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改革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大主题,也是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重大决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概括起来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开放也是改革)。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是一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围绕这一主题和动力进行哲学思考,不仅对理解和贯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针对中国的具体情况,对中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代价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语境下,重温邓小平同志的改革代价思想,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全面深刻地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其中指出:“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正确认识“改革也是一场革命”,对于我们支持改革,投身改革,推进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对僵化停滞的坚决否定和彻底摒弃。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前进的直接动力,是解放生产力的需要,只有改革,是世界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本文还以中国改革的成就,说明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  相似文献   

5.
1978年,中国在踏上经济改革之路的同时也迈入了政治改革的大门,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而社会政治领域也产生了许多新的思想观念,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进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之路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我们要继续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使政治发展成果惠及全民。  相似文献   

6.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鲜明的特点和突出的优势。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化和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的要求,必须坚定不移地把政治体制改革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提出的“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的观点.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其主要理论贡献在于:一是把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明确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振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是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需要通过改革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找到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三是把社会主义制度分为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指出要在坚持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改革具体制度的弊端,开辟了建设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关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思想和他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当作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保证的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两个重要支柱,二者互相依存,互为目的,有机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相似文献   

9.
分析提出了邓小平的改革观: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发展到今天,不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条;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和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巩固、发展和完善,改革应坚持“两条”原则和“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改革是有风险的,改革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邓小平的改革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改革理论。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生产力思想,是一条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当中的红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石。邓小平以解放、发展生产力为基础,搞清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主要依据,正确划分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以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以改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邓小平生产力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高等学校围绕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了探索和改革。我校也从本校校情出发,开展了以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核心的改革,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为了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继续把改革引向深入,我们党委中心学习组坚持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分析研究师专所面临的实际和改革的现实基础,努力寻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结合点,以加快师专改革和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在不变中立求变是邓小平谋求中国社会发展 ,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并成功闯出一条建设社会主义新路子的重要策略思想。保持不变、维持稳定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首要条件 ;善于求变、不断改革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和迫切要求 ;不变是变的重要基础 ;变又是不变的前提保证。于不变中求变 ,仍将我们继续拓宽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走过了30年的伟大历程,1978年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把一个贫困的新中国推向了经济快速发展的轨道,中国在30年的时间不仅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还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前列。中国的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坚持改革是中国的强国之路,是关系到中国前途命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历史性抉择。认真总结改革的基本经验,有助于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蕴含着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先进生产力是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推向前进的巨大动力;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沿着正确方向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不但发挥主体作用,而且发挥着核心和领导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了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在改革中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在当前深入学习十三大文件,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的理论,这对统一认识,进一步解放思想,消除疑虑,加快和深化改革,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改革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形式。社会主义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运用唯物史观,认识社会主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体制在实践和理论的确立和发展中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生深刻变化,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内核。它带来了国家社会相互关系的重大调整,政党转型,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科学健康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抑制市场经济体制的弊端、发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确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完善是同步的,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巩固必然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巩固。实践证明,市场经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间有着无可分离的内在逻辑关联。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审时度势、居安思危提出的一个崭新的任务和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命题提出的背景、命题的内涵,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发展重点是指实现发展目标诸项战略措施中的关键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邓小平同志早在改革之初,即明确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实践证明,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发展重点论,抓住了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关节点,掌握了中国现代化成功的钥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基本含义和特征吴跃文《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我国教育的奋斗目标是在21世纪初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体系,到下个世纪中期形成成熟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这就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奋斗目...  相似文献   

20.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围绕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要把改革作为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项工作的动力。……需要深化改革,解决体制转变中深层次矛盾和关键问题。”深化我国人事制度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