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经典?经典是指具有典范性,经久不衰,百读不厌的传世之作,比如<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让岳阳楼名誉天下,是<岳阳楼记>让范仲淹的"忧乐"观千古传颂.真是美文千古颂,忧乐在其中.  相似文献   

2.
传统文化经典浩如烟海,具有丰富博大的生命意蕴,可以丰富人的精神生命。“中华文明以其顽强的凝聚力和隽永的魅力,历经沧桑而完整地延续了下来,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传统美德,世代相传。所有这些,对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潍坊学院学报》2018,(1):98-102
傅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圣人,他开创了中国教育思想的先河,创立了一整套严密的治国理政理论;傅玄拯救时代于危难,其代表作《傅子》是魏晋时期集大成者的思想巨著,是中华文明在大黑暗时期得以延续的火种;傅山是多学科的学术泰斗,其"不事王侯、天下非一人之天下"的民主平等思想,与当代科学思想高度契合;傅斯年其历史学研究是"各种科学的方法之汇集",将中国历史学研究置于世界视野并走上了能够与西方学术界接轨对话的科学化道路。从傅说到傅玄、傅山、傅斯年等,傅氏学人历经三千余年,逾一百余代的发展而生生不息,形成了傅氏学术思想,其发展脉络及历史传承清晰。挖掘傅氏学术思想形成发展的学术路径及内在根源具有独特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王室里最好的和最差的工作都是什么?英女皇登基60周年的庆典将延续近1年,许多媒体都想尽办法接近皇室,希望能"零距离"报道,一些记者想出了"卧底"的点子,希望应聘成为皇室的服务人员。在偷偷报道之外,还能领取不菲的薪水,何乐而不为呢?  相似文献   

5.
<正>《易》日:"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白虑。天下何思何虑!"这段话的原意是:《周易》说:"往来心意不定,朋友们听从你的想法。"孔子说:"天下人思考什么,忧虑什么呢?天下万物虽途径各异但有相同的归宿,虽有一致的取向,但又有千百种谋划。天下有什么可以思索,有什么可以忧虑的呢!""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引《咸》卦九四爻辞。憧憧,反反复复;憧憧往来,反反复复的往来中。朋,同类,同党,且很多;朋从尔思,  相似文献   

6.
基于Fuzzy测度空间上的泛积分和定义在Fuzzy集合上的泛积分概念,建立了Fuzzy泛积分转化定理,它揭示了Fuzzy集合上Fuzzy泛积分与经典集合上泛积分之间的关系,使得Fuzzy集合上的Fuzzy泛积分问题可以转化到经典集合上去讨论,从而可以很容易地证明,定义在经典集合上的泛积分的许多相关结论在Fuzzy泛积分中仍然成立·转化定理Ⅰ建立了从一般的Fuzzy泛空间到经典Fuzzy泛空间的转化定理;转化定理Ⅱ建立了从一般的Fuzzy泛空间到正实数集中Borel集引出的Fuzzy泛空间的转化定理·  相似文献   

7.
<正>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这段话的原意是:黄帝、尧、舜垂示衣裳(之用)而天下大治。大概取象于《乾》《坤》二卦。缝缀衣裳与治理天下有何关联?这正是中华文化的妙用之处,它取材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从人的日常行为、习性,所闻、所见、所用出发,达到自治而治人的目的。因而中华文明先有服饰、礼乐文化,后有国家治理秩序。我们逐字逐句解析。"垂衣裳而天下治"。可见,"天下治"的前提是"垂衣裳"。关键在这个"垂"字。垂,作垂示、垂训之意。衣裳展示在眼前,蕴含了哪些含义、昭示了哪  相似文献   

8.
正有些赞比亚女性在结婚之前,对外国商人的真实情况并不是十分了解。例如,他们来自哪里?家庭情况如何?结婚没有?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非洲中南部的赞比亚出现了一股"淘铜热",许多外国人,尤其是西非商人纷至沓来,到赞比亚中部的铜带省开矿建业。他们在给赞比亚带来丰厚资金的同时,也在铜带省掀起了一股"跨国婚姻热",其中不少外国男性商人与赞比亚女性结了婚、成了家。从那时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牛文化的历史有上万年,从狩猎为食到猎物为礼,从驯养到耕作,从育种到配种,从役牛到赏牛,从物质到精神,形成了中国对牛的独特理解并传承至今。在我们身边寻找属"牛"的人、姓"牛"的人、"牛气"的人并不难;在我们的文字中寻找与"牛"相关的字与词、谚语与成语、典故与赞美都是举手可来的;用文字讴歌"甘当孺子牛"的英雄模范、伟人的诗篇也是历历在目。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延续与传承,是中国文化别具一格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王松海 《少儿科技》2008,(10):37-37
听说过"巧言石"吗?天下之大,无奇不有。的确,在爱尔兰就有这么一块石头叫巧言石,又叫布拉尼石。这块石头的位置很特别,一般人很难够着,只有从石头的上方倒悬双脚才能吻到它。  相似文献   

11.
周代丧葬是整个社会文化基因之一,主要包含的思想文化有:孝道,对死亡的尊重,宗法制度,等级制度.由丧礼所折射出的思想文化,在河洛大地延续至今."若问天下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洛阳之所以影响天下"兴废".产生于洛阳的思想与文化使然.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写作<菩萨蛮·黄鹤楼>与<水调歌头·游泳>的时间相距29年,因革命形势与作者心境不同而抒发的情感不同,词的气韵也有别,景物所呈现的感情色彩亦各异,景语所言之情语亦不同.两词所共同的,除所睹之物与所视之景相同外,更深层的则是诗人始终同中国革命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的诗魂诗魄,抒发的是心系群众、心系国家、心系天下的大境界、大气魄、大情怀.  相似文献   

13.
"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自诞生之初,社会各界就发表了不同意见,赞赏与质疑兼而有之。那么,政府在宣传和发扬传统节日精神的过程中应起到什么作用?如何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如何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并代代延续?以东莞市"我们的节日"几项活动的具体情况为例,从节日民俗的行为主体、特性和发展演变规律等方面可对这些问题作出解答。  相似文献   

14.
《我不是潘金莲》是刘震云的又一力作。小说基于对现实的深沉反思,从主题到内容处处显示着对社会的深沉叩问。小说延续了《一句顶一万句》的风格,继续围绕"一句话"和"一万句话"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在两条对比性线索的巧妙设立间,将诸多问题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15.
母女"共生"是指素子中母亲与女儿之间的特殊依恋关系,子女生命早期,母亲的资源投入保证了后代生命的延续.但对母亲的早期依恋一直延续形成的"共生"关系则不可避免阻碍女儿独立意识和人格的养成.进化心理学从进化视角为此提供了全新理解模式.文章还认为在这种前提下对男女两性的平等呼吁只能是徒劳.  相似文献   

16.
量子信息论及其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量子信息论是经典信息论与量子力学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 ,它是一门用量子力学的世界观来重新构建信息理论的科学。如今 ,量子信息论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并且在许多方面已显示了它超越经典信息论的地方。这一点可以体现在量子信息领域的两位权威Bennett和DiVincenzo最近在《自然》杂志上对量子信息所做的总结性评价上 :从经典信息到量子信息的推广 ,就像从实数到复数的推广一样。[1]一、量子信息的实质与表征经典信息是以比特作为信息单元。从物理角度讲 ,比特是两态系统 ,它可以制备为两个可识别状态中的一个 ,如是或非、真或假、0…  相似文献   

17.
<正>在很多科幻电影中,智能机器人似乎是个永恒不变的话题。从《人工智能》中被输入情感程序的机器男孩大卫,到《Her》中男主人公爱上了他的智能操作系统,再到《超验骇客》中逐渐无法被控制的"超验"机器人开始威胁人类安危,电影题材中到处充满了智能机器人的身影,人们对机器人的想象已经融入了从生活到生命的方方面面。人与机器人之间应该如何相处?机器人是否会取代人类的存在?机器人真的能像人类一样去思考吗?27日下午,  相似文献   

18.
《世界博览》2015,(1):55
当手机行业成为风头正劲的科技领域,作为我们最亲密的伙伴,功能和设计吸引我们关注产品,但那些具备独特文化底蕴和特色的机型获得的则是我们的价值认同和共鸣。三星手机凭借科技创新,致力于为高端成功人士的专属定制机W201 5和其所属的“心系天下”系列,就是最好的例子。正如三星电子大中华区移动通信部总裁王彤先生在“心系天下”W2015发布会上所说:“三星W2015不仅是我们梦想的践行者,更是中国4G大潮来临之际,屹立于浪尖之上的领衔之作。”  相似文献   

19.
儿童经典阅读素养是阅读经典的态度动机、诠释能力、运用智慧等因素的综合体。较高的阅读素养是儿童精神成长与人格发展的重要保障。从本体诠释学看,视觉文化具有视觉快感与消费欲望、人生感与历史感、全球化与宇宙感三个层面。面对当代视觉文化的冲击,培育儿童经典阅读素养应采取如下措施:首先,深入理解儿童经典阅读素养与视觉文化本体诠释之间的内在联系,力求培育儿童经典阅读的"超融"素养。其次,需要教师在视觉文化诠释中引导儿童阅读经典的兴趣;家长在视觉文化的包围中设法鼓励儿童阅读经典;儿童抵御视觉文化的诱惑,静心投入经典阅读活动;政府和社会群体加强视觉文化建设与管理。  相似文献   

20.
何欢 《科技信息》2007,(27):190-190
中国书法的发展是附随着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而来的,从文字的产生发展到随时代的更迭,书法艺术也经历了萌芽、发展、极盛而至于延续的历史。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始,中国书法出现了全民性热潮,这股热潮也引发了"展览热"。各种不同风格、派别的书法作品,给很多老百姓带来了一次文化大餐,很多望子成龙的家长,也带领着孩子们走入了书法展。但试问,在这种传统文化缺失的现今社会,又有多少人能真正领悟这其中奥妙?读懂书法的美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