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工业化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长期以来,工业滞后一直制约着中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其工业发展差距引起的。西部要想赶超东部,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把加快工业化作为中心环节,依靠工业化来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然而,西部工业化不能走东部地区工业化的老路,而是要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和可供利用的务件,选择适宜本地的工业化路径。本文就西部工业化新型路径的选择作了几点讨论,只有从这些思路出发考虑才能不断推进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型工业化资源利用率高,环境污染少,科技水平高,可以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将来安徽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层次的提高奠定基础。在新的经济条件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促进安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安徽的产业层次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工业化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当前,在推进工业化发展进程中西部地区面临着许多瓶颈因素的制约,只有通过产业链整合,促进工业内部二元结构的转化;加快制度创新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提升技术能力,促进二元产业层次的融合;发展循环经济,构筑生态工业模式;推进信息化进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具体措施,才能不断推进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是一种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贯彻循环经济理;念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珠江上游地区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贯彻循环经济理念面临着观念、制度、技术等障碍,为此,必须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加快研究制定该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制度、政策和法规,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健全和完善区域生态型新型工业化模式,积极开展企业绿色文化建设、加强与珠江中下游地区在循环经济领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信息化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现代化程度以及经济成长能力的重要标志.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战略.在全面推进“十一五”发展的新形势下,吉林省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推进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信息化建设关系发展全局,我们要把推进信息化作为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重要措施,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  相似文献   

6.
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发达地区的实践证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工业经济的壮大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陇西县贯彻落实工业强省会议精神,必须紧密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实际,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深刻思考,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若干战略举措.这些举措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途径,也是经济领域尤其是工业领域坚持科学发展观所必须注意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赵霞  马东 《甘肃科技纵横》2008,37(1):9-9,56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经济效益是核心。通过产业价值链的延伸和整合来促进经济结构的高度化从而提高工业经济效益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正确选择。本文从产业价值链视角出发,探讨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实现问题,为以产业价值链整合来实现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思路对策。  相似文献   

9.
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阶段,它既是农业文明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推动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但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并非坦途,人类在受益于工业化成果的同时也遭受了它所带来的负面伤害。我国选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无疑是明智之举,它既满足了工业化自身的内在要求,同时也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工业发展上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充分依靠科技进步,也就是“科技必须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十一五”期间是祥云工业化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2004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20.92亿元,比上年增长34.79%。  相似文献   

11.
汉江中下游地区粮食安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分析了我国重要粮仓之一汉江中下游地区的粮食安全状况,讨论了粮食生产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针对粮食安全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从5个方面提出了汉江中下游地区未来粮食安全保障的对策:保护耕地资源与农业环境;加强水利现代化建设;推进科技兴农;调整粮食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2.
会展业的发展是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它依托城市的现实基础,同时为城市及所在区域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带动旅游、服务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产业带动效应和产业聚集效应。因此,为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应借助东北地区尤其是吉林省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会展业,并借助香港会展业成功的经验走国际化和专业化的道路,从而带动地方经济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的繁荣。  相似文献   

13.
丽水区域块状经济地理分布特征、绩效与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丽水区域块状经济这种产业空间集群组织形式的形成和发展是特定历史背景、人文环境及资源压力和市场竞争条件下产生的必然经济运动的结果,也是整个浙江培育市场经济过程中探索出来的发展模式.将丽水地区的“区域块状经济”概括为“浙西南地方资源开发型”特征区域,对该地区产业集群的区域块状经济运行绩效的研究表明:区域块状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为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构筑了一种有效的地域空间模式,对于提高区域工业的竞争力、工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促进丽水地区市场的繁荣、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清朝末年,川边藏区在大力发展农业、工业经济基础上,融合各种力量,根据《奏定实业学堂通则》等条令规定,发展实业教育。呈现出以下特点:专业设置上,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教育形式上,把培养、培训和研究相结合;教育管理上,建章立制、管理规范。为川边藏区培养了一批实业人才,促动了教育理念的更新,影响了产业结构,促进了社会发展。但由于时间短暂,环境特殊,发展过程中仍存在明显的不足与缺陷。其经验教训,对当今发展藏族职业教育具有启迪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此举必须加大公共财政支持,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借鉴国内外新村建设经验,江苏新农村建设必须突出产业发展、着眼县域经济、加强科学规划,并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没,深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16.
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核心,是珠江上游地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为了保证珠江上游地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能够持久地进行下去,需要构建该地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构建珠江上游地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机制要以生态文明观为理论基础,分析和总结该地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实践经验,从协调发展机制中各种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入手,建立生态与经济综合决策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7.
1980年尤其90年代以来,福建省经济得到高速地发展.虽然经济增长居于全国前列,但其增长依靠的是粗放型增长.经济效益低下造成的经济损失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特别是工业“三废”污染越来越严重.只有解决“三废”问题带来的压力,经济才能进人可持续发展.文中就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和达标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经济计量模型.对“三废”的形成原因、发展趋势。进行定量分析.并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它为有关部门解决“三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宜宾市经济发展综合优势分析及战略选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宾市地处川、滇、黔、渝4省市结合部,经济区位条件优越,是长江产业带西延的最优增长极。区内资源配套组合优势明显,开发利用潜力大,是宜宾市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近年来,宜宾市支柱产业迅速崛起,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结构趋于合理,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未来宜宾市在经济发展战略上应以建设大基础为突破口,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开放型区域经济,实现经济总量超常规、跨越式增长,加强地区间的分工与协作,形成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整体优势。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是与传统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不同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科教兴国战略以及可持续展战略的实施,都与知识经济密切相关,在当前条件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将面临着实现工业化和走向知识经济的双重挑战。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内河航运发展与沿河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相互影响关系,以苏北运河为例,采用灰色关联度计算模型和协整检验方法,对苏北运河与沿河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关联性和长期均衡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并通过因果分析,进一步探究两者互动关系的影响方向,再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深入剖析内河航运对沿河区域经济当前和未来的相互影响程度,最后选取沿河某产业园区分析实际互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苏北运河与沿河区域经济增长、第二产业发展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苏北运河沿河区域第二产业对运河航运发展的支撑作用最大。内河航运满足了沿河产业发展货物运输需求,京杭运河黄河以北段复航能够实现与沿河区域经济和产业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模式。本研究有利于释放沿运河区域经济发展潜力,为京杭运河黄河以北段及沿河区域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