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同一对象“湘西世界”,选取同一视角“湘西文化”,沈从文和韩少功由于创作路径和文化态度不同而创作了各自独特的湘西人生世界.分析两人对湘西文化的不同理解以及独立的艺术个性无疑对当代文学的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3.
沈从文的小说之所以被称为乡土抒情诗,是因为他的小说的主体是湖西小说,他的创作观念有着梦牵魂萦的湘西情结。他不仅以湘西为参照座标反衬出都市生活的恶浊,更重要的是,他把具有秀丽的自然景色,淳朴的乡风民俗和醇厚的人性的湘西作为一种人生形式的象征。他歌之咏之,实际上是在张扬他的理想的人生形式,他希望这种优美、健康、自然的人生形式能被现代人所利用,从而达到重塑民族性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具有楚人个性气质的沈从文,在其湘西小说中对楚文化精神表现出特有的文化体认。这便是:崇尚自然、活泼灵动;热爱生命、尊崇人性;感世伤生、沉郁忧患;神秘奇幻、浪漫诡谲。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先生用自己的笔和文字在荒凉的都市里,为世人创造的一个充满着"天人合一的自然人性"和"道法自然的和平主义"的"湘西世界",这乃是源于一种道家思想的天然衍射。这里的人物性格,作品中的山水生命,社会理想的追求无不和道家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沈从文所建构的湘西世界是一个充满自然美的世界。自然,是沈从文湘西小说创作美的追求。他以一种保存原料的态度,不加人工雕饰地写出了湘西特有的地域风韵、民俗风情,展现出湘西风物的自然美;边地山乡人民纯朴自然的思想情感和民风淳厚的人际关系以及纯真美丽的爱情体现着湘西人情的自然美;质朴自然、含蓄蕴藉,富有浓郁的乡土色彩的语言风格,给人以质朴活鲜的自然美感。  相似文献   

7.
沈从文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在生命”的美学理念,创作上以热烈的笔调肯定和赞扬了“湘西”在世界的生命活力和激情,揭示了原生状态下生命内涵的美,抛开意识深处的民族依恋情结,演绎了“湘西”世界深藏的先天不足和致命弱点,表达了对生命停滞乃至衰退的恐慌和焦虑,在艺术创造中,由于情感把握的理性缺失,对生命的赞美和否定构成了艺术传达和话语接受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带着他的人生体验,真诚地宣叙着他的理想。他的体验来源于个人、民族、人类的生存危机的压迫和这种危机对人的“生命”的毁灭。本文通过分析与综合等方法,探讨了沈从文小说中生命意识的具体表现和深刻内涵。本文分别从“生命之美”和“生命之忧”两个方面分析了沈从文的生存体验在小说作品中的具体体现。前者是他记忆深处的东西,也是他在“危机”的压迫下的历史回归,展现出“湘西”的“本真”的生存状态,为“拯救危机”找到了重构的资源。后者却从现实出发,揭示了下层人民、都市人的“安宁”即“沉沦”的“非本真”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9.
10.
沈从文对中国现代文学最大的贡献 ,在于他从作品到理论构建的“湘西世界”。如诗如画 ,恬静淡远 ,风格独具的“湘西世界”是沈从文独特的功利原则和美学观的显现。作者生命赖以生成的那一方偏远的水土养成了其向美求善的生活理想 ,而都市文明的虚伪势利的现实又撞破了其梦幻。这是沈从文构筑其理想的“湘西世界”的根本动因。《边城》是沈从文湘西小说的代表作 ,是“湘西世界”优美、健康、自然的人生形式的深刻表现。《边城》是一首人性美的颂歌。作家所着力表现的是一种超越“自在”的“自为”性的生命形态。在“边城”里 ,人与自然谐和统一于生命完美的形态中。而翠翠、二佬、大佬对于自由爱情的幻想和追求 ,则体现了他们生命中的自由意志和纯粹神性 ,表明他们是新一代湘西古朴人性的继承者  相似文献   

11.
12.
沈从文的小说中总是浸润着浓浓的乡土情结。一方面,湘西的风物美、自然健康的人性美和人情美构成了沈从文乡土小说特有的牧歌情趣。因此,沈从文的乡土小说被称为“田园式的牧歌”。另一方面,在乡土小说美丽的外表下却潜沉着作家淡淡的哀愁.湘西下层人民悲惨而盲目的生存方式和对命运的无从把握以及在社会的急剧变动中.朴素民风的消失,乡下人道德价值的跌落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恶化无不让沈从文感到哀愁。美丽与哀愁,这两个不同层面共存于沈从文的乡土小说中,不仅使他的乡土小说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且也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15.
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来分析沈从文乡土小说的创作心理,是一种新的视角。沈从文在乡土小说中所建构的理想的生存图式,心理根源是其人格发展在童年时期出现的“停滞现象”,在都市遭受精神挫折后,出现了“退行”。这种“人格退行”决定了沈从文湘西乡土小说的创作基调和整体风格。  相似文献   

16.
在对如何从历史中找到归属感,保持过去与未来连续性问题的思考的认同危机的视阈中,沈从文把湘西当作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拥有独特历史文化资源的地域,当成满足人的依附感和归宿感的永远家园,通过对湘西怀旧世界的具象诠释,传达出了历史长河之中的人们的哀乐努力和命运,同时也展示了他在一个变更了的社会语境中重新确认自己、把握自己、从而把握世界的动态过程,蕴蓄着他对"五四"扁蒙的思考以及民族重建这一宏大意旨.  相似文献   

17.
鲁迅与沈从文都是极具特色的作家,他们的乡土小说创作与各自的文化背景、地域特色和民风民俗密不可分。民风民俗给他们的文学创作,包括人物形象的设置和安排、小说的表现形式以及思想价值等,都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废名的乡土小说不是着眼于揭露民间疾苦,而是以田园诗的格调来描写乡土风情;而沈从文笔下,则更多展示出乡村社会历史文化的常数与现代文化的变数交织而导致的矛盾冲突及人的生存悲剧。  相似文献   

19.
“神性”作为沈从文湘西小说的生命意识范畴的支柱之一,是沈从文极力推崇和书写的艺术精神。“自然神”和“巫神”两位一体的神性空间使湘西世界成为一个“泛神”的世界。它的产生既是湘西“地域边缘”的自觉体认,也是“文化边缘’’者生命理想的主观流露,彰显出对民族国家建构的想象和探索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废名的乡土小说不是着眼于揭露民间疾苦,而是以田园诗的格调来描写乡土风情;而沈从文笔下,则更多展示出乡村社会历史文化的常数与现代文化的变数交织而导致的矛盾冲突及人的生存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