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福州市城市公园的冷岛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姓名:刘艳芬  黄茹鲜  艾婧文  杨柳青  余坤勇  刘健
作者单位:1.3S技术与资源优化利用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 福州 3500022.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3.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基金项目:3S技术与资源优化利用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PTJH17014)
摘    要:【目的】城市公园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途径之一。分析城市公园景观特征对冷岛效应的影响,基于城市公园降温阈值(TVoE)的概念确定城市公园的规模阈值,发挥城市公园缓解城市热环境的最大效益,为城市公园设计以最大效率缓解热环境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Landsat遥感影像反演的地表温度与土地利用等基础数据,应用缓冲区法计算城市公园的冷岛效应特征,从降温距离、降温幅度、降温梯度3个方面量化福州市城市公园冷岛效应,并基于城市公园景观特征对其影响要素进行分析。【结果】(1)福州市城市公园具有明显的冷岛效应,城市公园冷岛效应特征降温距离分布在0.1~0.6 km,降温幅度在0.02~8.50℃,降温梯度在0.04~17.00℃/km。(2)城市公园温度与其面积、周长、形状指数呈负相关,城市公园冷岛效应指标与城市公园面积、周长、形状指数呈正相关;根据城市公园面积与公园内部平均地表温度、降温梯度的函数拟合结果可知,城市公园面积阈值在0.768~50 hm2。(3)城市公园组成中绿地、水体面积占比对冷岛效应影响程度具有一定的差异,以最小城市公园面积0.768 hm2达到的冷岛效应特征为依据,有水体的城市公园中绿地与水体总面积占比均大于53.39%、无水体城市公园中绿地总面积占比均大于72.46%时具有较好的冷岛效应。【结论】城市公园景观特征对冷岛效应存在影响,且具有阈值区间;福州城市公园设计过程中将其面积控制在0.768~50 hm2的范围内,并通过绿地、水体的聚集分布式景观设计,在有限的城市用地中有效地缓解城市热环境问题,提高城市人居环境。

关 键 词:城市公园  冷岛效应  缓冲区分析  降温阈值  福州市  
收稿时间:2022-08-19
点击此处可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