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综合实力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对它的评价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是通过立法保障的、制度化的、经常性的工作行为。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对于科技实力评价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和方法,而对于农业科技综合实力评价研究起步较晚,研究较为零散,目前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基于上述状况,本文在借鉴中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农业科技综合实力做出较为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科技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我国30个省市的农业科技综合实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
中国中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对我国经济综合实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而TOPSIS法可以根据有限多个评价对象与理想目标的接近程度来进行排序,是在现有的评价对象中进行相对优劣的评价。因此,选取了22个省份的7个经济指标建立我国经济综合实力评价体系。首先建立了TOPSIS评价模型;其次,利用22个省份的7个指标数据进行优劣评价分析;揭示了各省在经济发展中的存在的差距,并且提出了提高我国经济综合实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地区经济实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综合评价中指标及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上对地区间经济实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中国各地区的实力分析与排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国的单个省(市、自治区)作为研究的基本地理单元,尝试主要利用从经济因子和社会人文因子对中国各地区综合实力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首先选取6类37个变量作为中国各地区实力分析和排序的原始评价指标,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对37个指标变量进行降维处理,斜交旋转后得到5个公因子,用回归法计算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综合实力分析评价和排序。在此基础上,进行样本分层聚类,再结合综合得分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类型划分和空间解释。  相似文献   

5.
地区经济实力具有复杂性和模糊性,因而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来对其进行研究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以南宁市7个辖县为评价对象,通过模糊综合评判,可以了解各个地区经济系统的发展水平及其差距。  相似文献   

6.
组合评价模型在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评价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单一评价方法用于复杂经济系统评价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更有效的经济系统评价方法——组合评价模型。组合评价模型通过组合多个单一模型的评价结果,能够有效地发挥单一方法的优点,弥补单一方法的不足,提高评价的全面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利用广东省2005年的有关统计数据,分别采用综合指数法、主成分分析法、TOPSIS法和熵值法,对珠三角九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排位;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模糊Borda法的组合评价模型,并对珠三角九城市重新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排位,取得了更为可信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7.
企业综合评价系统中的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对广州市财政局和统计局提供的广州市企业经济系统的33项经济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和异常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基于三套指标体系,建立了考虑专家经验和政策软投入的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广州市企业的经济实力进行评价,对评价企业管理水平与科技实力,预测企业主要指标,增强企业提高驾驭未来的能力等起到主导作用,为“广州市企业综合评价软件系统”项目的制定提供了科学的定量依据和方法,对提高决策中的信息量和科技含量,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麻晓刚  游达明 《科技资讯》2006,(23):148-149
本文运用主成分综合评价模型,对我国中部六省与西部十二个省份的2003年主要社会经济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给出这些省份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及其排序,进而对我国中、西部省份的经济实力进行了定量比较。  相似文献   

9.
李碧芳 《科技信息》2011,(21):164-164
对高校综合实力进行评价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在评价指标中有很多的模糊指标,本文根据其模糊性,利用基于集值迭代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高校综合实力进行了评价,并使其定量化,是一种可行有效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原则,建立了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重庆市1999-2007年的14个经济统计数据进行了定量评价和时间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影响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最显著因素是经济社会综合实力、可持续发展状况和科技创新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