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可设定振动频率和振幅的扭转强迫振动装置,采用同步测试风洞试验方法,测试了不同试验风速和扭转振幅情况下高层建筑模型表面各测点的风压时程与结构扭转位移时程.推导了结构扭转气弹效应识别方法,并进行不同风速、不同振幅和不同刚度偏心情况下的矩形高层建筑扭转向气弹效应的评估.结果表明:高层建筑扭转向气动刚度可以忽略不计;扭转向气动阻尼对高层建筑响应的影响应予以考虑,尤其是当风速达到临界值时,气动阻尼迅速下降,产生负气动阻尼.  相似文献   

2.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英 《科技信息》2007,(16):547-548
随着城市化发展以及建筑用地的紧张,高层建筑将日益增多。本文介绍了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对高层建筑结构受理性能以及设计中的经常遇到的结构扭转、结构的侧移和振动周期、剪重比等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国规范设计了1栋总数为40层的错位转换高层建筑结构,为对比分析需要另设计了两带单层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采用Etabs和Satwe对比分析了3结构各层质量、转动惯量、回转半径、偏心率及有害偏心率、扭转刚度沿楼层高度分布特点;对比分析了3模型各阶扭转周期与平动周期比及平扭振型耦联情况.分析表明,错位转换高层建筑结构会在两转换层之间形成较大的偏心率及存在明显的平扭振型耦联.  相似文献   

4.
水平荷载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所主要考虑的因素,由其引起的侧向位移以及扭转反应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控制指标。为此,必须为高层建筑结构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和规则的体型,并通过多种方法提高结构的抗侧力能力,提高结构整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某复杂平面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及扭转效应的改善。通过构造措施和模型调整,结构的整体抗扭转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周期比和位移比都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张东涛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5):158-158,97
对高层建筑结构受理性能以及设计中的经常遇到的结构扭转、结构的侧移和振动周期、剪重比等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控制扭转效应的具体措施,即在建筑物外围尽可能均匀、对称布置抗侧力结构,减小裙房与主楼上下刚度偏心,防止小高层建筑结构平面过平狭长。  相似文献   

8.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控制扭转效应的具体措施,即在建筑物外围尽可能均匀、对称布置抗侧力结构,减小裙房与主楼上下刚度偏心,防止小高层建筑结构平面过平狭长。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原则,从结构规则性,层间位移,扭转效应.减轻自重以及选择合理结构类型等多角度分析了抗震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0.
肖艳 《科技信息》2011,(3):327-327,353
对于大底盘多塔楼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大底盘上两个或多个塔楼时,结构振型复杂,并会产生复杂的扭转振动,其振动特性、受力性能、破坏形式、分析模型及计算方法要比一般高层建筑复杂得多,但如果大底盘顶层楼板满足上部多塔楼结构的嵌固端,结构分析就简单很多,属一般的高层建筑结构。  相似文献   

11.
武宗良  李晓芬  韩爱红 《科技信息》2013,(15):370-370,393
本文对高层建筑风动力效应--顺风响应、横风响应、和扭转响应;群体建筑风荷载的相互干扰;结构风振情况下的人体振动舒适度分析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为高层建筑抗风工程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2.
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为了防止建筑发生扭转破坏,针对《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对高层建筑的周期比控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的计算过程,提出了高层框架结构周期比控制的有效方法是加大端部竖向抗侧力构件的厚度,减少某些中部竖向构件的刚度。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剪力墙结构也成为了高层住宅的一种普遍结构形式。本文仅就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中的结构扭转、角窗、连梁、约束边缘构件的处理方法提出一些个人看法,仅供设计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简体结构动力分析的有限条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利用有限条法分析高层建筑筒体结构的静力方程,采用静力缩聚法,求出结构的侧向刚度矩阵,然后将结构质量等效集中到各层楼面,最后导出了结构平动一扭转耦联振动基本方程.由此可以按反应谱理论计算地震荷载.  相似文献   

15.
对高层建筑结构承受弯曲和扭转的三维分析,本文提出一个广义连续化的方法.这个方法适用于常见的各种类型的高层建筑结构—由竖向构件(柱、剪力墙和核心等)通过连梁或单纯楼板联结起来的结构体系.刚架,联肢剪力墙、框—剪结构、框筒、筒中筒和筒束结构等,均属这种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6.
赵林 《河南科学》2012,30(9):1287-1291
以280 m高郑州会展宾馆为例,分析了超限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布置结构体系和方案时需保证竖向刚度均匀、平面布置对称以及构件尺寸合适,结构的强度设计与延性构造措施可满足"三个水准、两个阶段"的抗震概念设计要求,在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周期、位移、扭转、地震剪力系数、倾覆弯矩等指标均满足规范规定的限值要求.研究结论为类似超限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建筑结构不规则的特征,结合工程实际,探讨了某平面不规则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对其抗震处理措施,着重就其扭转效应的改善进行了分析,剖析了工程设计中的薄弱部位,分析讨论了强化抗震构造措施等设计步骤.  相似文献   

18.
某超限高层剪力墙结构属高度超限、平面扭转不规则、平面凸凹不规则的超限高层建筑。该文用三个空间分析程序SATWE、PMSAP和MIDAS进行计算,表明结构能达到“小震不坏”“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要求。  相似文献   

19.
高位转换超限高层结构整体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海某带高位转换超限高层结构高53层,结构高度250 m.该超限高层采用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体系.根据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该建筑总高超过了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筒体最大高度190 m限值,属于高度超限的B级高层建筑;同时存在加强层及竖向主要受力构件高位转换层,属于B级复杂高层建筑.为研究它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缩尺(1/30)模型的振动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结构体系合理,具有较大的水平刚度,在地震作用下位移反应和扭转效应比较小,满足规范抗震设防要求.  相似文献   

20.
超限高层结构在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存在与抗震概念设计不相符合的情况.塔楼存在扭转不规则、楼板不连续、塔楼偏置等问题,属于超限高层.本项目采用SATWE和PMSAP两个不同力学模型,对上海浦东新区某高层建筑的塔楼进行计算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模型计算得出的结构指标基本一致,刚重比、周期比、剪重比等均满足规范要求,并针对塔楼扭转不规则、偏心布置、楼板不连续、体型收进、超长结构等超限情况给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