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003年10月两次特大太阳风暴的预报试验
引用本文:解妍琼,魏奉思,冯学尚,钟鼎坤.2003年10月两次特大太阳风暴的预报试验[J].中国科学(E辑),2006,36(9):1016-1028.
作者姓名:解妍琼  魏奉思  冯学尚  钟鼎坤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南京,211101
2.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基金
摘    要:针对2003年10月28日和29日的两次特大太阳风暴(激波)事件, 提出一种把空间天气形势分析—“望诊”与定量预报—“切脉”相结合的二步法, 进行预报试验. 第一步, “望诊”, 太阳源表面磁场分布、行星际闪烁观测资料和ACE卫星观测的联合分析表明, 源表面的大尺度磁位形造成了激波相对于爆发源法向非对称传播, 地球处在接近激波传播最快、能量最大的方向上; 这两次激波是高速抛射事件, 强磁场、高温的日冕物质快速膨胀以及高速的背景太阳风都有利于激波的快速传播. 第二步, “切脉”, 采用新建立的快激波渡越时间的从属函数mT于ISF方法中, 对其渡越时间和引起的地磁扰动进行了预报试验. 预报试验结果是: 两次激波事件磁扰开始时间的预报值与观测值相比较, 相对误差分别为1.8%和6.7%; 磁扰幅度ΣKp指数的预报相对误差分别为4.1%和3.1%; 此外, 比较二步法与国际流行的五种统计或数值预报方法, 结果表明, 二步法有利于改善预测太阳风暴到达时间及其引起的地磁扰动幅度大小的能力. 工作表明, 深入研究激波传播的物理特性, 对于提高预报精度是极为重要的.

关 键 词:激波  行星际闪烁观测  二步法  ISF方法  太阳风暴
收稿时间:2005-06-29
修稿时间:2005-06-292006-04-19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E辑)》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E辑)》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