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美国作家托妮·莫里森小说世界中的畸形母爱折射出奴隶制影响下黑人社区母爱伦理缺失的悲剧世界。在母爱伦理缺失的世界里,母爱陷入伦理困境并遭遇伦理冲突,演绎着有悖伦理的故事,发生了不可避免的悲剧。然而道德审判并没有缺席,黑人母亲对社会和内心道德审判的接受,表明了莫里森对母爱伦理道德回归伦理情境的期待。  相似文献   

2.
《日瓦戈医生》是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从对日瓦戈医生、安季波夫、拉拉等形象的分析入手,围绕革命战争伦理、家庭伦理、爱情伦理三方面进行论述,探讨小说中体现的革命战争年代里俄国社会的伦理悲剧,从而展现作者对俄罗斯革命战争年代的人道主义的反思。  相似文献   

3.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文艺复兴时期大文豪莎士比亚的经典剧作。这部爱情悲剧蕴含丰富的伦理因素。其中以罗密欧与朱丽叶坎坷的爱情之路为伦理主线。本文应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通过解构贯穿在这条伦理主线上的多处伦理结,进而探讨出这部戏剧形成悲剧文本的伦理因素。  相似文献   

4.
从伦理角度看,哈代《还乡》中主要人物悲剧的根源在于人物处理家庭伦理关系时对伦理原则的违背所导致的矛盾。姚伯太太在处理家庭关系时违背了代际伦理原则,束缚了儿子克林与侄女朵荪的自由意志,不仅导致了她与克林之间的亲情悲剧,而且对克林的婚姻悲剧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也使朵荪成为一桩悲剧婚姻的无辜受害者。游苔莎与韦狄在处理各自的家庭关系时则置婚恋伦理于不顾,双双招致了殒命之灾,从而导致了各自夫妻关系的解体,给两个家庭造成了悲剧。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伦理的类别以及伦理与悲剧的联系,对《哈姆雷特》和《雷雨》这两部戏剧作品进行粗略的比较研究,并指出伦理在悲剧创作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和诗人,他在其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以下简称《苔丝》)中对主人公苔丝的悲剧命运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述。而透过苔丝的悲情故事,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哈代伦理思想的折射。文章主要从性别伦理、恋爱伦理、夫妻伦理等方面来探讨哈代婚恋伦理思想在《苔丝》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政治本质上是一种阴谋与暴力的统治,形式上却表现为伦理政治,它包含着自身所无法克服的内在结构性矛盾。这一矛盾在明代被充分展开,导致了明王朝走进腐败与崩溃的深渊。从张居正到魏忠贤,包括其间的东林党人,尽管他们在历史上所扮演的角色颇不相同,但他们无不例外地成为伦理政治矛盾的牺牲品,这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的悲剧,也不仅仅是明王朝的悲剧,更是中国传统伦理政治文化的悲剧。  相似文献   

8.
《窦娥冤》作为关汉卿杂剧创作的代表,已进入了世界经典悲剧的范畴,产生了经典悲剧所具有的文化和美学价值。剧本以悲剧的视野传达出了伦理文化对个体生存的决定意义,展示了悲剧创作的特殊品格,表现了关汉卿对中国古代悲剧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展现了在极端的情况下,无所不知的"时间"对人的碾压。其悲剧的内涵是展现人们所共享的朴素的伦理正义观。本文不仅揭示了这种正义观来源于俄狄浦斯家族触犯了人类社会文明时期逐渐发展出来的家庭(oikos)伦理禁忌;同时还试图表明悲剧通过对人与神的"时间"彼此对立的智慧性的截取,更加深层地凸显了这一道德隐喻。这是诗人特有的技艺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黑格尔对悲剧世界的终极力量作出纯理性的说明,建立了悲剧“伦理实体自我分裂再到重新和解”的范式。但是面对20世纪以来现代社会出现的越来越纷繁复杂的生存状况,从悲剧与人的关系入手,从切身的审美体验和审美实践出发研究现代悲剧时,这个理论明显缺乏说服力和应用性。因此,有必要从人的生命发展需要角度出发对悲剧的审美实质进行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1.
《金云翘传》是明末清初的章回小说,描写一个良家才女王翠翘为了救父,卖身而误坠风尘的悲剧故事。小说反映出一套“身淫而心不淫”灵肉二元论的贞洁观。这种灵肉二元论的贞洁观其实质并未摆脱传统道德伦理规制,面临着层层纠缠的伦理困境。  相似文献   

12.
水浒英雄从聚义梁山到归顺招安有着一条内在的线索,这就是制约着众好汉的以"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世俗伦理.它是介于江湖义气和政治伦理之间的一种具有多重含义的伦理规范.它不仅使梁山英雄从分散到聚集于水泊,而且最终导致众好汉的悲剧命运.它的形成,不仅在于梁山好汉的背景,更在于故事流传过程中人为的加工.这种伦理,带有浓郁的民间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进入现代社会,严谨的儒家家庭伦理因其封建专制性而遭到新文化的抨击。在这种文化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国现代女作家以个体本位和个性意识为基础,站在女性立场上观照儒家家庭伦理文化。她们通过大量家庭矛盾的揭示和女性悲剧的描写,对儒家家庭伦理文化的弊端进行了较为理性的价值批判,为女性摆脱旧家庭的禁锢从而获得“人”的自主意识,为建立“以人为本”的现代家庭伦理文化观,做出了有价值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从裴廓德号的悲剧和以实玛利的幸存入手,分析《白鲸》中折射的关于人与自然伦理秩序的思考。指出裴廓德号的沉没是对人类破坏人与自然之间伦理秩序的必然惩罚,而以实玛利的幸存则构建了体现在小说中人与自然生命和谐共生的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15.
悲剧以否定的形式肯定人生的积极价值。悲剧艺术不同于现实的苦难,它不仅能唤醒人的伦理意识和行动实践意识,更重要的是引起人的审美意识,在审美观照的过程中使人的情感和心智得到净化和升华。悲剧通过伟大的展示、磨难与毁灭,唤起人们惊奇、敬仰和赞美的情感;悲剧英雄的信念、毅力和勇气,使我们受到震撼和激励,并以其道德上的完美与不朽,唤起了人的崇高感。悲剧人生观深刻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昭示了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理想、追求真知、追求完善的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16.
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作,《在路上》的身体叙事体现了作者凯鲁亚克对美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新教伦理的反叛。新教伦理以宗教的方式肯定了对物质财富追求的正当性,为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而《在路上》的身体叙事则意味着作者对新教伦理的反叛、解构,并不断在反叛与解构中重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从而在禅宗思想中找到了精神信仰。这不仅深深影响了美国二战后一代青年人的价值观,而且也发展与丰富了美国的文学叙事。  相似文献   

17.
基因治疗临床研究及其伦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0年人类首例基因治疗临床方案在美国开展至今已有20个年头,不断出现的伦理挑战,迫使决策者、科研人员在造福人类和遵循伦理规范之间动态地寻找平衡点.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整体伦理与制度伦理、 机构伦理的内涵。整体伦理是指一定时期、 一定范围内人们共同认可的伦理共识, 有赖于制度伦理的生成; 而制度伦理是伦理要求与实践的制度化与法律化的统一, 一般是由与制度相关的机构研究和制定的, 为机构提供合理的价值定位,是机构的灵魂。分析指出, 从个体德性向整体伦理的位势改变是当代伦理道德形态的一个基本特征, 是伦理实践范式的重要转变。最后提出, 制度伦理与机构伦理是当前伦理理论研究和伦理实践中重要而又迫切的课题, 对医学伦理和生命高新技术伦理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9.
西方宗教伦理与儒家政治伦理价值观的差异体现在:西方宗教伦理以关心人类个体生命和生命意义为目标,具有人性化的色彩;儒家政治伦理讲求“内圣外王”,突显个体应负有的道德责任和历史使命。儒家政治伦理的价值标准是政治利益,西方宗教伦理的价值标准是宗教信仰。儒家政治伦理讲求意义与自愿,西方宗教伦理讲求理性与自觉。中西传统伦理与现代经济伦理具有良好的契合点和连续性,在批判的基础上,传统伦理可以向经济伦理转化。  相似文献   

20.
《榆树下的欲望》着力表现的是受自由意志支配的、源于人类自身种种欲望冲突和挤压下的个体的失败和痛苦。现代戏剧对个体主义与自由意志的推崇,使历史和社会力量对悲剧人物命运的影响在作品中被弱化。个体心理的、伦理的、以及信仰的因素成为悲剧的主要动因。无论是农场主人老卡伯特,还是伊本和艾比,都受制于表现为强烈的物质欲望,都受本能欲望所驱使。此外,伦理道德的缺失,是导致剧中个体悲剧的另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