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把化学平衡的原理应用于相平衡,利用对氯仿的亨利常数及温度对亨利常数的影响的测定可以算出平衡常数Kθ,用Kθ算出ΔgaqGθm,用ΔgaqGθm算出ΔfGθm(CHCl3,aq,298K),用[(e)(ΔgaqGθm)/((e)T)]p=-ΔgaqSθm算出ΔgaqSθm(298K),最后算出Sθm(CHCl3,aq,298K)、ΔfHθm(CHCl3,aq,298K).亨利常数是利用顶空色谱法测定的,是利用顶空色谱峰面积的倒数与气液比之间的线性关系测定了不同温度下氯仿的亨利常数值.  相似文献   

2.
CaCO3-HF反应的反应限度、外界条件和物质组成对于脱氟反应的影响进行丁研究。结果表明:随反应温度的升高,ΔrGmθ逐渐增大,Kθ逐渐减少。说明反应温度的升高,不利于正向反应的进行,但在25~200℃范围内,ΔrGmθ<0,Kθ在2.72×1013~2.81×1021之间,数值足够大,反应可自发进行,反应限度很深。  相似文献   

3.
本文把化学平衡的原理应用于相平衡,利用对氯仿的亨利常数及温度对亨利常数的影响的测定可以算出平衡常数Kθ,用Kθ算出ΔagqGθm,用ΔagqGθm算出ΔfGθm(CHCl3,aq,298K),用[(ΔTagqGθm]p=-ΔagqSθm算出ΔagqSθm(298K),最后算出Smθ(CHCl3,aq,298K)、ΔfHθm(CHCl3,aq,298K)。亨利常数是利用顶空色谱法测定的,是利用顶空色谱峰面积的倒数与气液比之间的线性关系测定了不同温度下氯仿的亨利常数值。  相似文献   

4.
对四氯化碳 环己酮固液平衡体系,在223 K到233 K区间,使用四参量GE方程和G ibbs-Duhem方程,计算了8个温度的两组元活度系数和GE方程,在相合熔点233.85 K,x2=0.5,GE=1 405.25 J.mol-1,SE=-64.48 J.mol-1K-1,HE=16 483.98 J.mol-1.该体系相合熔点化合物的离解平衡ΔrGmθ=R(1.65164T-0.007 87T2)J.mol-1,ΔrHmθ=3 415.34 J.mol-1,ΔrSmθ=13.675±0.003 J.mol-1K-1.  相似文献   

5.
范特荷甫Van’t Hoff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ΔrGm=-RTlnK^θ+RTlnQ中,不能找到广度性质的物理量.现在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都定义了化学反应进度专这个量,本文试图把两者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化学反应自由能与反应进度的关系出发,导出了化学反应平衡点受温度和压力影响的关系式。然后运用电子计算机(Apple-Ⅱ)对三个不同反应类型进行计算和作图,阐述了化学反应平衡点随反应条件的变化而移动的规律。本方法对于研究化学平衡具有普遍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化学反应的自发趋向和反应所能迟到的限度与反应体系的自由能函数ΔG值的大小有关。随着化学反应的进行,体系中反应物的量和生成物的量都在不断地变化,ΔG值也随之不断变化。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有不同的影响,当温度一定时,处于恒压条件下的反应体系和处于恒容条件下的反应体系,加入的惰性气体对体系平衡的影响不同;当恒温、恒压时,对于气体摩尔数增大的反应体系和气体摩尔数减少的反应体系,惰性气体对其平衡也各有不同的影响,不可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8.
仝艳  李晓飞 《中国西部科技》2012,11(9):69-69,64
为了详细讨论热力学能和焓的变化量的计算公式ΔH=Cp(T2-T1)和ΔU=CV(T2-T1)的使用条件,本文比较了推导该公式的两种不同方法的差别,揭示了热力学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此计算公式应用于理想气体的任何过程而没有等压等容条件的原因是由于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只是温度的函数。  相似文献   

9.
在pH=7.4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采用荧光光谱法、黏度法等分析方法研究了4-苄氧基苯酚(PBP)与鲱鱼精DNA的作用方式,用摩尔比法确定了PBP与DNA的结合比为2∶1。通过热力学研究得出,在27℃时PBP与鲱鱼精DNA之间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为Kθ300.15K=2.16×105L/mol,热力学函数ΔrHθm=-6.18×104J/mol,ΔrSθm=-1.05×103J/(mol·K),ΔrGmθ300.15K=-3.04×104J/mol,结果表明该反应为焓驱动。综合实验结果确定了PBP与DNA的作用方式为部分嵌插以及静电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数学分析探讨恒温恒压理想气体平衡体系(aA(g)+bB(g)=cC(g))中,对于"过量"某物质的物质的量,A.L.LeChatelier原理不成立的条件;反应进度ζ存在极值的条件。结果表明,当反应的Δv>0时,有过量生成物i,从而使xi>vi/Δv;当反应的Δv<0时,有过量反应物i,从而使xi>vi/Δv,两种情况下,平衡移动的规律不符合A.L.LeChatelier原理。对于Δv<0的反应,当反应物i的xi=vi/Δv时,平衡体系的反应进度ξ有极大值,此结果与《物质的量对化学平衡的影响(Ⅰ)》中的结论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
化学反应等温方程适用条件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描述。 (2)、(3)两式在几乎所有的物理化学教科书中都是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导出的,无疑对等温等压条件下的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可进行判定。我们的问题是:化学反应等温方程仅适用于等温等压条件吗? 为讨论问题方便,设有如下的理想气体反应在等温等容条件下进行,且反应物A的起始物质的量为一摩尔。  相似文献   

12.
论化学反应Gibbs自由能变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物理化学教学,阐明了化学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变ΔrG、ΔrGm、ΔrGm(ξ)。((?)G/(?)ξ)_(TP)乙的确切含义、相互关系,并对其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有助于澄清在此方面所产生的一些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13.
<正> 在国家标准局1982年7月批准发布、1983年7月实施的物理化学和分子物理学的量和单位中,规定把反应进度(ξ)作为化学反应体系的一个量的名称,单位为摩[尔]。如果说反应进度的概念对于热力学化学平衡的研究,讨论化学反应进程中体系自由能的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1]那么动力学中用反应进度定义反应速度就更显得概念清晰、意义明确。[2]物理法测简单反应的速度常数,是物化教学中的基础实验,若引用反应进度来推证反应进程中物性与物  相似文献   

14.
吉布斯自由能函数是热力这第二定律在等温等压条件下的一个推论,应用在化学反应平衡中有不同的表示方法(△rG、△rGm、△rG~θfm、((?))_T,D),百且它们的含义和用途也是不同的。然而在一些物理化学教材中却常常将它们混淆,以致使吉布斯自由能的用法发生混乱。本文将主要讨论在化学反应中这几种表示方法的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15.
反应进度(extent of reation)或反应坐标(reaction co-ordinate)这个概念是法国化学家De Donder 在1920年提出来并加以系统的应用的[1].长期在绝大部份物理化学书籍中没有得到应用。近年来,国外一些物理化学教材及专著开始采用反应进度这个概念来讨论化学平衡的问题.国内较新的教材虽有所反映.但仅局限于讨论化学反应的  相似文献   

16.
在pH=7.4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采用紫外光、荧光光谱法和粘度法研究了偶氮胂-β-环糊精包合物(β-CD-AS)与鲱鱼精DNA的作用方式.用摩尔比法确定了β-CD-AS与DNA的结合比为5:1.通过热力学研究得出结合常数为K291.15K=8.68×105 L·mol-1,K310.15K=8.43×105 L·mol-1.热力学函数为ΔrHmθ=27.04J·mol-1,ΔrGmθ291.15K=-2.78×104 J·mol-1,ΔrSmθ=95.47J·mol-1·K-1.结果显示该反应为熵驱动.实验进一步表明β-CD-AS与DNA之间的作用方式为混合模式,即部分嵌插和沟渠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pH=7.4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采用紫外光、荧光光谱法和粘度法研究了偶氮胂-β-环糊精包合物(β-CD-AS)与鲱鱼精DNA的作用方式.用摩尔比法确定了β-CD-AS与DNA的结合比为5:1.通过热力学研究得出结合常数为K291.15K=8.68×105 L·mol-1,K310.15K=8.43×105 L·mol-1.热力学函数为ΔrHmθ=27.04J·mol-1,ΔrGmθ291.15K=-2.78×104 J·mol-1,ΔrSmθ=95.47J·mol-1·K-1.结果显示该反应为熵驱动.实验进一步表明β-CD-AS与DNA之间的作用方式为混合模式,即部分嵌插和沟渠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考察蓖酸甲酯裂解反应的热效应及裂解限度 ,寻求改进其裂解工艺的有效途径 ,用 Benson基团加和法估算了蓖酸甲酯及其裂解产物十一烯酸甲酯和庚醛的标准生成焓Δf H m(2 98,g) ,标准熵 S m(2 98,g) ,用 Rihani基团加和法估算了上述各物质的理想气体热容 C p ,m(T)与温度的关系。据此导出了该裂解反应的标准焓变Δr H m(T) ,标准熵变Δr S m(T)、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r G m(T)、标准平衡常数 K p (T)分别同温度之关系。结果表明 :在稍高温度下 ,裂解平衡常数已经较大。因此 ,将传统的高温 (>80 0 K )裂解改为在较低温度下催化裂解原则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标准态下碳酸二甲酯合成体系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Benson基团贡献法计算了碳酸二甲酯(DMC)的热力学数据标准摩尔生成焓ΔfHmθ、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ΔfHmθ和等压摩尔热容Cp,m;在标准态下,300~1 000 K温度范围内对比了甲醇或二甲醚(DME)氧化羰化合成DMC,甲醇或DME与CO2直接合成DMC,由合成气合成DMC,DME,甲醛或甲醇这些反应的焓变ΔfHmθ、吉布斯自由能变ΔfHmθ和平衡常数lnKθ.计算结果表明:在讨论的条件范围内,由DME氧化羰化合成DMC是热力学上可自发进行的反应,但DME和CO2反应合成DMC与甲醇和CO2反应合成DMC,均不能自发进行(需要通过耦合等方式来改变反应途径或重构反应体系,该反应才有可能进行).此计算将为合成DMC的反应路线设计以及新催化剂体系的探索提供热力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反应进度是IUPAC(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协会)推荐,我国国家标准GB 3102.8-82规定的一个法定计量单位.本文就化学反应进度及其在物理化学中的应用作一些讨论. 1 化学反应进度化学反应进度是描述化学反应进展程度的量,用符号表示.对于由化学方程式 (1)指定的反应,反应进度的定义是(2)式中B是反应中的分子或原子的符号;v_B是物质B的化学计量数,为无量纲的量,对于反应物其值为负,对于生成物其值为正;和n_B(0)分别表示反应进度为和0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