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铁冬青花挥发性化合物对中华蜜蜂访花的影响
作者姓名:匡泽宇  彭冶  方炎明
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生命科学学院,亚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37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摘    要:【目的】检测铁冬青(Ilex rotunda)雌株和雄株开花进程中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差异和动态,观察传粉昆虫的种类及行为,明确铁冬青传粉系统特性,探究其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规律对传粉昆虫行为的潜在影响,为提高铁冬青授粉效率及其观赏利用价值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铁冬青大蕾期、初绽期、盛开期、末花期4个阶段花挥发性成分的变化;采用观测法,记录传粉昆虫的种类、访问频次,分析昆虫的访花行为及访花频率变化规律。【结果】①铁冬青花期共检测出30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雌花检测出19种,雄花检测出21种。②挥发性成分中,β-石竹烯等主要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是先上升后降低,在盛花期达到峰值。末花期主成分的含量占比普遍降低,醇类、烷烃类的占比有所上升,伴随出现罗勒烯等多种新化合物。③铁冬青的授粉昆虫较为单一,为中华蜜蜂(Apis cerana),雌株与雄株的访问高峰期高度重叠,中华蜜蜂更倾向于访问雄花,其访花频率的变化趋势与β-石竹烯含量变化规律一致。【结论】推测β-石竹烯可能作为一种信息物质吸引中华蜜蜂进行授粉;利用中华蜜蜂“集中式”的访花模式,集中且合理搭配栽植铁冬青雌雄株,配合花期一致、雄株花量大的规律,可有效提高提冬青的授粉成功率。

关 键 词:铁冬青  中华蜜蜂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传粉昆虫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收稿时间:2022-11-08
点击此处可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