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87年4月至6月,我动物中心饲养的豚鼠群中,发生了一种以口鼻出血和突然死亡为特征的疾病。其特点是发病快,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有时可见正在吃料的豚鼠突然倒下,在池内抽搐几分钟,口鼻流血死亡。先后死亡20  相似文献   

2.
1991年4月上旬,四川某鸡场对3570只13日龄依莎雏鸡作法氏囊病弱毒疫苗饮水免疫,14日龄时发病死亡9只,到23日龄9天内共死亡814只,病死率达22.8%对20只送检病死鸡的沙门氏菌分离率为1/20株(5%)。但病料人工感染小白鼠试验为阴性,证明非病原菌所致。用病料与新城疫血清作用后接种非免疫健康鸡1组的存活率为75%,直接接种未与新城疫血清作用病料的2组存活率为50%。剖检回归本动物试验自  相似文献   

3.
1991年4月上旬,四川某鸡场对3570只13日龄依莎雏鸡作法氏囊病弱毒疫苗饮水免疫,14日龄时发病死亡9只,到23日龄9天内共死亡814只,病死率达22.8%。对20只送检病死鸡的沙门氏菌分离率为1/20株(5%).但病料人工感染小白鼠试验为阴性,证明非病原菌所致,用病料与新城疫血清(抑制价1:640)作用后接种非免疫健康鸡1组的存活率为75%,直接接种未与新城疫血清作用病料的2组存活率为50%,剖检回归本动物试验自然死亡和人为处死的病鸡发现了较为典型的法氏囊病变,由此认为:法氏囊弱毒疫苗饮水免疫是引起鸡群发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豚鼠群中最普通的疾病是肺炎及有关肺的病灶。这种呼吸道疾病难于除去而严重地危及动物的质量。除急性肺炎外,有几种慢性病理性质的变化,其中最常见的是肺间质性纤维化(PIF),其肺泡壁间中隔纤维组织增生和有大吞噬细胞的浸润。另一种情况是血管外周淋巴样组织增生(PVL)。急性肺炎病灶中曾分出支气管败血波氐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多杀性巴氐杆菌,克氐肺炎杆菌及几种病毒。但这些病原体在慢性病变中的作用不明。许多豚鼠群中有RIF及PVL的变化,RIF常被认为肺的波氐杆菌慢性感染。现介绍二篇急性与慢性肺炎的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5.
新疆普氏野马鼻肺炎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野马饲养繁殖中心送检的野马病料中分离到一株病毒,并对其进行了全面鉴定.该病毒株在BHK-21细胞上连传6代出现典型细胞病变,用适应BHK-21细胞的病毒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乳豚鼠肾原代细胞、豚鼠睾丸细胞均出现程度不同的细胞病变.在电镜下可见到典型的马鼻肺炎病毒粒子(疱疹病毒样颗粒).病毒对5-碘脱氧尿核苷、氯仿、乙醚等敏感.在pH3下失活,56℃30min灭活.病毒能被马鼻肺炎病毒标准阳性血清所中和.病毒接种乳豚鼠出现典型致死性肝炎.结果表明所分离病毒为马鼻肺炎病毒,并将该毒株定名为PH93-1株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某规模化猪场猪群发生李氏杆菌病,在试验过程中,采集病死猪的肝、脾等病理变化比较典型的病料,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与纯化,并对其进行鉴定。分离出了1株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药敏试验表明,病原菌对庆大霉素和恩诺沙星极为敏感;动物接种试验表明,分离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对雏鸡皮下接种、口腔接种和腹腔接种,小白鼠腹腔接种可引起发病,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肺炎9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人肺炎发生高,其严重程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是老年病中最常见的致死疾病。我院近3年来共收治60岁以上老年人肺炎95例,男68例,女27例,年龄60~92岁。83例有慢性基础病,以COPD、肺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居多。有吸烟史者68例,秋末冬春易发病,受凉为常见发病诱因。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46例)、咳嗽(56例)、咳痰(50例)、气促、胸闷、纳差及意识改变。10例无呼吸道症状。痰培养结果:以G-杆菌为主,占502%,其中以绿脓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最常见;G+球菌占335%,以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菌多见;真菌感染率为163%。胸片显示支气管肺炎占653%。病变吸收消散慢,平均4周,部分延迟大于2个月。本组43例出现并发症,死亡9例,死因主要为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早期诊断及合理选用敏感而强有力的抗菌药物、加强基础病及全身支持治疗,是降低老年人肺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肺炎链球菌属链球菌属。主要寄生于人体上呼吸道,部分菌株有致病力,可引起大叶性肺炎,引起化脓性脑膜炎者临床极少见。我们于1993年5月从一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硬膜外穿刺液中分离出一株肺炎链球菌,现报道如下。 患者,男,5个月,因不明原因发热二天伴呕吐,嗜睡继而昏迷于1993年5月4日采院就诊。实验室检查:硬膜外穿刺液外观呈柠檬包,微混,无凝块;白细胞总数18/mm~3,蛋白质定性呈强阳性,糖2.2mmol/L,氯化物106mmol/L。末梢血白细胞总数16.4×10~6/L,分类计数N 0.86,L0.14。经CT检查提示化脓性脑膜炎可能。临床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入院后因病情严重,持续昏迷七天后抢救无效于5月11日死亡。  相似文献   

9.
猪链球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来自河南许昌、开封、新乡、周口、郑州等地的疑似猪链球菌病的送检病料进行分离、纯化,结合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鉴定为猪链球菌,并对分离的14个典型菌株进行了系统的生化分群.结果表明,猪链球菌病主要由C群(3/14),D群(5/14),E群(3/14)和L群(2/14)链球菌引起,一些菌株对小白鼠具有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链球菌对阿米卡星、强力霉素和利福平敏感,对链霉素、四环素、头孢氨苄、杆菌肽低敏.  相似文献   

10.
来自供应商的两群金黄地鼠,3周后发病,患增生性回肠炎(传染性回肠增生)。经细菌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估计第一组200只地鼠中有75只,第二组200只中有60只患有该病。所有出现增生性回肠炎临床症状的地鼠中都分离出空肠弯曲菌(以下简称“空弯菌”)。病原体从粪便和回肠中分离到。许多无症状的动物都有以增生性回肠炎为特征的组织病变,除一只地鼠外,其他所有地鼠都分离到空弯菌。从另一供应商获得的48只无病地鼠中没有分离到空弯菌。用下述方法之一:病回肠浸出物,1×10~8个/毫升活的空弯菌或灭菌生理盐水灌服接种地鼠。用回肠浸出物接种的8只地鼠中均分离出空弯菌,其中有5只有增生性回肠炎的临床症状。用纯培养物接种的地鼠发生空弯菌移生到回肠,但无回肠增生。以上这些资料以及空弯菌与动物和人的肠道疾病的相关性,提示了空弯菌是地鼠增生性回肠炎的病因。但另外的协同和诱发的因素也应包括在内。  相似文献   

11.
MEV-GDⅦ株脑内接种小鼠5~7天收获的脑悬液,经胰酶处理可获得高滴度HA抗原。本病毒接种BHK-21细胞后5天有细胞病变,而且病毒抗原阳性细胞可达90%。据此建立了HI和玻片EIA法检测GDⅦ血清抗体的方法。已应用于实验小鼠和豚鼠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2.
老年性肺炎是老人呼吸系统的一种急症,常因发现和治疗不及时而危及生命,据有关资料表明,在老年疾病中,由肺炎引起的老人死亡约占30%左右。老年性肺炎的发生与季节有明显的关系,一般春季发生率明显增高,这是因为春季由冷转暖,气候变化较大,老年人本身对病菌的抵抗力下降,再加上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肺炎患儿与菌群失调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气管肺炎为小儿最常见的肺炎,多见于婴幼儿。我们对41例支气管肺炎任院患儿的病原学研究表明,需氧性病原菌中革兰氏阳性菌约占26.5%,主要为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革兰氏阴性菌约占73.5%,其中以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等为主,阳性细菌减少,阴性菌种类多,含量大。厌氧菌检出18株,提示厌氧菌感染不可忽视。药敏试验表明,这些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亦有所降低,因此对小儿肺炎的研究和防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从正常成人、腹泻儿童、正常婴儿,正常成年小白鼠、1日龄小白鼠,正常成年鸡、1日龄雏鸡,成年苍蝇、1日龄苍蝇分离D群链球菌607株,其在M·E琼脂上的分离为87.7%。不同动物消化道肠球菌种的分布不同,比例各异。来自正常婴儿的运动链球茵不发酵甘露醇;正常成年鸡的粪便链球菌粪便亚种不发酵松三糖、蔗糖,分别与不同来源的运动链球菌、粪便链球菌粪便亚种不同。183株不同来源的菌株血清学分群结果与生理生化坚定相符。119株D群链球菌药敏试验表明,除极少数菌株外对氨苄青霉素较敏感。从1日龄苍蝇分离的70株革兰氏阳性D群链球菌,许多生理生化特征与其他来源的D群链球菌有很大差异,可能为一个新种。81林运动链球菌的许多特征介于粪便链球菌和屎链球菌之间,认为应将运动链球菌作为一个独立的种。76株D群链球菌代谢产物的气相色谱分析表明,主要产生乳酸,可有少量的乙酸、乙醇,或少量的戊酸、己酸。对其中两个菌株进行了(G+C)mol%的测定,其结果为40.0mol%及42.9mol%。  相似文献   

15.
离乳一周及三周龄的地鼠,豚鼠,昆明小鼠人工感染绿脓杆菌,一周龄地鼠、昆明小鼠有急性死亡,解剖可见急性肺出血等,肠内容物呈流汁状,肠壁伴有充血;豚鼠不发病.离乳三周的地鼠、昆明小鼠、豚鼠不发病.豚鼠体内未分离出绿脓杆菌.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44例被误诊为普通性肺炎的Q热柯克斯体肺炎患者的回顾性分析,加强对Q热柯克斯体感染引起肺炎重要性的认识。收集2001年11月至2002年6月从全国选择出的12所三甲医院CAP患者共500例。使用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Q热柯克斯体特异性IgG抗体含量,对检测出的Q热柯克斯体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然后把Q热柯克斯体感染患者按照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分成两组:单纯Q热柯克斯体感染组与混合细菌感染组。把单纯Q热柯克斯体感染组与在这同一批流行病学调查中检测出的单纯肺炎链球菌感染患者分别从一般情况、住院情况、临床表现、治疗结局、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等方面进行比较。共检测出Qfever感染阳性44例,可疑阳性病例4例;单纯Q热柯克斯体感染与肺炎链球菌感染患者在年龄、性别、住院时间、基础疾病及肺炎PORT分级方面均无差别,但在BMI方面有显著差别,单纯Q热柯克斯体感染患者BMI指数较肺炎链球菌感染患者高;在临床表现上,两者在咳嗽、咳痰、湿罗音的严重程度上均无差别,但在喘息方面两者有明显差别,Q热柯克斯体感染患者喘息明显加重(p<0.01),单纯Q热柯克斯体感染患者收缩压较肺炎链球菌感染患者高,而发热较肺炎链球菌感染患者轻(p<0.0001);在实验室检查方面,单纯Q热柯克斯体感染患者血小板计数明显较肺炎链球菌感染患者高(p<0.05);在治疗结局上单纯Q热柯克斯体感染与肺炎链球菌感染患者治疗结局无明显差别;影像学方面两者在受影响的肺叶数方面亦无明显差异;在治疗上,抗生素治疗对单纯Q热柯克斯体感染患者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是否正确使用抗生素,在缩短住院时间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别。高BMI患者易感染Q热柯克斯体,Q热柯克斯体肺炎患者发热体温较低而喘息明显,实验室检查中血小板明显偏高,抗生素治疗对缩短单纯Q热柯克斯体感染患者住院时间方面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7.
猪链球菌灭活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链球菌病在一些地区经常发生。菌株主要有C、D、L、E、R等多群血清型。目前多采用C群疫苗对猪群进行防疫,但不能完全控制本病的发生.通过在发病猪场从经诊断为链球菌病的病猪体内分离出链球菌菌株,并自制链球菌灭活苗,再应用于发病猪场进行防疫,实验证明此方法免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离乳一周及三周龄的地鼠,昆明小鼠人工感染绿脓杆菌。一周龄地鼠,昆明小鼠有急性死亡,解剖可见急性肺出血等,肠内容物呈流汁状,肠壁伴有充血;豚鼠不发病,离乳三周的地鼠,昆明小鼠,豚鼠不发病,豚鼠体内未分离出绿脓杆菌。  相似文献   

19.
1989-1998年,作者对焉耆盆地境内的巴州种畜场和包尔图牧场杂交育成的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的附睾炎病进行持续十年之久的血清学、病原学和临床体症的综合性诊断调查,先后检验各类绵羊血清17076份,检出阳性血清252份,总阳性率达1.48%,临床体症检查,公羊精索,睾丸,附睾明显肿胀,显现率为4.96%(193/3889);病变睾丸组织水病料接种在10%马血清胰蛋白示琼脂培养基上,在10%CO2  相似文献   

20.
一头临床正常的母猪生的一窝16只仔猪中的一只四周龄仔猪,在尸体剖解时,诊断为猪弓形体病。在小肠、肠系膜淋巴结、肝脏、肺脏和脑发现血管和实质的多灶性急性坏死。在病变中发现许多在超微结构方面不能与刚第弓形体区别的速殖体。病猪和其它腹泻而死亡的7只同窝仔猪,在出生后1——2周内发病,最可能的传染源是该农场的猫排出的卵囊。Farrell 等人1952年在俄亥俄州首次在临床上发现了猪弓形体病。此后,一些调查表明,无临床症状的刚第弓形体感染在美国的猪群中广泛传播。就我们所知,自 Farrell 等人报道以后,临床上的猪弓形体病未曾有过报道。这儿我们报道一头猪弓形体病。这头猪来自有过新生仔猪腹泻的一个猪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