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原科技》2010,194(3):112-112
日前,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天文研究所发表公报说,欧洲南方天文台的专家发现,在距离地球约600万光年、代号为NGC300的螺旋星系中有一个小型黑洞.这个黑洞的质量约为太阳的15倍,是迄今发现的第二大小型黑洞。研究人员介绍说,欧洲航天局首先通过XMM牛顿天文望远镜发现了这个NGC300星系中最强的辐射源,当时还未确认它为黑洞。  相似文献   

2.
《科学世界》2006,(2):19-19
星系中心的大质量黑洞历来都是一个“贪得无厌”的家伙,但是天文学家却从未亲眼目睹它们大快朵牙颐时的样子。如今,天文望远镜终于向我们展示了动荡星系中心的一个“大吃大喝”的黑洞的景象——从最近距离观测到一个气态螺旋被黑洞吞噬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我们都知道,“黑洞”是一个天文学名词。这种天体引力极大,任何物质在经过它附近时都会被吸进去。有趣的是,数学领域中也有“黑洞”。一些正整数经过有限次重排、计算,其计算结果固定为一个值。  相似文献   

4.
英国天文学家已经找到了可靠的证据证明与我们相邻的一棵恒星有类似地球的行星群围绕其运行,这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与我们太阳系最相似的一个星系,这颗恒星就是“织女一”(天琴座a星)。  相似文献   

5.
晨风 《前沿科学》2011,5(4):92-93
科学家们近日研究发现了一颗迄今在环境条件上和地球最为类似的行星,不禁让人们对于那里是否存在生命充满期待。这颗系外行星位于天秤座,距离地球约198万亿公里(约合20光年),名为Gliese 581g。其不同寻常之处在于它围绕其中央母恒星的运行距离不近也远,恰好位于所谓的宜居带当中。宜居带是指距离某一恒星的距离恰好允许其表面温  相似文献   

6.
《科学世界》2012,(8):42-53
我们在谈到黑洞这种天体时都将它视为一种真实的存在。虽然根据理论和某些观测事实已经认定确实存在着这种天体,但是迄今为止并没有直接观测到过黑洞。那么,科学家凭什么会认为“确实存在着黑洞”呢?是否有可能使用某种方法直接“看见”黑洞来确认它的存在呢?  相似文献   

7.
宇宙中最可怕的家伙是谁?这个问题一出。我猜很多人的脑海里都会浮现出同一个词儿——黑洞!这家伙可是个“大嘴怪”,逮谁吃谁。任何从它身边儿经过的物体,都会被它拽过去整个吞掉,就连光线都没法儿选出它的“魔嘴”!  相似文献   

8.
瑞士日内瓦天文台的天文学家6月16日在法国一个会议上宣布,在3个遥远的“太阳系”发现了5颗“超级地球”,这些发现显示与地球类似的行星可能相当普遍。评论认为,天文学家可能正处于发现“第二个地球”的边缘。  相似文献   

9.
<正>天空中虽繁星密布,但它们常常排列在一定的位置上。天文学家将星星分类编组,分成88个区域,叫做星座。星座的名称半数以动物命名,成了有趣的天空动物园。  相似文献   

10.
《中国西部科技》2012,(8):24-24
美国航天局7月18日宣布,天文学家利用该局的"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发现一颗大小只有地球三分之二的太阳系外行星。这颗行星名为UCF-1.01,距地球约33光年,表面温度非常高,可能是与太阳系距离最近的小于地球的系外行星。相  相似文献   

11.
据俄罗斯新闻网5月10日报道。天文学家们成功地观测到了两个密度极大的质子星相撞的事件,而相撞的结果就是在宇宙中诞生一个密度相对较小的黑洞。两星相撞的全过程中释放出了大量的伽马射线。美国航空航天局发言人称。发生星体相撞的地点距离地球220万光年,所以实际上相撞事件发生在22亿年前,而撞击产生的伽马射线直到5月9日才到达地球。  相似文献   

12.
胡海 《青年科学》2011,(4):21-21
黑洞,就像是宇宙中的一个“怪物”,包括光子在内的任何物体都无法逃脱它的引力“魔掌”。黑洞,单单从这个名字看,就让人感觉神秘,黑洞究竟什么样?  相似文献   

13.
《科技知识动漫》2009,(1):40-42
今天,天文学家可以借助先进的太空观测仪器对恒星进行细致观测,推进我们对宇宙的了解。不过,天体观测的历史以追溯到很久以前。许多文化建造了各种神秘的建筑,表明它们与地球每年绕日飞行存在关联之处。还有一些建筑显然考虑了星座和行星等天文知识。以下就是卫星拍摄到的这些古代建筑遗迹:  相似文献   

14.
《奇闻怪事》2011,(2):21
星际旅行是人类永恒的梦想。然而,即使距地球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比邻星,距离地球也有4.2光年远———这超过了地球和太阳之间距离的20万倍,或者相当于人类乘坐太空船往返月球5000万次的距离。假如乘坐人类迄今为止最快的星际探测器——美国"旅行者1号"探测器以每秒17公里的速度离开太阳系,人类将在7.4万年后才能  相似文献   

15.
大洲和海洋是怎样形成的?是长期以来困绕着科学界的难题。但是经过各国科学家几代人的不断探索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终于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科学结论,使板块学说更完善。  相似文献   

16.
《厦门科技》2000,(8):50-50
太阳黑子活动达到高潮时,太阳因能量增加而向太空喷出大量带电粒子,形成了太阳风暴。科学家形象地把这一现象比喻为太阳打“喷嚏”。太阳的活动对地球至关重要,因而太阳一打“喷嚏”,地球往往会发“高烧”。  相似文献   

17.
杨晋 《世界知识》2013,(22):59-61
达赖集团利用了西方国家的“人道主义优越感”编造了“藏族孤儿”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借助美宇航局“钱德拉”X射线天文望远镜的观察,首次发现了字宙中存在一类中等质量黑洞的证据。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生养我们的地球母亲的体温一路上升,开始引起科学家的关注。据统计,在过去的200年,地表平均温度已上升了o.5℃,相当于我们人类发低烧了。有科学家预测,到21世纪中叶,地球平均湿度将上升1.5~4℃,即即将高烧不退。那么,地球发烧有哪些症状?是什么原因导致地球发烧?怎样给地球退烧呢?让我们跟随科学家们,一起来为地球把把脉吧。  相似文献   

20.
徐斌 《青年科学》2013,(12):20-22
自从1992年第一颗围绕恒星运转的系外行星发现后,天文学家们已陆续确认了超过800个地球的“同类”。那么,他们是如何取得这些成果的呢?现有的技术手段可谓各有利弊,美国太空网日专门针对科学家找寻系外行星时主要采用的7种技术方法,逐一予以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