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分析2002年~2012年安徽省城镇居民平均房价收入比,发现2008年后房价收入比超过6。先定性研究安徽省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再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定量研究几种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得出了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房地产价格影响作用最大。要促进安徽省房地产投资,使得对房地产的有效需求大于供给,以及中低收入者购买力不足的结论。最后,对安徽省房地产业合理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运用协整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采用我国1981—2007年数据,对价格贸易条件的水平及波动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价格贸易条件恶化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经济增长不是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格兰杰原因,贸易条件波动的降低对我国经济增长有正面影响。消费率相对较低,投资增速过快,生产相对过剩,而出于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压力,以汇率管制、出口退税等方式增加出口,正是我国在该时期贸易条件恶化、出口不断增加和经济快速增长现象同时并存的原因。因此我国应采取理顺贸易条件对消费、投资和储蓄的影响机制,使贸易条件的改善最终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当前,庞大的人口基础和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已逐渐成为促进商业消费市场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商业地产作为服务与消费升级的重要载体,正面临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本文将商业地产发展的影响因素分为经济、社会、政策3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商业地产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对我国35个大中城市商业地产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发现2007~2017年我国商业地产发展水平迅速提高,但城市间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最后,运用最小二乘回归和面板分位数回归分析得出固定资产投资、居民储蓄和消费、上市公司数量和土地出让金的增加能够显著促进商业地产发展水平的提高,并且对处于不同商业地产发展水平的城市,上述因素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4.
居民储蓄、消费行为及其效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0,34(11):1545-1548
考察了影响居民储蓄、消费行为的几个因素,例如收入、价格、利率、偏好率,分析了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关系,然后将效用理论引入本文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居民对未来预期收入不确定性心理增强时,近期消费意味着效用的损失,导致居民注重储蓄而不是消费,居民的消费不足,是经济发展和再生顺利进行了一个主要障碍,在改革各种收入分配制度的同时,应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保障制度及制定一系列能积极引导居民扩大消费的政策,本文所研究的内容及其采用的方法,对指导我国现实经济活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冯浩然 《科技信息》2009,(13):125-125
居民收入的支配可分为消费、投资和储蓄。无论是消费需求过热还是消费需求过度疲软,都不利于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地发展。我国经济获得了持续多年的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的消费市场却长期处于疲软状态。本文认为不合理的收入分配、保障制度过速变迁、消费者对经济发展的不乐观预期、产品对居民的诱导不力以及政府的消费政策是影响我国消费市场疲软的根本原因。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三个对策,一要增加消费者的有效购买能力;二要增强消费者的即期消费意愿;三要厂商增加供给创造需求。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而居民有效需求却存在不足,消费水平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文章试图利用1990年到2004年的各相关数据,借助消费函数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影响我国消费的各因素。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居民消费水平L受居民消费价格指数P、人均国内生产总值Y以及人均储蓄存款S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具体而言就是:L=-11.498P 0.587Y-0.158S据此结论,笔者提出了三点提高我国消费水平的政策建议:㈠维持物价稳定,稳定消费预期。㈡增强经济实力,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消费意愿。㈢发展资本市场及拓展投资渠道,消化居民高额储蓄。  相似文献   

7.
利用山西1996年到2010年间的保费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人口数和人均可支配收入这六个变量,对影响山西保险业发展的各因素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对山西省保险业的发展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结合山西保险业现阶段情况,对山西保险的发展和规范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陈汉琪 《科技信息》2010,(29):174-174,197
在经济生活中,收入分配是资金运动循环过程的中间环节,而收入使用则体现了企业、政府和住户等机构部门的经济利益关系。本文从生产的产出——GDP开始,对我国经济总体和各类机构部门的收入分配、最终消费、储蓄、非金融投资和资金余缺的年增长速度及各部门构成状况加以分析,以揭示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资金循环的特征和规律。  相似文献   

9.
何改平 《科技信息》2009,(12):54-55
居民储蓄与总投资是国内总产值增长的重要因素。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居民储蓄动机不强,绝大部分的收入都是用于当期消费的,而经济实施转轨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扩大和发展,居民的个人收入也大幅度提高。同时,改革又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风险,因而,在转轨经济时期,居民的储蓄倾向不断上升.居民储蓄额迅速增长,带动了投资额的不断增加,居民储蓄和总投资这两个因素对国内总产值的影响有多大,对经济增长起了多大的作用,都需要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精确的推算,这也是本文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0.
投资需求对推动经济增长虽起积极作用,但消费需求才是经济稳定增长持久的推动力.我国社会保障现状是影响扩大内需最重要的原因。我国社会保障覆盖面窄且分层次、保障水平有限,一般家庭除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外,不过度消费,更不敢超前消费,更多的是选择储蓄,这就是长期以来投资需求不断增长、消费需求相对下降的症结所在,完善社会保障是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在世界经济放缓、外部需求收缩的情况下,我国要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在不断增加人们收入的同时,必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人们的后顾之忧,增强消费信心。扩大内需才有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开放的四部门经济框架的一般均衡分析表明,在常规利率下,出口乘数的决定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包含边际储蓄倾向、边际进口倾向和全社会边际税收率在内的负向影响因子;另一类是包含边际投资倾向、利率的投资综合效应和利率的储蓄综合效应等的正向影响因子.要提高我国的出口乘数效应,一方面要努力减少储蓄,增加投资,降低税率水平,减少进口对出口的依赖;另一方面要合理降低利率,提高利率对外贸乘数的投资综合效应和储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12.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变化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影响居民储蓄存款变化的因素中,剔除文化背景、人文环境、政治和经济制度、消费和储蓄习惯、对今后收入和支出变化的判断等不易量化的影响因素后,就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利率、除储蓄以外的其他金融资产投资、房地产市场等因素,对居民储蓄存款变化成因的影响,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定量回归分析和判断,并引出对我国货币政策以及宏观调控手段取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在古典Modigliani-Brumberg生命周期假设和Friedman的持久收入假设下,给出一个有代表性的消费者的最优消费、投资和储蓄的风险投资组合数学模型,通过该模型合理确定投资、消费和储蓄的最佳份额;同时给出了该模型的现实含义.  相似文献   

14.
IS-LM均衡分析是西方宏观经济理论中的重要工具。通过对我国国民收入、利率、投资、储蓄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之间关系的考察。认为我国的IS和LM曲线都比较陡峭。因而。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要适应这一客观经济现实。  相似文献   

15.
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要素是投资、出口和消费,在投资、出口达到某一限度时,加大和激励消费,可以有力地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为促进消费,要把握处理好消费、工资、银行储蓄利率等之间的关系。从量化上分析与控制,用量化指标指导和激励消费,并动态调整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用经济数学方法建立了关系模型并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6.
运用1985-2011年的样本期数据,对保费收入增长率与国民收入增长率、储蓄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普通高校毕业人数增长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其结果显示:国民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受教育程度对保费收入有明显的影响,而储蓄对保费收入的影响不明显,表明可以通过改善这三个变量从而增加保费收入。  相似文献   

17.
通货紧缩与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宏观经济的一个显特点,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居民储蓄存款却呈持续上升趋势。本从分析造成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的原因及储蓄向投资和消费转化的障碍入手,探讨了如何综合运用各种金融调控机制和手段来实现储蓄向投资和消费的有效转化,从而保持宏观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健康投资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家庭健康投资与家庭可支配收入以及户主年龄呈正相关关系,并且年龄的影响程度超过了收入的影响程度 家庭更倾向于通过自我保险应对未来家庭健康需要,而家庭自我保险主要以银行储蓄为主的状态.面对这种家庭健康投资现状,提出建议以便帮助家庭合理进行健康投资.  相似文献   

19.
我国最终消费率长期处于偏低水平,其中居民消费率较低并持续下降是主要动因。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成为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着力点。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居民消费的八个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从提高居民收入、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优化财政支出制度,发展消费信贷、培育消费热点等方面对促进我国居民消费增长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选用我国1995—2009年全国农村经济、农村人力资源及农村信息化相关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分析农村信息消费的影响因子,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