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鲁西地区“杨庄式”铁矿的命名与预测模型
引用本文:郝兴中,杨毅恒,李洪奎,李英平.鲁西地区“杨庄式”铁矿的命名与预测模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6).
作者姓名:郝兴中  杨毅恒  李洪奎  李英平
作者单位:山东省地质调查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理学院;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
摘    要:在鲁西地区沂沭断裂带中发育有BIF型铁矿,其赋矿地层为新太古代泰山岩群柳杭组,铁矿体呈包体状残留于新太古代侵入岩中;但由于铁矿床规模较小,前人一直未将之作为一个独立矿床式进行分类。通过对该区铁矿进行研究认为,区内该类型铁矿含矿建造独特、赋矿环境迥异而具有代表性,以其品位较高、埋藏较浅、易于开采、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和勘查前景,且与鲁西地区已有铁矿类型具有不同的成矿地质条件为特征,故将该类型铁矿命名为"杨庄式"铁矿,使鲁西地区赋存的BIF型铁矿增加到三个矿床类型,即"苍峄式"铁矿、"杨庄式"铁矿和"济宁式"铁矿。区内找矿模型主要是以地质和地球物理模型为主,以其磁场特征与含矿建造特征及其矿体规模形态高度吻合为表现形式。对区内该类型铁矿预测模型(包括区域成矿环境、成矿特征、地球物理特征等)和找矿标志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区域成矿预测工作显示在崔岜峪铁矿远景区、磨山河铁矿远景区、北躲庄铁矿远景区和酿泉官庄铁矿远景区具有"杨庄式"铁矿找矿前景,通过对其预测模型和找矿标志的综合利用可对相关地区铁矿开展调查评价工作。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