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妮宝贝是近期网络文学界备受瞩目的女作家之一,其带有类型化作品构架中,蕴藏着一个共同的创作主旨,即表现都市的悖论和边缘人群的生活困境。安妮宝贝对都市女性生活、两性关系的领悟与把握在其长篇小说《彼岸花》中表现出色,其文字的空灵及作品的女性主义色彩深刻反映了现代女性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中真实的心灵状态和生存体验。  相似文献   

2.
安妮宝贝的《莲花》与但丁的《神曲》两篇作品有一条相同的主线,即主人公从开始的迷失,而后走上虔诚而又艰辛的忏悔之路,并最终获得救赎.在此中,都包含两位作者对"人"的灵魂的严肃的拷问,并对"人"如何获得永恒救赎给出自己的答案.两部作品处处透出对"人"未来命运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3.
安妮宝贝的《二三事》提供给读者的是一个从对爱渴望寻求到陷入繁华喧嚣的欲望纠缠直至淡薄无爱的过程,以此阐发作者对爱的认识。文本的结构模式方面沿用的是她以前的两部作品《七月与安生》和《暖暖》的模式,并以嵌套其中的“红白玫瑰”模式映证她要表述的爱的过程。另外,作品还明显体现出了对杜拉斯的努力靠近。  相似文献   

4.
从青少年成长小说这一特殊体裁来研究加拿大作家露西.莫德.蒙哥玛利的《绿山墙的安妮》,揭示出该作品在内容和结构上对传统成长小说的继承和发展,并分析主人公成长的阶段和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5.
安妮宝贝是近期网络文学界备受瞩目的女作家之一,其带有类型化作品构架中,蕴藏着一个共同的创作主旨,即表现都市的悖论和边缘人群的生活困境.安妮宝贝对都市女性生活、两性关系的领悟与把握在其长篇小说《彼岸花》中表现出色,其文字的空灵及作品的女性主义色彩深刻反映了现代女性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中真实的心灵状态和生存体验.  相似文献   

6.
安妮宝贝是一个以自由身份出现的作家。一直以低调沉稳的态度和诡异迷离的文风在文坛独树一帜。她的低调清冷的神秘气息和狂野抑郁的中文小说,已成为20世纪末中国网络文学里不容忽视的一道灿烂风景。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安妮宝贝作品集《告别薇安》中,关于黑暗中骚动不安的灵魂讲述及对工业化大城市中人们面对社会的无奈的探究。指出《告别薇安》的悲剧意识,体现了作者的末世情怀:告诉人们预知的痛苦,对生活提前醒悟。  相似文献   

8.
《春宴》表现了安妮宝贝式的"小资文学"的"精神内核"是在当下时代与消费社会合谋,其"时代局外人"姿态恰恰深深融入了时代意识形态建构之中。而物质性细节刻意营造的情调传达出的准意识形态,是作家在严峻现实面前对意识形态的物质性建构,是对一代人生活经验的简化。读者被其营造的虚假景观控制并导致主体的"内部殖民化",主体革命潜能与反抗资本异化可能性的丧失。《春宴》预示了"小资文学""贫乏时代已来临"。  相似文献   

9.
10.
迟子建的最新中篇力作《候鸟的勇敢》以候鸟迁徙为背景,通过对候鸟与人、人与社会等关系的层层铺叙,展现了东北小城的人情世态与现代人的精神困境。作家立足于文学超越精神,直面精神苦痛和心灵迷惘,将生命个体的诗性存在和生命终极意义的探寻隐喻在小说叙事中。  相似文献   

11.
寻找自我这个话题一直是个永恒的话题,为人们广泛关注,随着时代变迁.作为生活在现代社会群体中的个人容易迷失自我,更有越要去探索真实的自我.尤其是青少年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转折期,青少年彷徨在童年和成年人之间,对自我更加缺乏明确的了解和定义.这个时期如果缺乏成人正确的引导和关注,他们将会经历对找自我的危机.美国作家塞林格的著作<麦田的守望者>就真实描绘了青少年霍尔德寻找自我的痛苦历程.  相似文献   

12.
郭红梅 《科技信息》2008,(34):258-258
《范妮和安妮》虽然是劳伦斯的短篇小说,但依然体现了作者的一些基本的写作特色。  相似文献   

13.
劳伦斯的短篇小说《范妮和安妮》,通过女主人公范妮明知未婚夫与安妮有染,而又无可奈何地选择与其结婚的不幸遭遇,以及对与其相关人物的家庭生活的描述,折射在英国现代工业摧残下被异化了的人性及扭曲了的婚恋和家庭。  相似文献   

14.
卢裕 《科技信息》2010,(10):I0132-I0133
1991年,简·斯迈利的代表作,被誉为美国当代"李尔王"的《一千英亩》一经问世,便因其心理刻画和对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的深刻描写而先后获普利策奖和美国国家书评人奖。同时,学术界对这部小说主旨和手法的探讨也是层出不穷:有的对其进行女性主义解读,揭示出新一代美国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有的通过分析其互文性结构特征,展示了对《李尔王》的戏仿与解读给予了小说情节与人物性格发展影响与制约;有的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出发,分析土地与女性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弗洛姆的新精神分析文论为依托,分析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解读了女主人公吉妮社会的自我与个体的自我相互压抑、相互融合,最终以"创发性的爱"将两个背反的自我统一,构建起一个成熟、完整自我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就叙事小说而言,薇拉.凯瑟的代表作——“内布拉斯加小说”系列中的《我的安东尼娅》是其艺术创作的顶峰。作者以充满地域特色的美国中西部边疆为背景,塑造出早期欧洲移民的典范安东尼娅,表达了她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层思考。本文通过对小说主要人物与生存环境中的动植物和谐共处情形的分析,挖掘出薇拉.凯瑟文本中所蕴含的深层生态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6.
根据尤金&#183;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海明威的著名小说《老人与海》的两个中文译本进行了对比研究,运用了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来比较分析《老人与海》的两个中文译本,本文所选例子分别出自海观和吴劳所翻译的作品。文章从所指意义、联想意义和文体三个方面,对译文中大量的例子进行分析,表明译者应该记住译文要在意义和文体上忠实于原作。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从意义和文体的角度对文学翻译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安忆能够驾驭多种题材,这是有目共睹的,但她仍用了二十余年的时间来表现上海这同一主题或主体。本文试着从其主要作品《长恨歌》等出发,着重考察了作者作为迁居上海者的丰富人生经历,以及其深厚的上海怀旧情结,并就王安忆作品中对上海的追忆与寻找做了较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18.
《潍坊学院学报》2017,(5):20-24
中篇小说《欢乐》是莫言从注重历史的书写到专注于社会现实书写的一个转捩点。莫言在《欢乐》中从社会生存境遇和个体人格因素两个维度对社会现实人生进行了深层透视并给予了独特艺术化的表达,凸显出了他作为一个优秀作家多视角对生命意义及价值的苦苦追问、深入探寻的深刻意蕴。  相似文献   

19.
《热爱生命》作为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延续了他"北方故事"的创作主题。在尼采"超人"哲学和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杰克·伦敦在作品中揭示了人在复杂生存环境中对生命的渴望与追求,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热爱生命》中展现的杰克·伦敦的生命观进行解读,通过描述淘金者"他"凭借自己的生存本能、顽强意志、坚定信念,以及乐观的心态在荒野中艰难求生的经历,揭示了生命的宝贵,谱写出一首伟大的生命赞歌。  相似文献   

20.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文学创作中的修辞现象,更是一种思维认知方式,在人们进行思维和表述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隐喻是目标概念域和始源概念域中两个意象相互映射的结果。在小说文本中,个体认知世界的不同方式体现在思维风格的差异之上。阐述从隐喻角度研究小说《飞越疯人院》方法,重点从概念隐喻表达,分析概念隐喻的变化与其叙述者的思维风格之间关系,从认知的角度解读文本中传达出的深刻隐喻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