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艺术创作的过程,不只是对真实自然的模拟,它既要突破自然的事实,同时还要结合我们的个性、感受、抓住本质,并以虚构的手法“重构”艺术的真实,如此才能创造出美的艺术。  相似文献   

2.
艺术是一种需要人的灵魂和精神深度参与的创造过程及这个创造过程的必然成果,即实现艺术的真实。技巧和技法只是实现这种真实,再现思想、灵魂和精神的必要手段,但不是艺术的根本,更不是艺术的全部。然而,在我国当前的艺术实践特别是高等艺术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着过分强调艺术的技术和技巧因素的现象,将艺术和艺术教育过分工具化,即存在着较为普遍的技术化倾向。这种倾向对我国艺术和艺术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警惕。  相似文献   

3.
有一部分画家有意识地以天真纯洁之心去感受世界,以生拙、童心作画,崇尚率真自然,追求“稚笔”“稚趣”“稚拙”的艺术现象,追求生涩的线、稚嫩的笔、单纯的色、夸张的形,以强烈的形式感显露画家的真情。本文以水彩画作品为例,从原始绘画的质朴美、儿童美术的纯真美和民间美术的乡土美三个方面来分析艺术的稚朴美特征,以此表达艺术的更为真实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4.
王永燕 《遵义科技》2006,34(6):52-54
文学艺术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结合的边缘艺术。是人类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它浓缩各类艺术于一身,是形象地反应社会生活,表现社会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的载体。盆景艺术也是一门边缘艺术,它吸收和运用园艺、绘画、雕塑、诗词、制陶等艺术手法,通过对自然情景再现的艺术表现,是人们对自然、对社会的审美思想和艺术感情体现的载体。因此,盆景艺术覆含着丰富而浓厚的文学艺术。  相似文献   

5.
卡夫卡是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派中的杰出代表,他以自己惊世骇俗的艺术创作,另辟蹊径,为西方学拓展了艺术表现的空间,创造了一种令人不寒而粟的艺术真实。章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对卡夫卡的创作进行了探寻:卡夫卡在进行艺术虚构时总是脱离不了浓重的自传色彩,这是其创作的主要特征;卡夫卡采用变形、怪诞、象征等现代派手法,使作品呈现出扑朔迷离、光怪陆离的艺术氛围;卡夫卡的作品貌似荒诞.实则真实地表现了西方现代人的生存状态.透露出浓重的悲观和绝望的色彩。  相似文献   

6.
艺术真实是个动态的实现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以客观的现实真实为逻辑起点,经由艺术家的感受真实和借助艺术假定性手段建立起文本艺术真实.再到接受者的真实接受最终完成。  相似文献   

7.
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中对立统一的艺术规律,是艺术辩证法的核心。作者曾运用这一基本观点和方法写成了《论艺术辩证法》一文。但当时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如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虚构、写实与理想、再现与表现、有限与无限等等类型,都未论及,留下遗憾。今写"再论"即是对前作的补充和修订。  相似文献   

8.
演讲和朗诵都以真实为生命,但演讲的真实与朗诵的真实又有着本质的区别,演讲是生活的真实,朗诵是艺术的真实。这两种真实的不同体现在创作主体、内容、实现手段、语言风格、受众心理、表现形式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孟非在《非诚勿扰》节目中的形象设计引人注目,语言风格幽默风趣,角色把握亦师亦友,情感表达真实自然。他以"自我暴露"的方法缩短与受众的距离,以"名片效应"和"自己人效应"创造亲民主持风格,使主持活动赢得受众信赖与追捧。孟非的主持艺术为娱乐节目主持树立了新的标杆。  相似文献   

10.
唐代诗人王维的艺术素养主要表现于三个方面:在社会宽容中保持心灵的自由,师法自然、感情自然,平和适意、荣辱不惊;而这些艺术素养,又是其思想、人格、艺术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海德格尔在他著名的思想转向后深入到了艺术哲学的探讨中,其中艺术的真理问题是他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艺术的价值就是揭示真理,艺术作品开出世界,揭示了民族的历史和命运;推出大地,使自然的本质得以显现,真理便是诞生于世界和大地的争执所产生的裂缝中。海德格尔的真理与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真理有着显著的区别,并由此返回到真理的源头。  相似文献   

12.
吴敏 《皖西学院学报》2009,25(1):151-154
哲学对艺术的影响在于为艺术创作提供特有的认识角度和审美视野。老子哲学中的“大音希声”、“正反相成”“虚实相生”、“反朴归真”等思想为中国的艺术创作开拓了特有的时空观念、思维方式、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经过历代艺术家们的阐发,铸成了中国古代艺术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13.
中国艺术人类学:历史、理念、事实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艺术人类学是一门有系统的新兴学科.通过对学科情境的历史梳理和评判,认为旧式的艺术人类学主要以研究无文字社会的艺术为己任,而新的艺术人类学在时间性和地区性上有其更大的范围,因为它要重建迄今为止世界上所有民族的艺术性的生活方式,它不但承诺要对全景式的人类艺术景观作出更加广泛的、全面的观察,而且寻求对艺术和人生的真理作出自己的理解.学科发展的基本理念诉求在于寻求研究范围上的全景性、艺术观念上的集群性、多维化和细密化的艺术"他者"之间的全景式平等互动机制、艺术研究格局上的完整性,以及学科本身完全而又彻底的实验性和反思性品质等.  相似文献   

14.
钟惦棐是性格独特、艺术立场严格、坚守真诚的文人,他对于艺术真理孜孜不倦追求的品性,又使得他似乎不取巧于时代,却成为跨越时代的艺术得道者。他的艺术学说充满了智慧逻辑、艺术人性的真挚、坦诚应世的精神,他的批评文字更是研究艺术的鲜活范例。  相似文献   

15.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周作人与成仿吾似乎有着完全不同的艺术追求。在文学的内容与形式表达上,周作人由人生关注转向艺术园地,成仿吾则由艺术之“美”走向人生之“善”之“真”;在文艺的表现自我上,周作人由社会大我而一己小我,成仿吾则由小我而转向大我:两人相背而走,殊途亦不同归。而且在追求道路上,两人好像作了一个方向上的置换,似乎是对自己前期选择的一种背弃。然而,深入表象下的本质,我们发现的是他们对艺术追求的坚持。  相似文献   

16.
该文首先指出“定性”和“定量”是现代学科研究中的两种基本范式,接着对艺术设计研究和教学中运用“定量”范式的现象提出建议。文章认为“定性”范式在艺术设计研究和教学中更为重要,在艺术设计研究和教学中不应忽视“定性”范式。  相似文献   

17.
李欣 《山西科技》2012,(1):109-110
从艺术鉴赏教育在陶冶感情、涵养德性、培养优秀品质、高尚情操以及对真、善、美的自觉向往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角度出发,探讨艺术鉴赏教育对于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的有效途径和做法。  相似文献   

18.
终极关怀是有史以来萦绕人类情怀的一个不朽主题。在吕凤子的艺术教育思想中,竭力倡导对真、善、美的认识与实践,注重不羁于现实、超越于现实的更高人文理想的确立,从而揭示了艺术终极关怀的应在层境。而这足以显示出吕凤子艺术教育思想在人文精神传播中巨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笛卡尔的唯理论开启了17世纪欧洲大陆理性主义的大门,其文艺主张吹响了新古典主义的号角。他的哲学观对感性经验表示了怀疑和否定,把理性作为认识真理、创作文艺的前提,这就为理性至上的理性主义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很长时间以来,现代设计产品的艺术性被艺术界广泛争论。艺术品的不可复制性与纯精神属性似乎成为艺术品艺术性本质确立的前提。与此同时,现代设计产品从自身工业附属性当中包含的可复制性以及其纯精神属性方面看,都具有一种艺术品质。究其本源,这种设计领域中的艺术性本质在于它们除了具有实用价值之外,还可以满足人们的审美追求。因此,现代设计产品可以说是一种具有使用功能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