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中国古代城市的空间特色是城墙环绕,并辅以护城堤防和护城河,前者称为城,后两者称为池,古代城市也因此被称为城池。西方城市也多筑有城墙,西方学者强调了城墙的政治功能,即作为权力符号可震慑反心、凝聚民心,作为统治屏障可以抗击内乱、抵御外敌。中国学者也认同这点,但同时强调了城墙的防洪作用。中国古代城市与西方不同,除城墙外,另有护城堤防和护城河作为第一道防线。城墙体系与堤河体系的防洪功能,构成古代城市防御的特色。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中华文明核心区  相似文献   

2.
银川市城市广场旅游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实地考察和亲身体验为依据,参阅相关广场建设与讨论文献,对银川市现有广场体系及广场旅游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今后发展广场旅游的构想和措施。即完善广场功能分区,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广场活动,加强广场旅游与城市其他景点旅游的协调,设置合理的旅游路线等.  相似文献   

3.
改造与重塑     
大猫 《世界博览》2008,(24):84-86
在中国城市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城市物质空间的变化也带来了居民文化的诸多变革。20世纪初年,中国的城市走向现代化的改造进程体现在诸多方面:城墙被拆掉;街道被拓展拉直,并铺设成柏油路;公园、广场和体育场等新的公共空间的开辟;博物馆、图书馆、礼堂、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城市大型广场空间设计中,景观设计起到了非凡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因此景观设计的要素与方法成为评价城市大型广场的功能、风格以及观感的重要依据。在这个意义上,好的景观设计应该在充分满足广场的使用功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创造空间的整体形式美、深层意境美和精神内涵美。面对城市特色丧失和城市面貌日渐趋同的问题,如何通过城市广场空间的景观设计手段来体现地域文化,进而展现城市特色和人文精神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城市大型广场的地域性构成要素入手,分析了地域特色性景观设计手法在城市大型广场建设、维护以及使用中的作用。并从旧广场改建和新广场兴建两方面探讨了体现城市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5.
广场是一个城市的重要缩影,反映了城市的自然和文化特征.寒地广场由于地处寒冷地区,与寒冷气候联系极为紧密,景观特色鲜明.在对其进行规划设计时,应努力融入寒地城市的自然和人文特色,因地制宜,完善广场的功能、彰显城市魅力、促进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6.
关于苏州城市广场建设的若干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广场是一个可提供人们聚会,休息的空间.也是人们暂时逃离城市喧嚣的地方。在人口十分拥挤的大都市内,它还代表着城市公共空间的复原。在我国城市规划的历史进程中,广场是相对较新的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广场的特点和意义在不断地发展,它的建筑成分、功能也在不断地变化。从旅游目的地建设的角度而言,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城市景观的功能、尺度、形式及技术的分析,对如何创造富有时代性特征的城市广场提出建议,即功能上真正地满足人的需求;尺度上亲切合宜;形式上体现城市多元化;适度采用新材料与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广场过热发展的今天,唤醒人们对它的关注和热爱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广场是一个城市的象征,是一个城市文化最显著的物化标志,也是人民群众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针对当前城市广场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并提出有关个性化城市广场建设的五条基本原则,这对于我们在城市广场的规划和设计中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不同性质城市广场绿化率指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广场的性质不同,活动内容和活动对象不同,绿化要求也不同,从而影响到广场的绿化率.广场性质是其绿化率指标的决定性因子之一.通过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城市广场,对不同性质广场的绿化率指标进行了定量分析,针对已经出台的相关规范、条例和办法中有关城市广场绿化率的指标要求进行对比分析,结合绿化率和功能布局满意度的实地调查结果,探讨了建议指标和作用、绿量补偿、双重评价原则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以城市文化游憩广场的设计研究为主题,在对国内外的城市文化游憩广场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从城市整体环境、空间型态、建筑构成和交通组织等物质环境的角度以及历史、地域、社会生活等人文环境的角度分析了具有积极意义的城市文化游憩广场的设计方法,提出了城市文化游憩广场的设计原则,以期使城市空间变得更为美好宜人。  相似文献   

11.
城市广场的物质环境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广场是城市空间形态的结点,是城市居民活动的载体,是容括城市历史文脉、文化艺术的物质环境空间。笔者从物质环境建构的角度,对城市广场的空间尺度、可达性、舒适空间营造、自然景观等方面的设计建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认为城市广场的物质环境建构也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为城市广场的建设与设计提供了一个值得关注的方向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就城市广场的绿化跟大家分享一些粗浅的观点。包括城市广场的绿化设计及其与城市文化氛围的关系,功能与绿化一致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我国现有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广场人性化情况的调查和分析,针对我国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存在的问题,应用人类工效学,对于适合人的空间尺度和空间层次的研究,整体系统的分析法,重点对于中国典型城市的分析模拟,与周边环境和地域的整合,公共空间环境的研究,运用现代设计中的整体分析法和系统功能分析法,设想对于城市广场不合理的情况进行改造,使之更能满足人们需求,让中国城市的广场景观设计规划更加具有内涵和技术含量。  相似文献   

14.
聂璐 《科技资讯》2006,(4):223-224
本文简略的介绍了城市广场的缘起,含义,分类,空间形式及设计原则,阐述了城市广场面积及其与周边建筑的比例善素和城市广场规划设计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强调人在广场中的体验,强调普通人在普通环境中的活动,强调广场的物理特征、人的活动以及含义的三位一体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15.
结合巫溪马镇坝新区休闲广场景观规划设计,分析解读现代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认为功能复合型的城市广场规划设计,能起到满足人们多样活动需求、传承城市文化、提高空间利用率、提升空间活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广场是城市空间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广场及其代表的文化是城市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因此,城市广场在城市规划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罗小宁  王永清 《科技资讯》2009,(21):209-209
海珠城广场所在的AH0118819、AH01182地块位于海珠区的中心,北面和东面分别是两条主要的城市道路——江南西路和江南大道,从城市景观出发,其正是展现城市景象,丰富城市立面的重要地段。在适当的提高项目各项指标以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以及保证建筑使用功能的同时,将智能化绿色生态环保节能的理念融入项目设计中去,打造一栋形象独特,可识别性高的“绿色”建筑,在设计中,海珠城广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中西方传统城市广场型公共空间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广场型公共空间概念界定下,归纳了中国传统城市广场型公共空间的类型.从空间结构、空间功能、空间形态和空间文化方面进行东西方比较研究,探讨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而总结出中国传统城市广场型公共空间的几个特征.  相似文献   

19.
对上海 3个不同功能的下沉广场进行了用后评价 ,发现有的下沉广场有较高的使用率 ,有的下沉广场则有较高的满意度 ,其原因与城市设计中的交通组织、开敞空间位置、商业配套等要素有关 ,也与广场的设施和管理等方面有关 .研究发现 ,人们对较大面积的下沉广场有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城市下沉式广场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大量的城市广场实例分析,阐明了下沉式广场作为城市广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城市地面与地下交通的节点、城市广场的拓展与补充和地下建筑的主要外观等3个主要特点,说明了其在城市广场中的作用和地位。总结了城市下沉式广场设计的以人为本,突出建筑的人性化和推崇生态空间的三原则,并提出了城市下沉式广场空间环境设计中,应注意的空间尺度,环绕空间的融合以及广场道路等难点与重点,为今后城市广场设计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