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贵州草海湿地不同植物群落表层土壤氮素的赋存特征
作者姓名:王硕  吴云杰  张明意  潘青春  田鑫  苏春花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贵阳550025;贵州民族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贵阳550025;贵州民族大学喀斯特湿地生态研究中心, 贵阳55002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60178);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2018]1075);贵州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18520234)
摘    要:在湿地生态系统氮循环过程中,湿地土壤养分供给状况及可利用水平与氮素含量存在直接关系。本研究以贵州草海湿地自然演替下植物群落表层土壤氮素含量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四种典型湿地植物群落(牛筋草、李氏禾、香薷和芦苇)土壤中硝态氮、铵态氮、速效氮和全氮含量以及不同土壤团聚体粒径下湿地土壤氮素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各植物群落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与全氮含量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其中芦苇群落土壤中阳离子交换量、速效氮和全氮含量最高;(2)各植物群落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AN和TN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芦苇群落土壤硝态氮含量在各粒径土壤团聚体中含量均低于其他植物群落;李氏禾群落土壤氨态氮含量在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植物群落表层土壤氮素含量分布受植物种类及自身凋落物、降雨量和地势、微生物活动和有机质等因素的影响,土壤硝化作用受到抑制或促进,各植物群落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分布有显著差异(p<0.05)。

关 键 词:湿地  群落  氮素  团聚体  阳离子交换量
收稿时间:2021-06-29
修稿时间:2021-09-26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技术与工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技术与工程》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