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芬兰Metshovi射电望远镜22和37 GHz的观测数据,得到了Mkn 421从1986年1月到2005年1月的历史光变曲线.使用DCF方法进行周期分析,结果表明:(1)Mkn 421在射电22 GHz波段具有约(3.85±0.10)yr的周期,在射电37 GHz波段具有约(4.05±0.10)yr的周期.这两个周期值的平均值为3.95 yr,是Mkn 421的最小周期,Liu等人在光学波段发现的(23.1±1.1)yr的周期可能是这个周期叠加的结果;(2)用Mkn 421在射电22和37 GHz波段的准同时数据得到射电22~37 GHz波段的谱指数,谱指数和射电流量密度之间有较强的相关.  相似文献   

2.
从文献中收集了11个Blazar天体在22GHz和37GHz射电辐射流量的观测数据,获得了这些天体从1980-2005年射电辐射流量的变化曲线。用Jurkevich方法分析研究了它们射电辐射流量的变化周期。结果表明:11个天体在22GHz和37GHz波段都表现出周期性变化的特征,变化周期从1.4年至10.4年不等,并且天体在22GHz和37GHz的变化特征基本相同。对得到的周期分析结果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3.
从历史文献中搜集了OQ 530最完备的射电波段(4.8,8,14.5,22和37 GHz)和光学B波段的光变数据,利用三种不同的周期分析方法(结构函数法、J-K方法和功率谱法)对6个波段光变曲线的周期性进行了分析.利用离散相关函数法对射电波段之间以及射电与光学波段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周期性的分析结果显示4.8 GHz可能存在3.89–3.94 a的周期,8 GHz可能存在2.48–2.55 a的周期,14.5 GHz可能存在2.44–2.56 a的周期,22 GHz可能存在2.34–2.56 a,4.16–4.30 a的周期,37 GHz可能存在2.31–2.58a的周期,光学B波段可能存在的0.97–1.15 a的周期.相关性分析显示OQ 530在5个射电波段之间存在较强相关,延迟方面无明显变化规律.光学与射电波段之间的相关性显示光学波段要超前于射电波段,且随频率的逐渐变小延迟有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利用DCF方法,对ON231从1972年到2001年的1 924个光学波段数据和1980年到2004年的射电波段22 GHz,37 GHz的497个数据进行分析,分析了ON231射电波段间、光学波段间、射电与光学波段间的光学相关性与时延.得出了ON231射电波段间、光学波段间、射电与光学波段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和高频段的变化超前于低频段的变化的结论,支持了Blazar的标准模型.  相似文献   

5.
利用DCF方法对S5 0716+714从1994年到2003年的15 073个光学波段数据和1990年到2004年的射电波段22GHz、37GHz的310个数据,分析了S5 0716+714射电波段间、光学波段间、射电与光学波段间的光学相关性与时延.得出了S5 0716+714射电波段间、光学波段间、射电与光学波段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和高频段的变化超前于低频段的变化的结论,支持了Blazar的标准模型.  相似文献   

6.
介绍脉冲星星际闪烁效应产生的机制,简要描述衍射式闪烁的观测研究方法,并总结了近些年衍射式闪烁观测研究的进展,主要包含使用闪烁效应限制星际介质电子密度涨落谱、估算脉冲星切向速度、分辨脉冲星射电辐射区尺度、获取脉冲星双星轨道参数、搜索脉冲星的非脉冲射电辐射等,以及总结了国内一些射电望远镜对脉冲星闪烁观测研究工作及FAST观测预期.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4mm波段Dicke型射电辐射计的内研制及其测试结果。辐射计中心频率为73GHz,抛物而天线口径为0.5m,接收机带宽为300MHz,灵敏度<1K,稳定性每四小时≤±0.6%,已用于太阳射电观测中。  相似文献   

8.
离散相关函数在Blazar天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Edelson和Krolik提出的离散相关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用模拟信号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这是一种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法。把这种方法应用到类星体3C273的光变周期分析、各波段之间的延时分析和相关性分析中。结果表明:3C273的周期为12.88年左右,其它文献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在延时分析中,3C273的光学波段(U波段)超前于8GHz和37GHz,22GHz超前于8GHz,37GHz超前于15GHz;3C273在红外和光学波段、光学和X射线波段、X射线和射电波段都有较好的相关性,在光学和射电波段的相关性较差。最好,我们还对DCF方法和线性回归方法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它在天文数据处理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2003年6月13日04:30(UT),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怀柔观测站的太阳射电频谱仪在1~2/2.6~3.8/5.2~7.6 GHz射电波段上观测到太阳耀斑爆发.几乎在同一时刻,RHESSI在硬X射线波段、TRACE在极紫外波段、SOHO/MDI也观测到这一爆发事件.分析了整个耀斑过程,得到以下3个结果:1)射电爆发过程中出现了几个反向漂移结构,频漂速度为200~800 MHz·s-1,电子的运动速度为1 000~6 000 km·s-1.2)硬X射线爆发与射电爆发之间关系非常密切.在50~100 keV波段,2个磁足点均有HXR爆发,其中一个足点的磁场较另一足点的磁场强;而在12~25keV波段,HXR爆发源只有1个.3)EUV爆发过程中源运动的空间尺度与射电爆发中电子运动的空间尺度一致,它可能反映了射电源的源区尺寸.通过HXR源与射电源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射电源可能存在的空间位置.  相似文献   

10.
从文献中收集了同时期观测到的51个BL Lac天体(被费米卫星探测到)的多波段数据,应用相关性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射电5GHz、中红外波长分别为3.4μm、4.6μm、12μm、22μm的四个波段(分别称为W1-W4波段)和伽马射线流量的相关性,研究了射电5GHz、中红外的四个波段和伽马射线光度的相关性,得到以下结论:Fγ和FR之间、Fγ和FIR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表明费米BL Lac天体的高能伽马辐射机制可能为同步自康普顿散射模型(SSC);FR与中红外四个波段(W1-W4)的流量密度性强的相关性;logLR与中红外的四个波段(W1-W4)都有显著的相关性,表明中红外辐射是非热辐射主导的.  相似文献   

11.
The standard flare model,which was proposed based on observations and magnetohydrodynamic theory,can successfully explain many observational features of solar flares.However,this model is just a framework,with many details awaiting to be filled in, including how reconnection is triggered.In this paper,we address an unanswered question:where do flare ribbons stop?With the data analysis of the 2003 May 29 flare event,we tentatively confirmed our conjecture that flare ribbons finally stop at the intersection of separatrices(or quasi-separatrix layer in a general case)with the solar surface.Once verified,such a conjecture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final size and even the lifetime of solar flares.  相似文献   

12.
With RHESSI data from five solar flares taken from beginning to end,we investigate the power conversion factorμdefined as the ratio of the time derivative of total thermal energy(ERHESSI+Erad+Econd)and the kinetic power(PRHESSI)of nonthermal electrons.Here, ERHESSI is the computed energy contained in thermal plasmas traced by RHESSI SXRs.Other two contributions(Erad and Econd)to the total energy are the energies lost through radiation and conduction,both of which can be derived from the observational data.If both are not considered,μis only positive before the SXR maximum.However,we find that for each flare studiedμis positive over the whole duration of the soalr flare after taking into account both radiation and conduction.Mean values forμrange from 11.7% to 34.6%for these five events,indicating roughly that about this fraction of the known energy in nonthermal electrons is efficiently transformed into thermal energy from start to end.This fraction is traced by RHESSI SXR observations;the rest is lost.The bulk of the nonthermal energy could heat the plasma low in the atmosphere to drive mass flows(i.e.chromospheric evaporation).  相似文献   

13.
含SrFe_(12) O_(19)铁氧体吸波材料磁织构化处理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两种铁氧体吸波材料中掺入SrFe1 2 O1 9单畴颗粒 ,经垂直和平行磁场织构化处理后 ,在 8~ 1 2Ghz频段测试其性能 ,发现垂直磁场处理获得最大吸收量分别由 1 6dB和 1 4dB提高到 2 0dB和 2 5dB ;平行磁场处理使吸收特性感生各向异性 ,其择优方向获得最佳吸波特性 ,最大吸收量分别达到 2 3dB和 2 7dB。匹配厚度有所增加。本文对其作用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单介绍了RHESSI的基本特点:高能量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和高时间分辨率。论述了太阳耀斑放能机制之谜,“电子——离子束缚态及其引发核过程”(束缚态模型)对太阳耀斑放能机制的解释,RHESSI观测结果对太阳耀斑放能机制的检验。通过对太阳耀斑放能机制的分析,从而对黑洞、中子星、伽马爆等流行理论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5.
针对石油化工企业广泛使用的TAL9509火炬自动点火系统不能对火焰燃烧程度进行判断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火炬监测方法。通过对摄像头摄取的火焰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判断火炬是否正常燃烧,根据判断结果来调节火炬筒体内的氮气和蒸汽流量,以实现对火炬稳定、可靠的闭环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探讨太阳耀斑与太阳黑子参量的关系,本文采集了大规模的活动区黑子数据,统计其与耀斑发生的产率关系,应用得到的拟和公式对原始数据计算得到规范化后的数据集.在此基础上使用数据挖掘技术对黑子耀斑数据建立决策树模型和建立分类规则,具体描述了黑子数据和太阳耀斑之间的相关性.最后应用这两种技术对活动区未来48h是否爆发耀斑给出了预报,预报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较低的虚报率.  相似文献   

17.
利用GPS伪距+载波相位联合数据处理方法具体分析了1998-11-22耀斑爆发期间北京、上海、武汉、西安GPS观测数据得到的电离层TEC。此次耀斑爆发引起了设在北京的高频多普勒长达15min左右的无线电短波中断。通过对GPS得到的电离层TEC进行分析发现: 此次耀斑造成了大面积的电离层TEC的增加,耀斑爆发引起的最大TEC增幅在1.25个TEC单位左右;利用高精度的GPS数据处理方法可研究耀斑引起的电离层扰动。另外,还分析了由GPS计算的TEC的时空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8.
第22太阳活动周软X射线耀斑的统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OES卫星资料 (1~ 8 ) ,统计了第 2 2太阳活动周 (1986 .9~ 1996 .10 )软X射线耀斑数 ,共计 2 0 930个耀斑 ,其中X级最少 ,不到 1% ;M级为 10 % ;C级最多 ,约占 6 0 % .统计发现 ,此活动周有两个峰 ,分别在 1989年和 1991年 ,1989年平均耀斑指数为 4 2 7,1991年为 4 6 8;C、M及X级耀斑数在活动周的上升期迅速增大 ,两年多时间就达到极大 ;而下降期缓慢减小 ,长达 4年多 ;耀斑发生率随软X射线峰值流量的变化呈幂律谱分布 ,谱指数为 - 2 .135 ,相关系数为- 0 .987;小耀斑易受背景影响 ,B级耀斑以及C级耀斑中的较小者在峰年及其前后往往湮没在背景中 ,无法辨别 .还发现X射线耀斑的光学对应体 (Hα耀斑 )与X射线耀斑的比率随X射线耀斑级别的增高而增大 ,X级的光学对应体达 94 % ,M级为 83% ,C级为 6 3% ,B级只有 30 % .  相似文献   

19.
构建了电动小车自动变道环境感知系统.介绍了自动变道实车平台和转向系统结构改造方案,并设计了低成本、可靠的环境感知方案.对于同车道前车,采用加权融合算法对24 Ghz毫米波雷达和前视摄像头进行数据融合,通过实车采集,拟合了两种传感器在不同距离上的理想权重曲线,提高了环境感知的精度和稳定性.最后通过避障变道工况的试验,验证了自动变道环境感知系统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全息合束器的闪烁及其产生原因。讨论了全息光栅光线追迹的两种方法,指出当光栅条纹平行于表面时,这两种光线追迹的结果是一致的,并且可简化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