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在前文(1)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矢势A的物理意义。指出矢势A是电磁场的场动量势。它和标势φ一起作为电磁场的基本场量导出电动力学方程比以E、B为基本场量的电动力学方程更为基本。这也完全符合近代物理中力的概念正在消失,能量和动量的概念才是近代物理学中最重要的概念这一情况。文中还着重说明,利用规范变换决不能消除A-B效应。同时指出,矢势和标势在理论上存在着规范变换的不确定性与场动量势和测量矢势时的唯一性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的电动力学中,电磁场中空间各点的值只是作为一个辅助矢量引入的,而不是一真实的场,更不能直接测量。本文从分析矢势与动量的关系出发,说明空间各点的值是可直接测量的,但其基本物理量仍是■、而不是、。并且经典的A-B效应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3.
在一些电磁理论的参考书里,认为磁场的矢势(?)是一没有直接物理意义的辅助量,它的引入只是为了数学上的方便。本文从量子力学原理,规范场理论和近代物理实验的结果说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相反,矢势(?)比磁感应强度(?)更为基本的物理量。 一 矢势(?)的引入,无限长螺线管的磁场 对于稳恒的情况,磁场问题满足两个基本关系  相似文献   

4.
量子力学中电磁场矢势(-A)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引用英国钱伯斯(Chambers R.G.)所做的实验探讨了电磁AB效应,并根据量子论的基本概念,计算两种情况的干涉条纹的移动值,其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完全一致,从而论证了矢势A在量子理论中具有基本的物理意义和确定的物理效应.由此,带电粒子在外磁场中的动力学行为会受到矢势A的直接影响.为了更好地认识矢势A是一个基本的物理实体,类比于电场强度E、磁感应强度B的定义,在此定义了一个新的物理量磁场矢势A.  相似文献   

5.
目的定量分析并解释A-B效应,既势A具有可观测的物理效应。方法利用费曼的路径积分理论并结合量子理论中动量表象的几率幅对磁矢势A引起的电子几率波相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尽管电子运动的区域没有任何作用力施加在电子上,却有一额外的相因子附加在电子几率波上,并通过量子干涉显现为干涉条纹的移动,而通过零级极大条纹所移动到的位置,可测量出通电螺线管中的磁通。结论A-B效应不能用局域场B来描述,能够完全恰当的描述磁场的物理量是相因子。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的电动力学中,电磁场中空间各点的^→A值只是作为一个辅助矢量引入的,而不是一真实的场,更不能直接测量。本文从分析矢势^→A与动量^→P的关系出发,说明空间各点的^→A值是可直接测量的,但其基本物理量仍是^→E、^→B而不是^→A、φ。并且经典的A—B效应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7.
霍耳效应的解释是以电场、磁场等基本经典概念为基础;而量子霍耳效应的本质是一种量子力学效应.本文避开量子力学高深的数学语言,以经典分析的手法对量子霍耳效应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实验结果给出较园满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电磁AB效应是物理学的重大发现,给经典物理观带来了巨大冲击,对其矢势问题的理解,是理解微观电磁现象的关键。介绍了电磁AB效应及电磁场矢势的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9.
在经典物理学中认为矢势是没有物意义的,在电磁场中引入仅是为了计算方便,在近代物理中矢势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它的环量与电子波的位相有关。本文利用 Bohm-Aharonov 实验和经典电动力学方法验征了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一般的电动力学和有关的献中,圆电流环的磁场是通过该电流计算机磁矢势、再对矢势求旋度的方法得到的,本用一种较简便的方法导出圆电流环增场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评述了电磁势规范变换对量子力学理论形式的影响,以及电磁势和旋量一级量在量子现象中可观测概念的推广,并针对具体实验驳斥了有关电磁势有经典可观测性的说法。  相似文献   

12.
在似稳场的某些电磁过程中,磁感应强度容易引起超距作用的困惑,然而引入矢势可以解除这种困惑,说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量子理论中的A-B效应,不但证明了是比更基本的物理量,而且也说明了微观世界也同样不存在超距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与线性场的情况相比,微观粒子在非线性作用下的运动特性和本性发生很大变化,这说明在线性作用和非线性场中微观粒子的性质是明显不同的.这启示我们必须建立微观粒子在非线性体系或非线性场中运动规律的新理论.为此研究了与线性量子力学描写的微观量子效应迥然不同的宏观量子效应与非线性作用下的孤立子运动的紧密关系.结合现代孤立子理论和超导与超流理论,首先提出了非线性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及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系统、完整的非线性量子力学理论体系,以及由此理论得出的一些新结论.最后还论证这个理论的正确性和自洽性,理论的运用范围及它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矢势A的A-B效应为基础,说明标势也具有物理效应,并对证明此效应提出实验设想。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粒子在中间存在势垒的无限深势阱中的量子运动.给出了能级谱统计分析,发现这些经典上可积的模型,在量子上出现了不可积现象,即产生了混沌,出现了经典与量子的不对应.造成这种不对应的原因是量子上所特有的隧穿效应.并且发现,不可积的程度与势垒的形式有关,势垒越复杂,混沌现象越明显.  相似文献   

16.
Brooke J  Rosenbaum TF  Aeppli G 《Nature》2001,413(6856):610-613
Perhaps the most anticipated, yet experimentally elusive, macroscopic quantum phenomenon is spin tunnelling in a ferromagnet, which may be formulated in terms of domain wall tunnelling. One approach to identifying such a process is to focus on mesoscopic systems where the number of domain walls is finite and the motion of a single wall has measurable consequences. Research of this type includes magnetotransport measurements on thin ferromagnetic wires, and magnetization experiments on single particles, nanomagnet ensembles and rare-earth multilayers. A second method is to investigate macroscopic disordered ferromagnets, whose dynamics are dominated by domain wall motion, and search the associated relaxation-time distribution functions for the signature of quantum effects. But whereas the classical, thermal processes that operate in these experiments are easily regulated via temperature, the quantum processes have so far not been tunable, making difficult a definit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sults in terms of tunnelling. Here we describe a disordered magnetic system for which it is possible to adjust the quantum tunnelling probabilities. For this material, we can model both the classical, thermally activated response at high temperatures and the athermal, tunnelling behaviour at low temperatures within a unified framework, where the domain wall is described as a particle with a fixed mass. We show that it is possible to tune the quantum tunnelling processes by adjusting the 'mass' of this particle with an external magnetic field.  相似文献   

17.
区别于中心势场中质点圆形轨道稳定性问题的一般研究方法,文章直接由质点运动微分方程出发导出了中心势场中的质点,在其圆形轨道附近做微小振动的微分方程,进而得出了其轨道稳定性条件和质点做微振动的周期公式,并讨论了较为常见的势场中质点运动轨道的稳定性问题,这种研究方法更为简洁,但物理内容却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18.
应用统计力学的方法,首先证明了玻耳兹曼分布律完全符合统计力学中麦克斯韦.玻耳兹曼统计法,说明了玻耳兹曼分布律与各种势场中的理想气体粒子存在的空间维数和遵从何种能谱无关。然后进一步推证了遵从玻色-爱因斯坦和费米.狄拉克统计法的理想气体粒子处在各种势场中按势能的分布规律,其结论为粒子数密度是势能的幂级数函数。并且应用计算机模拟仿真手段绘制出势场中理想玻色和费米气体粒子按势能分布向经典粒子按势能分布的过渡曲线。由此可以证明玻耳兹曼分布规律只是玻色和费米分布规律的一级近似,所以后者才是处在势场中理想气体粒子的一般性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9.
根据量子现象解释性理论的基本公式,借助于驻生脉动分布图和经典力学,利用简单的数学工具,导出了线性势中与刚性壁作弹性碰撞粒子的能级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