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1 毫秒
1.
悬浮聚合合成醋酸乙烯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在有机溶剂中碱性水解得吸水凝胶.研究了引发剂用量、MA比例和酸化度对悬浮聚合及凝胶的吸水性能的影响.发现这种无交联剂的水凝胶吸水率可达800mL/g.  相似文献   

2.
降凝剂EVA的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H-NMR和^13C-NMR对降凝剂乙烯-醋酸乙烯酯(EVA)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表明,在EVA共聚物中乙烯链节(E)、醋酸乙烯酯链节(VA)在聚合链上的序列分布状况主要取决于EVA中醋酸乙烯酯链节含量,具有相同醋酸乙烯酯链节含量的EVA共聚物,分子结构的序列分布状况是相同的.随着醋酸乙烯酯链节含量的增大,VVE的含量和醋酸乙烯酯链节长度增加,而EVE的含量及乙烯链节长度都随着降低.EVA分子结构中的侧链主要是丁基、戊基或更长的烷基.  相似文献   

3.
Mg(OH)2/EVA纳米复合材料的界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马来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MEVA)对氢氧化镁/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通过TEM观察了氢氧化镁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SEM观察了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情况.结果表明:MEVA的加入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当其在复合材料中的质量分数为8%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4.
聚醋酸乙烯酯胶粘剂的改性与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改进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耐水性和耐寒性差的缺点。方法采用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将醋酸乙烯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进行三元共聚,对醋酸乙烯酯胶粘剂的耐水性能进行改性研究,并用红外光谱对共聚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最佳的反应条件:聚合温度为70~75℃,pH为6~7,聚合时间为2.5~3h,醋酸乙烯酯、丙烯酸、丙烯酸丁酯的最佳配比为10∶0.7∶1.5,引发剂占单体用量的0.1%~0.5%,乳化剂占单体用量的1%~5%,制备出含固量≥40%的醋酸乙烯酯共聚乳液胶粘剂,其粘度在800mPa.s以上,可在室温下成膜,粘接强度较好,耐水性是醋酸乙烯酯均聚物的8倍。结论醋酸乙烯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进行三元共聚,能够明显改性醋酸乙烯酯胶粘剂的耐水性。  相似文献   

5.
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将得到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水解物(EVOH)与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PP-g-MA)进行熔融反应共混,制备出一种适于EVA与PP共混的大分子相容剂。通过红外光谱(IR)表征,表明得到了一种新型大分子相容剂EVOH-PPMA。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聚乙二醇-聚谷氨酸苄酯两亲嵌段共聚物的细胞毒性进行考察。方法采用四噻唑蓝比包法、聚乙二醇-聚谷氨酸苄酯对体外HeLa细胞的毒性进行研究,并与增溶剂聚氧乙烯蓖麻油进行比较。结果聚乙二醇-聚谷氨酸苄酯对HeLa细胞的毒性远低于聚氧乙烯蓖麻油,仅在400μg·mL^-1浓度对HeLa细胞的细胞相对增殖百分率为62.8%,表现为轻度细胞毒性。结论与增溶剂聚氧乙烯蓖麻油栩比,聚乙二醇-聚谷氨酸苄酯嵌段共聚物细胞毒性极低.在医学研究上有较为广阔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以羟丙基壳聚糖和聚乙烯醇为原料,制备羟丙基壳聚糖-聚乙烯醇互穿网络水凝胶并研究其药物释放性能.考察羟丙基壳聚糖质量浓度、聚乙烯醇与羟丙基壳聚糖质量比、交联剂用量等因素对羟丙基壳聚糖-聚乙烯醇互穿网络水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测定凝胶对温度和pH的敏感性;以利巴韦林为模型研究凝胶对药物的释放性能.结果表明:该水凝胶具有良好的溶胀性、温度及pH敏感性,对利巴韦林有一定的缓释作用,可望用于新型的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8.
聚丙烯酸酯乳液改性干酪素啤酒标签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干酪素和聚丙烯酸酯乳液(PAE)为主要原料制备改性干酪素标签胶的工艺,讨论了PAE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分散剂、pH、耐水性、新型金属交联剂等因素对干酪素标签胶的制备与性能的影响;并针对啤酒瓶贴标工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获得了新型PAE改性干酪素标签胶的工业化生产工艺。实验研究结果表明:PAE质量分数增加,标签胶的初粘强度增加;标签胶的粘度与分散剂的用量和反应时间成反比,与交联剂的加入量和pH大小成正比;标签胶的储存稳定性随反应时间增加而增加,随交联剂加入量的增加而减小。该产品用于啤酒标签的粘接,具有初粘力强,性能稳定,成本低廉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干燥预处理对EVA可再分散乳胶粉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用NaOH稀溶液、硅溶胶和聚乙烯醇(PVA)对乙烯-醋酸乙烯酯(EVA)乳液进行干燥预处理,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EVA可再分散乳胶粉,并讨论pH值、硅溶胶、PVA对EVA可再分散乳胶粉含水率、残渣率、再分散性及再分散液胶膜等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将EVA乳液pH值调节至9,用乳液质量25%的硅溶胶和5%的PVA对乳液进行干燥预处理,在雾化机旋转盘转速为21000r/min,进出口温度分别为170℃和90℃,进料速度为80g/min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制得的EVA可再分散乳胶粉含水率(ω=2.35%)和残渣率(ω=3.70%)低、再分散性及再分散液成膜良好.  相似文献   

10.
采用流延成型法以乙二醛作为交联剂成功制备了明胶/聚乙烯醇复合膜,考察了交联剂浓度、交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pH等对共混膜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交联剂用量对复合膜溶解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40℃左右,复合膜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而断裂伸长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呈下降的趋势;随着乙二醛用量的增加,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呈现先增加而后逐渐降低的趋势,而断裂伸长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随着交联时间的增加,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先增加而后逐渐降低;在pH值为3时,复合膜具有较大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而pH值为4和5时,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基本上都处于最低值。  相似文献   

11.
微波法合成淀粉/AM/AMPS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不加引发剂和无氮气保护情况下微波辐射合成共聚高吸水性树脂进行研究。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 BA)为交联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淀粉/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 PS)共聚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单体配比,反应pH值,交联剂用量,淀粉含量及微波辐射功率对树脂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优条件下得到的吸水树脂最大吸蒸馏水率为2 260 g/g,FT IR和偏光分析证实合成的树脂为网状接枝共聚物。  相似文献   

12.
AMPS/DMAEMA共聚水凝胶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AMPS和DMAEMA为共聚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静置水溶液聚合法合成AMPS/DMAEMA共聚物水凝胶。在反应温度30℃,经正交实验研究了合成反应的工艺条件:交联剂用量4.0wt%,引发剂用量0.5wt%,单体总浓度0.2g/mL,AMPS:DMAEMA=3:7(质量比)。该凝胶对离子强度、pH值均表现出了显著的体积突变现象,体积相变发生在离子强度I和pH值分别为0.1和4左右,但随温度变化的体积突变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田口实验设计方法,选取模具温度、模压时间、注射压力和模压压力进行正交实验,分析工艺参数对EVA(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发泡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具温度对发泡倍率的影响较为显著,模压时间次之,注射压力与模压压力的影响较小.随着模具温度的升高,发泡倍率逐渐增大,最终趋于稳定值,随着模压时间的增加,发泡倍率也逐渐最大...  相似文献   

14.
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醇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醋酸乙烯酯为单体,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偶氮二异庚腈为引发剂,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溶液聚合法制备高相对分子质量聚醋酸乙烯酯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验证了最佳工艺条件的可靠性并分析了溶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对醋酸乙烯酯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规律。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得了粘均相对分子质量为9.0×105的聚醋酸乙烯酯,经醇解得到了聚合度为4000的聚乙烯醇。  相似文献   

15.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合成了新型三嵌段共聚物聚(氧化乙烯)甲基醚-b-聚丙烯酸-b-聚[6-(4-甲氧基偶氮苯-4′-氧基)己基甲基丙烯酸],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光散射和紫外-可见光光谱研究了该共聚物在水中的自组装行为及其pH值和光响应性。研究发现该共聚物可自组装形成囊泡。在pH值小于3.4时,胶束粒径随着pH值的减小而急剧增大;pH值大于3.4时,粒径无明显变化。在偏振光的照射下,聚集体会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而拉长。  相似文献   

16.
采用自稳定沉淀聚合方法制备了交联(α-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PAMSM)微球,探讨了交联剂种类、交联剂用量对所得交联聚合物粒子形貌、粒径、粒径分布及热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所制得的聚合物微球的粒径、粒径分布及形貌随二乙烯基苯用量的增加变化不大,而以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和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微球的粒径则随交联剂用量的增多而增大,在较高交联剂用量条件下粒径分布变宽。微球的交联程度可以通过交联剂用量的变化进行调控。对交联PAMSM产物的热性能分析发现,交联剂可以提高PAMSM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且提高的程度与交联剂在分子链中的化学结构有关,而交联剂对PAMSM热稳定性能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聚乙烯醇-b-聚苯乙烯嵌段星形聚合物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CCl4调聚反应制备出了末端带有氯原子的聚醋酸乙烯酯(PVAc),进一步引发苯乙烯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得到聚醋酸乙烯酯-b-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PVAc-b-PSt),此嵌段共聚物与偶联剂二乙烯基苯反应后醇解,得到了聚乙烯醇-b-聚苯乙烯星形嵌段共聚物(PVA-b-PSt)n。分别以GPC,1H-NMR及FT-IR对各步反应产物进行了表征,聚醋酸乙烯酯比较完全地引发苯乙烯进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与单体转化率呈线性关系,证明聚合过程为活性聚合;以二乙烯基苯偶联PVAc-b-PSt,得到了星形共聚物,并出现了星形共聚物之间的偶合;醇解过程进行比较完全,1H-NMR及FT-IR谱图表明酯基团已较完全地转变成羟基。  相似文献   

18.
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热塑性弹的体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和聚氨酯与脆性塑料苯乙烯-丙腈共聚物的两元和三元共混物,并测定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9.
高吸水性聚丙烯酸盐共聚物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了丙烯酸钾 -丙烯酰胺 - N—羟甲基丙烯酰胺高吸水性共聚物。制得的树脂吸收去离子水可达 80 0 g/g以上 ,吸收 w( Na Cl)为 0 .9%的溶液1 0 0 g/g以上。研究了分散剂种类、用量 ,交联剂用量 ,丙烯酸中和度 ,引发剂用量 ,共聚单体配比等因素对共聚物吸水率的影响 ,为选择最佳配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多元酸交联聚乙烯醇渗透汽化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多元酸作交联剂与聚乙烯醇(PVA)进行反应制得渗透汽化膜,并对水-乙醇混合物进行渗透汽化分离。考察了交联剂用量、交联剂分子结构对膜性能的影响。在40℃时,由草酸及柠檬酸交联的聚乙烯醇膜对95%的乙醇水溶液,分离系数可达46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