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敌人》的再版使人们想起了沉默已久的格非。在这个人们逐渐失去文学想象力的市场化年代,格非是一个孤独的历史隐喻者。格非注重虚构和隐喻,注重历史在小说世界中的想象性实现,他的《敌人》、《边缘》、《迷舟》、《青黄》、《风琴》、《大年》等小说都可以纳入先锋历史小说的范畴。  相似文献   

2.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代新技巧派重要作家,他的《竹林中》由七人讲述案件来串联故事;格非是中国20世纪末新思潮派代表作家,他的《青黄》讲述“我”收集“青黄”一词意义的经过。两篇文章均不约而同地亲临历史真实,但前者在人物自足的讲述中注重建构一个真实世界,后者由于主体的质疑倾向图解历史真实。两部作品分别呈现出20世纪初、末小说写作的不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王尔德在欧洲几经演变的“莎乐美”的形象基础上成功地创作了悲剧《莎乐美》,成为了唯美主义的代表作。“五四”时期中国出现了对《莎乐美》译介、接受的热潮,从而对这一时期的戏剧创作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苏曼殊(1884—1918)是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位颇有影响的文艺家。他原名戬,字子谷,学名玄瑛,曼殊是他削发为僧后自取的法号。从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他的译著曾以专集、合集、全集等形式,一版再版。学术界曾一度出现过“研究曼殊和尚比研究《左传》、《公羊传》更饶有兴味”的“曼殊热”的现象。八十年代以来,苏曼殊诗歌笺注和小说专集,又有数家出版社竞相印行。研究他的思想与作品的论著,也屡见发表。此外,在日本、英国、美国、苏联等国,不但译介他的作品,而且还为他叙谱立传。总之,苏曼殊是一位蜚声中外,很引人重视的作家。  相似文献   

5.
李兆忠 《世界知识》2008,(19):64-64
周作人是日本“人情美”的崇拜者,在《日本的人情美》一文里,他赞同日本史学家内藤湖南的学说,认为日本固有文化里没有忠君的观念,忠君观念来自中国,因此不能将忠君看作日本的永久不变的国民性;在此基础上,周作人推出另一种与之对立的日本国民性——人情美,并劝人们“觇日本,不要去端相他那两柄双刀的尊容,须得去看他在那里吃茶弄草花时的样子才能知道他的真面目”。  相似文献   

6.
1975年前后,与共和国同龄的谢鲁渤经由诗歌之门而跻身文坛。他在1979年以后开始写小说,虽“自己也说不清怎么就做起小说来”,却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至1987年底,已见发表短篇小说四十余篇,中篇小说一部。初期作品经浙江文艺出版社筛选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自己的季节》,包括处女作《躲雨》在内的不少作品多次为《小说选刊》所选载,并获发表刊物的优秀作品奖。1982年发表的《小城故事》被改编成电视剧,且由《人民中国》译介给日本读者。因而,在小说创作上,谢鲁渤也已是成绩可观了。  相似文献   

7.
《世界知识》2008,(8):71-71
3月27日,由日本梁祝文化研究所所长渡边明次译著的首部日文版《孟姜女口承传说集》在日本出版发行。据悉,身为高中教师的渡边明次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2002年退休以后,他白费前往北京外国语大学留学,并利用在中国的四年时间,走访了分布在中国十余个省市的梁祝故事遗存地,并拍摄了大量数码照片。如今,他已完成浩瀚的“梁祝三部曲”,将这部“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传播到日本,他也因此被称誉为“海外梁祝研究第一人”。  相似文献   

8.
论格非小说的“神秘性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作家格非曾经由于叙述的独特性而被划入到先锋作家的行列,这既与格非的小说观念有关,同时,也与格非小说叙述的独特性有关。本文选择“神秘性倾向”这一视角进入格非的小说世界。通过观念转变和叙述上的“空缺与断裂”、“镜像与迷宫”以及创作的延续共四方面的论述,得出“神秘”是造成格非小说具有引人入胜之故事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在学上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作为“新感觉派”作家,他的创作谬深地植根于日本传统化中,同时,又不断地吸取西方学的营养,写出了《伊豆舞女》、《雪国》、《千只鹤》、《名人》、《古都》等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0.
格非的小说《戒指花》是一篇对当下物化社会现实持强烈而深沉批评态度的力作,作在其织就的精致优美的艺术世界中,含蓄地寄托了他的化理想和情感期盼。  相似文献   

11.
余华与苏童、格非、孙甘露等人被称为中国当代的先锋小说家,大约是十几年以前的事。那时余华的小说写作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相比,确实表现出极其鲜明的先锋品格。他以大量的实验文本如《一九八六年》、《世事如烟》、《难逃劫数》、《往事与刑罚》,进行着叙事方式、叙事话语的革命性转换。在这些小说里,余华将怪异、丑恶、罪孽、荒诞、宿命等残酷地掺杂成一体,营造了一个与现实表层生活和世界相去甚远的阴冷、幽暗的人间地狱。在这人间地狱里没有丝毫的温柔。而构成他这一阶段小说的总主题便是死亡,死亡幽灵般地在他的小说中无处不在地…  相似文献   

12.
日本画坛巨擘东山魁夷先生的风景艺术,早已蜚声世界,中国读者于近几年也得以一睹其风采。他的优美散文《与风景的对话》(湖南美术出版社1988年9月版)和《东山魁夷散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1989年9月版)中译本的陆续出版,使广大读者更充分地领略了东山魁夷之美。 东山魁夷之美,是一种典型的东方美,与中国美有许多共同之处,从而使我们倍感亲切。首先是对待大自然的和谐态度。东山先生的风景画,以其与自然真挚的亲昵,生动体现出这一东方美特征。他曾指出:“西欧人为征服自然而奋斗,而日本人则一直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对话》74页)。他在《秋日大和路》一文中,曾为山乡桧前村“同自然环境保持了高度的和谐”而“受到深深的感动”(《散文选》157页)。他还说,他从小就“没有把自然当成人的对立面”,自然与他“成天价都在亲切地交谈着”(《散文选》244、245页)。他的画和文,不就都是“与风景的对话”吗?其次,相对于西方艺术的写实性,东山风景还有鲜明的抒情性。他曾说,自然美景就是他“自身的反映”,自然“也就是我自己的心灵”(《散文选》176页)、“我自身心灵的表象”(《对话》99页)。因而他作画,就特别重视“包含在画面中的作者的内心的鲜明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格非小说《迷舟》的解读,揭示了先锋小说由“写什么”转向“怎么写”的变化,肯定先锋小说不仅提供了崭新的方法论,也展示了对现实生活世界异乎寻常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社戏》作为《呐喊》的最后一篇,与一个多月后所作的《自序》相合在何处?重读借镜日本文章与五四戏剧改良的《社戏》,叙述者在对中国戏的文化建构中,呈现出和《自序》在“寂寞”的“梦”的“幻化”与“经验”的“反省”之间态度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1909年《域外小说集》的出版是周氏兄弟在晚清最重要的文学活动。在《域外小说集》中,周氏兄弟审慎地选择了代表唯美主义、自然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世纪之交文艺思潮的小说作品,来践行以文艺转移性情、改造社会的目标。《域外小说集》能够在1909年出版,与周氏兄弟之前较长一段时间里在翻译领域的摸索和准备是分不开的。周氏兄弟的早期翻译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03—1906年是裹挟在晚清译介潮流中的摸索阶段。在晚清译界登场以后,周氏兄弟大致选择了科学小说和侦探小说进行翻译。1906—1908年是周氏兄弟《域外小说集》的酝酿阶段。在合作翻译《红星佚史》的过程中,他们提出了“文以移情”的翻译理念。受到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此时他们开始关注俄国文学。周氏兄弟最早关注并认真译介的弱小民族文学是匈牙利文学。  相似文献   

16.
在格非看来,先锋文学不仅仅是写作形式上的一场革命,同时必然伴随着重新认知世界与人生的内容的革命。他的《褐色鸟群》颇具现代主义色彩过于炫目的形式文体,掩盖了作者希望传达的对于世界、人类真实性的深入探讨,"形式大于内容"是诸多论者对它的评价。事实上,格非通过对梦境的模写,运用心理分析的模式,深入探讨了人类自身极力隐藏的真实的本性。  相似文献   

17.
渠本翘出身于山西祁县富商渠家大族,他读完读通了《四书》《五经》,成功走过了秀才-举人-进士的科举路子。他作过官,曾任朝廷内阁中书、驻日本横滨领事、典礼院直学士,但他作官不像“官”,他把他二十多年的社会活动、他的知识、他家的巨额资本,都用在了发展近代中国所急需的现代教育和现代工业上。渠本翘是富商中少有的把资金和知识用到开启中国现代工业、现代教育的值得研究、值得纪念的人物。  相似文献   

18.
我校自然辩证法研究室在七十年代末期就已经开始同日本科技史界进行了学术交往与合作。1979年,该室廖正衡同志已应邀为日本《化学史研究》杂志撰写了评介日本著名化学史家山冈望先生的代表作《化学史传》的论文,并被邀请参加了日本化学史学会,成为唯一的中国会员,从此双方开始了正式学术交往与合作。接着,他又为日本国家级学术刊物撰写了“关于化学史研究的理论问题”和“论化学史和化学教育结合”等两篇论  相似文献   

19.
时事概览     
《世界知识》2013,(8):8-8
日《外交蓝皮书》主张增强日美安保体制威慑力 日本4月5日出台2013年版的《外交蓝皮书》,对朝鲜导弹与核开发以及中国反复进入目本领海表示强烈关切,并指出要提高日美安保体制的威慑力。日本的2013年版《外交蓝皮书》认为,朝鲜的导弹与核开发是”对地区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威胁”,表示将与美韩等有关国家密切合作予以应对。关于日本和中国存在主权争议的“尖阁诸岛”(中国钓鱼岛)问题,蓝皮书认为其中“不存在需解决的领土主权问题”,并称中国进入日本领海、进行雷达照射是“对领土、领海和领空的威胁”。同样的情况也包括日本所谓”竹岛争端”。  相似文献   

20.
马一浮深明易道,精通佛理。他以“变易”、“不易”、“简易”三义为易之宗旨,引用三观、二谛及“三大”释易。他对乾、坤、艮等卦的解释,是他以《周易》统摄佛教义理的思想的反映和展开。他引佛教“四智”及“三身”义,对德业进行了深入解释。在马一浮看来,《周易》之道甚大,他分“十重大义”、“十种大义”对《周易》之为“大”进行了解释。马一浮以佛释易,援佛入儒,极大地丰富了儒学的理论视野,实现了儒佛之间的相互融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