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敦煌藏经洞所出《五台山圣境赞》共有3个写本,分别为S.4504、P.4617、P.4641。通过对写本的抄写状况、抄写内容、抄写人及同卷内容的关联性等要素进行分析可知,S.4504为敦煌寺学郎练习所用的抄本,P.4641则是讲唱僧记诵内容的抄本。《五台山圣境赞》应创作于840年后,964—976年间在敦煌地区广泛传抄。此赞文虽未见于传世本,但张商英《清凉山赋》并诗中的《东台》《西台》与其内容一致,可见北宋时期此赞在五台山地区仍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写本为残卷。根据存有叶码(用回鹘字写在背面的左侧)的残叶来判断,它似为一多达四卷的佛经。在中国的这二叶属第三卷。根据写本的语言特点,我认为该书成书或译成回鹘文在10-11世纪。但根据其字体和正字法特点,此写本则属于较后的13~14世纪。在某些叶的背面左方,用回鹘小字写有abitaki几卷几叶的字样。Abitaki应为汉文“阿弥陀经”的回鹘文拼音。经过与汉文《阿弥陀经》(由著名龟兹人鸠摩罗什于四世纪译成汉文)对照后,证明此书与《阿弥陀经》无关。另外,《阿经》仅有一卷,而此书则有四卷之多。所以它不是《阿经》的译本,而是内容属于阿弥陀佛崇拜的另一著作。Abitaki一名此处仅用做书名代号。1983年我访问敦煌时,曾在敦煌艺术研究所看到一小片回鹘文残片,左方除用回鹘文写有小字abitaki外,旁边尚用红墨写有五个汉字“大白莲社经”。所以我认为此书应为《大白莲社经》的回鹘文译本。  相似文献   

3.
汪应辰文集原有五十卷,惜至明初即已罕见。明弘治六年(1493),程敏政入秘阁得阅全本,以个人之力抄出十二卷;53年后,即嘉靖二十五年(1546),夏浚将程敏政所抄十二卷附上遗事志传等文,成十三卷附录一卷,刊刻发行。至清编《四库全书》时以十三卷本与《永乐大典》所收《汪玉山集》相较,除其重复、增所未备,勒为二十四卷,定名为《文定集》。  相似文献   

4.
敦煌法藏文献《丧礼服制度》写本残卷内容多本唐人杜佑新制《唐礼图》,该卷是研治唐代《丧服图》的存世罕见的重要文本,尤其是杜佑撰《唐礼图》十五卷,今不详,唯见于此残卷.文章结合相关礼书对残卷内容及杜佑礼图之作进行考释,认为残卷有部分错误,然《丧礼图》内容较之前代有不少创新之处,又杜佑《唐礼图》为礼学史上的创新之作.  相似文献   

5.
王英志《袁枚书法作品中的集外诗词九首考释》(《文学遗产》加08年第6期)一文,至少有三首诗著作权误判。《扇面绝句三首》前一首见《瓯香馆集》卷八,题作《题画赠李先生》;后两首见《瓯香馆集》卷二,题为《观潮》,俱为清初“毗陵六逸之冠”恽格的作品。  相似文献   

6.
唐圭璋先生编的《全金元词》(1979年中华书局版)收录金、元两代二百八十二位词人的七千二百多首词作.编者采用的“词集底本以善本、足本为主”,综合诸家,益以新辑,并据南京图书馆所藏丁氏八千卷楼写本词集和北京图书馆所藏善本词集校补”《全金元词,凡例》而  相似文献   

7.
四库本《青山续集》七卷,题为郭祥正著,其后五卷为同时期孔平仲作已成定谳。其前两卷篇目的归属,或以为孔平仲之作,或以宋刻本对勘,认为均散见于宋本郭祥正《青山集》卷十三到卷十五中,但是没有做具体内容方面的细致分析考辨,稍嫌笼统。笔者续貂,从四库本《青山续集》前两卷文本内容本身,与四库所收三十卷本《青山集》对比研读,参考郭祥正行履所及和平生交游的文献记载,并具体比照孔平仲《清江三孔集》中相应文本内容的关联度以及当时人评价引用郭祥正诗作的文献材料,予以分疏。研判《青山续集》前两卷作品与四库本《青山集》能够互证,能够确定为郭祥正的作品,但是仍有诗作属于溢出范畴,并非全抄宋本。  相似文献   

8.
清抄宋蜀刻本《张说之文集》三十卷,是海内仅存孤本,因此,少有人知。其中有三个字,其形不见于古今字书。经研究,“”应是误写,“”是异体,“”或为唐宋人新造字。  相似文献   

9.
《永乐大典》算书指现藏剑桥大学的《永乐大典》副本一册之卷一六三四三与卷一六三四四的两卷算书。算书是归于“算”字韵下的“算法”汇编,按算法分类收集抄入算题。对明代算学的辑佚研究多利用《永乐大典》算书的内容,但对其编撰方式多有批评。在对两卷算书原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成书及重录的时代背景,总结出这两卷算书的编纂逻辑有以下三点:(1)算书按算法编排,同一类算法下又分子算法,依照算法收入算题,算题按照题干内容分类;(2)算题出处书目以红字标注,书目大体按时间先后排序,且经部“算经”在其他子部算书之前出现;(3)总体上看,每卷算书中的算法算题按由易到难编排。明初数学几乎全面继承吸收了前代算学著作成果,其算学价值仍可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司马迁继《春秋》而纂史,成《太史公书》一百三十卷,凡五十余万言。这部被后世称为《史记》的煌煌巨著,是汉武帝以前中华学术文化之总汇。《史记》刻本产生于北宋淳化五年,与唐以前写本文字多有不同。《太平御览》是北宋太平兴国年间编写的一部类书,引用了大量唐以前文献,《史记》是其中之一,且尤为丰富。本文以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1982年出版)为据,广参王念孙、王叔岷等诸家之说,考证了刻本《史记》文字的某些讹、误、衍、夺,为《史记》文本的整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配合电动力学《郭硕鸿,第二版》课程的教学而写本文。主要结合理论力学讨论相对论力学中的拉格朗日表示,哈密顿表示,刘维定律,守恒定律与对称性,自由粒子的质量、动量和能量,力学中的决定论与随机性,以及牛顿引力。  相似文献   

12.
《云笈七签》卷一百《轩辕本纪》中,"容光"两见,还见于同书《九天玄女传》。根据"容光一曰常光"的注释,以及相关传世文献的记载,可知"容光"当为"常先"之误。"史王"仅一见。根据《轩辕本纪》中"有臣史王始造画"的记载,以及其他传世文献"史皇作图"的记载,可知"史王"当为"史皇"之误。  相似文献   

13.
由海内外缁素发起、以林子青为编辑委员会主任而完成的《弘一法师全集》(以下简称《全集》)凡十册,[1] 是弘一研究集大成式的标志性文献,为近十年来从事弘一研究的学者所倚重。《全集》第八册为“杂著卷”和“书信卷”的合集,根据编者的“本册说明”可知:书信卷共收1 0 39通,统以弘一法师的手迹稿(原始材料)为准,全文照录;编次之外,并对发信的时间与地点(主要为驻锡寺院)作了考证,所得考者均标明于每札之前。往来书札,学者历来视为考订某家事迹的重要文献,弘一研究亦不例外。近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新材料的发现,学界已对《全集》书信卷中有…  相似文献   

14.
T 卡托 编著 本书是英国牛津圣埃德蒙学院(St.Edmund Hall)D.M.P.Mingos教授编著的《结构与键合》系列丛书的第128卷。  相似文献   

15.
《科技导报(北京)》2006,24(5):F0004-F0004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编纂的《学科发展蓝皮书2005卷》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学科发展蓝皮书》自2002年开始编纂,至今已有2002卷,2003卷,2004、2005卷共四卷本出版。  相似文献   

16.
《论语郑氏注》到了两宋以后逐渐亡佚,其注散见于后代典籍之中。在敦煌和吐鲁番出土的《论语》郑注中,P.2510是迄今发现最长的写卷,我们参照今本和敦煌、吐鲁番出土的相关经卷,校订P.2510残卷,对于辑录和研究郑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娜 《科技导报(北京)》2018,36(22):155-157
 2018年11月14日,高能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概念设计报告》(Conceptual Design Report,CDR)正式发布。该报告分为《加速器卷》和《探测器与物理卷》,负责《加速器卷》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高杰(图1)表示,这是CEPC项目重要的历史性和标志性进展。  相似文献   

18.
阎若璩年二十即疑《古文尚书》之伪,自康熙十一二年间沉思属稿,康熙二十二年,《尚书古文疏证》第一卷已成定本,此前京师已多有副本。《疏证》前四卷草创后,阎氏曾别录四本。康熙二十七年,《疏证》五卷本成,时阎氏五十有三。此后,阎氏将前四卷陆续修定为两卷。至康熙三十二年,已成八卷之本。但至康熙四十三年阎氏去世时,《疏证》并未最终成书。  相似文献   

19.
中大通四年至中大通六年之间以萧纲为中心的一次或几次宴游唱和的作品是《玉台新咏》编纂的开始,此时徐陵任职为东宫抄撰学士。徐摛当时在新安太守任上,没有参加唱和,因此也就没有作品编入《玉台新咏》。此书七、八两卷的作品当不是梁代宫体诗的选集,而是萧纲某次或某几次唱和的结集。  相似文献   

20.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辞源》、《辞海》是目前几部规模大、质量高的字典辞书。经常翻检,不经意中发现有些不足之处,现把它抄出来,_作为修订再版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