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南方鲇头面部的皮肤受外界机械和化学物质刺激时采用电生理技术记录其面神经主要感觉支(上下颌须神经)的诱发放电。结果表明:由须的基部到顶端上下颌须神经对机械刺激的反应频率和幅度逐渐增强;上颌须神经相对下颌须神经有更高的味觉敏感性,其反应的幅度和频率更大,且阈值较低变化率大。两者都有脱敏和适应性现象;上下颌须神经含有3种类型单纤维,这3类单纤维及其联系的味蕾感受器可能构成3种基本的味觉单元。  相似文献   

2.
前言 广东省于90年代初从长江引进大口鲶(Silums meridionlis),1992年在南海市水产养殖场人工繁殖获得成功,到1994年共孵化1.5~3.0cm鱼苗100多万尾,供珠江三角洲养鱼户试养。生产实践结果表明,大口鲶在华南地区池塘生长异常迅速。在夏季养殖70日龄,从体长3cm可以长到平均每尾体重至0.7kg,最大者可达1kg;养殖380日龄,平均体重可达4.9kg,最大者重达9kg,其生长速度比罗非鱼、淡  相似文献   

3.
南方大口鲶的胚胎发育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本文记述了南方大口鲶人工授精卵的胚胎发育过程,探讨了发育的温度下限问题,并对两种鲶的胚胎发育进行了比较;本实验过程还证明了对南方大口鲶进行人工催产、人工授精及人工孵化简易可行.  相似文献   

4.
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南方大口鲶咽部的粘膜上皮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南方大口鲶的咽部粘膜上皮为复层上皮组织,分布有多种上皮细胞,其中大多为混和性的粘液腺细胞.在粘膜中还有味蕾的分布,此处的味蕾为Ⅲ型味蕾.  相似文献   

5.
刚孵出的河蟹蚤状幼体在海水环境中生长发育,变成小蜘蛛大小的大眼幼体,即为蟹苗.通常大眼幼体需经过一年的培育,长到20—25克的幼蟹,再养殖一年才能养成食用蟹.现江苏省盐城市郊区水产养殖场初步试验,大眼幼体能直接养成食用蟹(体重达到100克左右),可缩短养殖周期一年,其方法介绍如下:一、幼蟹培育 由于蟹苗娇小,营游泳生活,摄食范围窄,对外界条件的应变能力差,如果将捕捞的天然蟹苗或人工繁殖的蟹苗直接放养到水体中去,成活率较低,损失较大,所以要分级培育,待其长到Ⅲ—Ⅴ幼蟹时,再移入大水面进行成蟹养殖,当年可达商品蟹规格.  相似文献   

6.
南方大口鲶颅骨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南方大口鲶的颅骨进行了逐一的研究和描述。指出了其反映鲶科鱼类共同特点的几个方面以及它与东北大口鲶所具有的一些共同特点。尤其突出地反映了它对底栖、凶猛捕食习性的适应性。对于观察到的与前人意见不同的解剖事实和一些骨块的命名问题提出了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2000年5月至12月,在广东省汕头市莲塘利用简易淡水养鳗池0.86hm^2,进行凡纳对虾(Penaeus vannamei)淡化高产养殖试验,平均每1/15hm^2年双造产量705kg,最高单造单产507kg。2001年5月至8月,在新挖2.8hm^2土池,总产18816kg,单造平均每1/15hm^2 448kg,最高514kg。本文对其淡化技术、养殖管理、病害防治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嘉陵江南方大口鲶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大口鲶(Silurus SaldaIooi meridionaleis Chen)又名河鲶,在嘉陵江中其最大个体可达30公斤,一般个体2—3公斤。年产量高,与土鲶计算在一起,占全江鱼产量的12.7%,其中河鲶约占8%左右。 广元清水河下段,是一个捕捞河鲶的据点,其捕捞量占全部渔获物的10.9%。由于滚钩渔具的使用影响了河鲶的增殖。为此,我们对河鲶的生物学进行了调查研究,为今后改善渔  相似文献   

9.
巨口牛脂鱼(Ictiobus cyprinellus)俗称大口胭脂鱼,是北美洲淡水经济鱼类,也是美国池塘养殖鱼类之一。体圆筒形,体侧腹部呈淡橄榄绿色。头部较大,具有较宽的圆钝形的吻。头长为全长的20%~25%;眼径为吻长的48%~60.5%。侧线鳞35~39个,背鳍长,具23~31鳍条。巨口牛脂鱼在北美洲分布甚广,在美国,发现最大的个体体重达2.2~3.6kg(20冬龄鱼)。巨口牛脂鱼喜栖在温暖浅水或水流缓  相似文献   

10.
采用 8 0 :2 0池塘养殖鲫鱼模式 ,利用三个鱼塘 ,由鱼苗养到鱼种喂养 1 0 6天 ,主养鱼已从当初的 0 .9g长到平均尾重 64g ,饵料系数为 1 .5 ,成活率是 95 %,平均每公顷产量 1 1 490kg。其中 ,鲫鱼 90 30kg ;白鲢 2 4 60kg。平均每公顷纯收入 1 0 635元。  相似文献   

11.
南方大口鲶两种寄生虫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方大口鲶是重要的经济鱼类,在人工养殖过程中,鱼苗期出现了两种严重的寄生虫病,即鲶盘虫病和斜管虫病。作者深入研究了两种寄生虫病的病原体及防治。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1月和2008年4月对嘉陵江下游进行鱼类资源调查时,在嘉陵江重庆市合川区盐井段江段采得鳅科鱼类一批,经鉴定,其中125尾为小眼薄鳅(Leptobotia microphthalma Fu et Ye),为嘉陵江流域的新纪录种:小眼薄鳅眼细小,头长为眼径的12.3~29.1倍,须3对,吻须2对,聚生于吻端,口偏下位;身雄侧扁平直,体被细小而薄的鳞片;背鳍前无黄色斑点,尾鳍深分叉;生活时体色鲜艳,多为粉红色或暗粉红色,眼前方具较大块的色素花;实验解剖了部分标本,均未发现性成熟个体:所采集的全部123尾标本,均保存于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新种发表时,提供的比例性状中,头长为艰径的26倍,但是根据本组数据测量,头长与眼径的比在12.3到29.1倍之间,主要集中在18倍左右。本次测量得到的生物学数据及比例形状虽然与之前的数据存在差异,但对本物种性状的描述是一个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玉米须总黄酮提取物对猪肉脯抗氧化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须为原料,测纯化后玉米须总黄酮的各项抗氧化指标,玉米须总黄酮对·OH和DPP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155mg/mL和0.049mg/mL。与此同时,将已纯化的玉米须总黄酮添加至猪肉脯中,通过测定POV值、色度和电子鼻为质量指标,对比研究提取的玉米须总黄酮、市售BHT和植酸对猪肉脯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储存26d后,玉米须总黄酮的抗氧化性最强,其POV为1.625meq/kg,而未添加抗氧化剂的猪肉脯(空白)POV值为3.75meq/kg;电子鼻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玉米须总黄酮的猪肉脯与空白组的气味相似度为94.95%。综上所述,玉米须总黄酮可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应用于肉制品中。  相似文献   

14.
黄姑鱼一龄幼鱼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机选取一龄黄姑鱼幼鱼362尾,测量其体重、全长、体长、体厚、体高、头长、尾柄长、尾柄高、吻长、吻尖至背鳍起点长、眼径、眼间距共12个形态学指标。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揭示了影响黄姑鱼一龄幼鱼体重的主要外部形态性状。结果表明,各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影响黄姑鱼一龄幼鱼体重的主要性状是体长、体高、体厚、尾柄高和眼间距;体长对体重的通径系数最大(0.400**),对体重的决定系数最高(16.00%);眼间距对体重的直接作用较小(0.066**)。主要是通过间接作用来影响体重(0.627 6);决定分析的结果和通径分析的变化趋势一致;各形态性状对体重总的决定系数∑d=0.904,它与相关指数R2的数值相等;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经偏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建立了体质量为因变量,体长、体高、体厚、尾柄高和眼间距为自变量的多元回归回归方程为:y=-104.906+4.336 x1+11.654 x2+14.015 x3+7.138 x4+8.761 x5。  相似文献   

15.
在热循环条件下,对电镀纯Sn覆层的器件引脚的锡须生长进行了评估.当器件经历500与1 000次温度循环后,纯Sn镀层表面会产生致密的热疲劳裂纹,伴随生长出许多锡须.由于镀层表面的SnO2氧化膜与镀层中Sn的热膨胀系数(CTE)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温度循环条件下发生SnO2与Sn的热失配,进而在其界面处产生了极大的交变应力,最终导致SnO2氧化膜破裂,为锡须生长提供了条件.此外,在Sn镀层与Cu基板界面处形成的Sn-Cu金属间化合物(IMC),提供了锡须生长的驱动力.镀层中的Sn原子在压应力的驱动下,沿着氧化物表面裂纹位置挤出,从而释放了压应力形成锡须.在锡须生长的初始阶段,阻力较大,故而速率较慢,在锡须突破表面氧化物层后,阻力较小,故加速了锡须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纹胸(鱼兆)属(Glyptothorax Blyth,1860),隶鲇形目(鱼兆)科(Siluriformes,Sisoridae),1860年Blyth把它从Glyptosternon中剔离出来,并指定分布于缅甸南部色塘河的线纹胸(鱼兆)Glyptothrax trilineatus Blyth为模式种,并限域该属鱼类胸部有吸着器,胸、背鳍具硬棘……。这是很有价值的订正。纹胸(鱼兆)属应该是这样一群鱼类:头一般扁平,头后身体稍扁平,也有呈园筒形的。胸部皮肤特化为纵向皱褶的吸着器。背、胸鳍都有较强大的棘,胸鳍棘内缘常具锯齿。有些种类,胸、腹鳍的第一根鳍条腹面皮肤有皱褶。尾鳍叉状;眼小,上位,为皮膜所盖。须四对,一对鼻须把鼻孔分开,一对上颌须基部膜状;二对颐须。上下颌具齿,多呈新月形齿带。鳃孔较大,鳃膜在腹面与鳃峡皮肤相联。鳔为左右二室,被骨膜包裹。是一群小型底栖鱼类,多生活于山区急流或山麓河川。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不投饵网围养殖鱼类对乌梁素海水生态的影响,于2016年4月-2018年10月对占水面积为55.33 km~2(8.3万亩)的乌梁素海网围养殖区的放养模式、养殖产量进行了调查分析;在网围养殖区设置了3个采样点研究放养鱼类对沉水植物(水草)过度生长的控制效果并对水质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表明:(1) 2016年-2018年,网围区共放养规格为0.75~1.25 kg/尾的2龄草鱼种75万尾,重量60万kg,放养密度108.4 kg/hm~2;放养规格为0.6~1 kg/尾的2龄鲢、鳙鱼种150万尾,重量96万kg,放养密度173.5 kg/hm~2;鲢、鳙放养比例为40∶60。放养平均规格为0.05 kg/尾的中科3号鲫鱼10万尾,重量5 000 kg;放养平均规格为0.5 kg/尾的黄河鲤1万尾,重量5 000 kg;放养平均规格为10 000只/kg的河蟹1.5亿只,重量1.5万kg,放养密度18072只/hm~2;(2) 2017年-2018年,共捕捞出水各种水生动物达266.5万kg;其中草鱼70万kg,占比26.3%;鲢、鳙140万kg,占比52.5%;鲤、鲫20万kg(含野生),占比7.5%;兰州鲇4万kg(野生),占比1.5%;河蟹22.5万kg,占比8.4%;秀丽白虾10万kg(野生)占比3.8%;综合鱼产量481.6 kg/hm~2;(3)网围养殖区外现存沉水植物平均生物量6.8 kg/m~2,网围养殖区内沉水植物平均生物量仅有0.74 kg/m~2,放养鱼类有效的控制了水草生物量,大幅降低了围养区的沼泽化进程;(4)对2016年-2018年网围区水体溶解氧、氨氮、总氮、总磷、COD、BOD_5等水化学指标浓度进行了监测,网围区水体溶解氧含量在各个时期均达到Ⅰ类水质,氨氮含量在各个时期均达到Ⅱ类水质,总氮含量在夏、秋季达到了Ⅴ类水质,春季为劣Ⅴ类,总磷含量在各个时期均达到Ⅲ类水质,BOD_5含量在各个时期均达到Ⅵ类水质,COD含量在各个时期均为劣Ⅴ类水质。说明乌梁素海通过网围生态养殖,湖区水质整体得到改善,但存在COD含量超标问题。  相似文献   

18.
稻田养殖青虾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劲松 《皖西学院学报》2003,19(2):61-62,66
于2001年—2002年在霍邱县花园镇鲁台村利用10亩低洼水田,开展了稻田养殖青坏的小型试验与示范工作,当年即取得了明显的养殖效益,共收获稻3500kg,青虾283kg,实现亩产优质稻350kg,青虾28.3kg,亩均产值1415元,亩利润825元,投入产出比1:2.45。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在小网箱中设置蜂窝状蟹巢做隐蔽物,进行人工蟹种立体分隔饲养。结果表明,经6个月饲养12kg蟹种达到53.2kg。小网箱养蟹是一项养殖成蟹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为了摸索长毛对虾高产养殖技术,1990年在12口虾塘、40.lhm~2的养殖面积中,对影响长毛对虾养殖产量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试验,经过四个月的生产养殖,获得最高公顷产1443kg。平均公顷产993kg。本文着重总结了该次生产试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