各种处理方法的比较,提出了适用一般钢厂酸洗废液的处理方案,并阐述了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钢铁企业生产计划一体化编制时能保证生产物流在各工序间的协调有序和高效运行,通过分析炼钢连铸热轧带钢各阶段的生产目标和工艺约束、物流变化及衔接关系,建立基于多目标优化的一体化批量计划数学模型。按照热轧带钢生产合同的要求,将一体化批量计划编制问题分解为热轧带钢的轧制单元计划、炼钢连铸的组炉和组浇计划。各计划之间既有独立又存在耦合,先编制完成轧制单元计划与组炉计划,然后再将轧制单元计划与组炉计划共同作用于组浇计划,运用基于改进协同进化的遗传算法设计模型求解策略。以某钢铁企业的带钢生产计划编制数据为例进行模型的仿真运行,测试结果表明了模型的可行性,为钢铁企业的一体化批量计划编制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