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吴淞江的历史变迁
引用本文:褚绍唐.吴淞江的历史变迁[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2).
作者姓名:褚绍唐
摘    要:吴淞江是太湖流域通至上海的一条重要航道。全长125公里。今日的河道形成两端狭中段宽的特殊形态,乃是长期自然演变及人为治理的结果。在唐末以前,它源出吴江县以南的太湖口,下游在今上海市区的原虬江道入海,当时河口宽达10公里。北宋时期由于吴江修筑了长桥,阻拦了太湖下泄的水量,下游由于潮汐倒灌,日益浅,以后曾不断进行治理。当时河口已到达南跄浦口,此口在南宋初期淤没。南宋中期由于修建了里护塘,阻断了东江下游出口,迫使浙江北部平原的水流均汇入黄浦,使黄浦日益增大,但它仍为吴淞江的支流。明清时期,吴淞江上源太湖口逐渐浅狭,遂以瓜泾口为正源。明代中叶下游引入今道,成为黄浦江的支流。清代初期下游曾修建老闸及新闸,中期又开凿黄渡越河,遂形成今日的全部河道。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