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国式留学     
正在高考报名人数逐年递减的今天,留学海外成为莘莘学子越来越多考虑的选择,当然,欧美、澳洲等或公立或私立的世界名校,也随着国人的竞争而显得格外走俏。所以,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式留学中,令人感受至深的,还是那些拼杀在各类考试第一线的学霸与学神们。  相似文献   

2.
留学,一般指去国外读书学习。云南历史上称“留学”,却包括“国外留学”和“国内留学”,因为在清朝末年至民国早期,云南没有大学,云南青年要接受高等教育,只有出国或出省去报考有关大学。我国最早向国外派遣留学生,是公元1872年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总统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在今年3月份对中国的访问,可以说是对留学做了最好的"代言"。这位并没有留学经历的美国第一夫人,用热情洋溢的语言向北京大学的学生们描述海外留学的重要性。"出国留学不只是以开心的方式度过一个学期,它正迅速成为全球化经济中取得成功的关键。因为要走在当今职场前沿,只在学校里取得好成绩是不够的,还应拥有国境外的真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出国留学门槛的不断降低,在中国学生中出现了“留学热”的现象,且近年来呈现出明显的留学低龄化趋势。分析了当前中国学生留学低龄化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如何树立正确的留学观。  相似文献   

5.
刘彤 《科技信息》2010,(31):I0040-I0040,I0037
1留学行业背景 纵观整个中国留学市场,留学人群越来越大,留学需求不断增长,与之相应的,拥有留学中介资质的公司数量也不断增加,目前,全国具有留学资质的机构已增加到398家。这398家留学机构,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的留学教育是中西文化反差的必然产物,其本质是中国向西方先进文化学习的单向文化交流.在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留学教育经历了艰难的起步和潮涨潮落的曲折变迁,在其整个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本文在论述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演变历程的同时,对这一时期留学教育的发展也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7.
晚清中国留学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以时间为线索介绍晚清时期留学制度演变的三个阶段,探讨在中国近代史的不同阶段里,留学生发挥的不同作用,结合当下,分析晚清时期留学制度对当下留学活动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收集了国内1985年至2007年的有关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中国学生赴海外留学趋势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留学影响因素可以归结为经济因素、政策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具体表现为往年留学人数、留学服务以及家庭经济实力是中国学生选择留学的几个主要考虑原因。  相似文献   

9.
高校作为统战工作的主阵地之一,在整个统战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留学归国人员在高校队伍中的不断壮大、留学归国人员强烈的爱国热情等均要求高校加强留学归国人员的统战工作。本文首先讨论了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统战工作的必要性,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的统战工作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适当的解决方法,以推进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0.
留学少年行     
正热播电视剧《小别离》虽然已经收官,但"留学低龄化"这个直戳痛点的教育话题仍在继续。近几年,出国留学也正呈现低龄化趋势,低龄化留学生面临了哪些困难?出国留学"性价比"有多高?未来的留学趋势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1.
对留学生在近代中国兴学运动中的作用,胡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从留学教育与国内教育、文化建设相结合的角度,阐述留学教育一定要以“为己国造新文明”为目的,“留学当以不留学为目的”,由此提出了“慎选留学”和“增设大学”的建议.胡适的观点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留学,旧称留洋,一般是指一个人去母国以外的国家接受各类教育,时间可以为短期或长期(从几一个星期到几年)。对部分留学的中小学生而言,国外全新的教育方式和生活环境会带来人生发展的新机会。中国教育学会一位人士称,随着国际化进程加快,中小学生留学市场将越来越大。在课程设置方面,国内基础教育与国外在课程的选择性上还存在不小差距,这也是一些在国内表现不优秀的学生出国后反而优秀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在教育方式方法上,国内教育要更加强调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动性。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出国留学无疑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能进入国外名校,无论从知识学习还是以后的工作角度而言都是更有竞争力的。另外,出国留学使他们既不必趟高考这潭浑水,又可以获得更好的大学教育,还可以得到更多更好的机会,可谓一举多得。我们对于中小学生出现的留学热无可非议,尊重学生和家长自主选择的同时,也要送去心底的祝福。低龄留学也是有利有弊的,到底应不应该提倡也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本期专题将就中小学生留学问题与读者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留学,旧称留洋,一般是指一个人去母国以外的国家接受各类教育,时间可以为短期或长期(从几个星期到几年)。对部分留学的中小学生而言,国外全新的教育方式和生活环境会带来人生发展的新机会。中国教育学会一位人士称,随着国际化进程加快,中小学生留学市场将越来越大。在课程设置方面,国内基础教育与国外在课程的选择性上还存在不小差距,这也是一些在国内表现不优秀的学生出国后反而优秀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在教育方式方法上,国内教育要更加强调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动性。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出国留学无疑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能进入国外名校,无论从知识学习还是以后的工作角度而言都是更有竞争力的。另外,出国留学使他们既不必趟高考这潭浑水,又可以获得更好的大学教育,还可以得到更多更好的机会,可谓一举多得。我们对于中小学生出现的留学热无可非议,尊重学生和家长自主选择的同时,也要送去心底的祝福。低龄留学也是有利有弊的,到底应不应该提倡也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本期专题将就中小学生留学问题与读者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留学的功过     
<正>翻开一部中国现代文化史,"留学"两字赫然在目。自从1847年容闳等三名学子随美国传教士布朗夫妇东渡新大陆,首开中国人留学的记录,这150多年来,留学之潮由小变大,奔涌不息,其间尽管出现过停顿,但总体上呈现着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5.
留学人才是国家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学政策是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留学政策影响着我国的人才建设。建国以来,我国留学政策随着国家的内政环境及对外政策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留学政策反映了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同国际强国的关系以及我国人才的待填补情况。本文对建国以来有关留学的繁多会议、讲话进行梳理,根据时代背景分析留学政策的形成、变革及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南若然  罗渊 《世界博览》2014,(14):44-47
作为全球最大的留学输出国,2013年的中国留学市场异常火爆,中国留学生人数稳居欧美多个国家留学生数量首位。业内人士对于2014年也非常乐观,预计中国留学生人数将突破50万,美、加、英、澳仍是中国学生的热门选择,赴欧洲留学人数有望再创新高,留学人群低龄化也将更趋明显。  相似文献   

17.
在相差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美国与中国相继提出了"十万强计划"与"留学中国计划",二者是两国留学政策的集中反映。二者的区别较大,主要体现在"十万强计划"强调面向第三世界国家输送留学生,并由美国社会组织主办,而"留学中国计划"强调面向世界各国接收留学生,由中国政府主导。两项留学政策不同的原因在于两国不同的留学现状、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目标以及政府角色。  相似文献   

18.
留学族群视域中的新月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现代中国留学族群和留学文化的全新视域中,分析了新月派作为"后五四时期”美英留学群一个次属文化族群和文化派别的相关性质、取向、品格和历史地位.作者强调指出新月派不仅仅是一个一般的文学派别,而是一个以五四前后美英留学者为主体的留学文化族群和文化派别;美英留学教育和文化不仅极大地影响了新月派思想、文化、文学的选择,而且赋予新月派乃至整个现代中国文化文学非常明显的多源与多元互动展开的倾向和特征.  相似文献   

19.
轩子伟  娄峻峰 《科技智囊》2009,(12):I0018-I0021
2009留学市场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太多的事件充盈着整个留学界,从法国文凭门事件、留学遭遇黑中介事件、到野鸡大学事件、再到澳洲私立学校倒闭事件,众多留学事件挑战本不成熟的留学市场。  相似文献   

20.
留学乌克兰     
高中毕业,我本已考入市内一所中专,如按这条轨迹走下去,三年后在深圳市找一份较安定的工作似乎不成问题。爸爸、妈妈、哥哥、姐姐都认为这条路对我最为适合。 但当有一天我忽听姐夫讲,他手中有去乌克兰奥德萨理工学院留学的指标时,我开始心动了,特别是姐夫讲到当时的国家科委副主任朱丽兰女士也是出自该院之后,我想去留学的愿望更强了。于是,我三番五次与爸爸、妈妈谈,希望他们支持我的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