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校网络舆论的特征及其引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孟庆涛  刘业兴  唐勇 《科技信息》2007,(32):203-204
随着信息时代的日益发展,网络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也对大学生群体产生了重要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网络、喜欢网络、依赖网络甚至迷恋网络。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互联网上网计算机总数5908万,上网用户已达11873千万人,其中25岁以下年龄占到59.7%,大学生占32.4%。上网电脑之多,上网学生之众,都是前所未有的。世界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整个世界"。因此,发展网络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引导网络舆论,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成高等学校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杨棋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6):148-149
不良的信息影响学生思想道德观念趋向、过量的信息导致学生产生信息迷航现象、上网成瘾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网络虚拟性削弱了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责任感和责任能力;一些中学生由于缺乏自制力,以至于沉溺网络,导致学业荒废,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并导致学生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如何对中学生加强监管与指导、培养他们对信息的搜索和鉴别能力、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心理教育、理论学习、道德教育,提高中学生的个人修养和自律能力,同时建立和完善与网络社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健康良好的校园网站、指导学生上网查找资料,为进行探究性学习服务.  相似文献   

3.
上网成瘾,成为近年影响一些大学生身心健康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因素,分析其成因与对健康的危害,除了结合家庭、学校进行教育,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与比赛是最好的手段能及时帮助学生走出网络世界回到现实生活中去,同时预防更多的学生迷恋网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虞凤娟 《科技信息》2008,(34):322-322
网络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行为及观念,它的益处有目共睹,然而网络的传播也带来了不少社会问题,特别是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冲击是巨大的。本文从当前职业学校学生的上网状况及部分学生迷恋网络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网络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大学生迷恋网络的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如何才能发挥网络的良好作用,引导大学生正确的上网,喜欢而不迷恋,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网络对高职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日益威胁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分析高职学生上网的心理,探索有效的干预对策,对于引导他们正确上网,拥有健康的网络心理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论述家长和老师如何引导学生在网上趋利避害的方法.主要有:家长和老师自己首先学会上网;平时密切关注网络发展,时时给学生推荐一些好的站点和内容;学习一些控制网络浏览的方法;大人尽量和孩子在同一时间上网,固定孩子的上网时段;经常向电脑专家请教,随时掌握网上的变化情况和最新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8.
对职高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有现实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目前,对职高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时主要存在家长、学校、教师三者配合不到位的问题。因此,家长、学校、教师应密切合作,正确对待学生上网现象,学校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9.
关于如何对待中小学生上网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生在利用网络给他们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增长知识的同时,也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侵害. 要解决此问题,首先,要让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合理、规范获取网络信息资源;其次,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强网络管理,加大对不良信息提供者的打击力度,规范信息服务市场的运作方式,重视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网络法制观念的教育,同时,建立一些更适合于青少年学生使用的网站;第三,教师、家长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上网,在利用网络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是校园适应问题、网络成瘾问题、恋爱问题、就业压力所带来的心理问题、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要建立立体的、多维的心理辅导渠道,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要加强恋爱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提高恋爱能力;要重视对特殊群体的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11.
一要防止上网综合症网络是个无限大的虚拟世界,很容易让人上瘾,长期迷恋网络,会形成网络综合症。在美、日、英等发达国家,上网综合症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美国有个典型的例子,充分揭示了因特网综合症的严重性:有个少年“网虫”,因在网上漫游而茶饭不思。没有办法,父母只得给他配备了轮椅,以便开饭时强行将其从电脑旁“推”开。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运用的日益广泛和深入,许多学校鼓励学生在信息时代多接触网络,许多家长给孩子购置电脑.而另一方面,许多学生上网痴迷,接受不良信息,导致一系列问题发生.到底应该如何正确运用网络,使其成为我们的教育交流平台,文章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生"网络性心理障碍"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是"双刃剑",一些高校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成瘾,引发了孤独抑郁、网恋、游戏瘾、色情瘾等"网络性心理障碍",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针对此症,高校应防患于未然,加强网络道德、心理教育、心理咨询等教育活动,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强学习,成为网络主人.  相似文献   

14.
今天,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严峻的现实,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严重厌学、上网成瘾,不遵守纪律,屡教不改;自私狭隘,情绪不稳定,易冲动;缺乏责任感和上进心,意志薄弱,承受力差,以致于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或以过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学校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成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越来越困难,而这将会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班主任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快,青少年上网是必然的趋势。网络以它高效便捷的技术优势提高我们生活质量的同时,又把其负面影响表现的淋漓尽致,网络高度的开放性与信息的混杂性使自制能力较弱的青少年无法控制自己网上的言行,伴随网上不良信息的诱惑,青少年的心理逐渐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构建青少年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上网成瘾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普及应用,部分青年大学生在情感寄托的需要、人际交往的障碍、理想与现实的偏差、现行教育的缺失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迷恋沉醉于网上聊天交友、互动游戏甚至网络色情,陷入虚拟的网络世界而不能自拔,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教育者应对症下药,采取恰当的心理调适策略,增强大学生的心理抵抗能力,走出网络的"迷津".  相似文献   

17.
采用美国匹兹堡大学Young编制的网络成瘾自评量表 (IAII)及自制学生上网动机调查表对漳州师范学院67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网络成瘾率为10.18%;男女学生IAII总分平均值差异非常显著(t=2.641,p<0.01),男生的网络成瘾比率明显高于女生;按照年级划分,一年级IAII得分与其它年级均有明显差异,而二、三、四年级IAII得分无显著差异;文理学科的学生网络成瘾状况并无显著性差别;网络成瘾学生上网动机比较单一,主要包括聊天交友、玩游戏、看电影和网上猎奇等.据此提出了预防与诊治大学生网络成瘾症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学校心理服务存在的三个问题:从事心理服务工作的师资不足;过于强调心理疾病普遍性;对于心理疾病的治愈性过于乐观。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从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和开设心理素质教育深为切入点和落脚点、以心理咨询为辅助几方面着手,以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宗旨,促进他们心理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了解南京市某医学院校学生网络成瘾的状况,探索其网络成瘾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网络成瘾的发生提供科学的依据.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428名医学生进行自填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为8.41%,网络成瘾学生与非成瘾学生在上网目的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网络成瘾及其倾向与家庭来源、与父母的沟通、缺课上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有关联.结论为医学生中网络成瘾状况值得重视,必须针对相关因素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网络世界以其趣味性、广泛性、互动性、开放性等特点,深受思维活跃、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的小学生们的喜爱和迷恋。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给学生带来增进心理健康的福音,同时也可能造成“网络成瘾”等心理伤害,甚至成为心理健康的高科技杀手。针对网络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网络环境优势,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