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黑眶蟾蜍背腹皮肤显微结构及其功能适应性的研究
引用本文:何一帆,杨蕊,魏雅文,敬凯.黑眶蟾蜍背腹皮肤显微结构及其功能适应性的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
作者姓名:何一帆  杨蕊  魏雅文  敬凯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能源持续开发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摘    要:利用石蜡切片和H.E染色技术,比较观察了黑眶蟾蜍背腹皮肤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黑眶蟾蜍的皮肤厚度在400~600μm,分为表皮和真皮.表皮为多层上皮细胞,由外向内包括角质层、颗粒层、棘细胞层和生发层.真皮分为疏松层和致密层,疏松层分布着少量粘液腺、颗粒腺和血管.研究还在背部疏松层中发现了两种特殊的皮肤钙化结构——钙化层和钙化斑.黑眶蟾蜍皮肤整体较厚,角化程度高,颗粒腺大,粘液腺数量少.背部较腹部皮肤厚,表皮层数多,角化程度高,兼具两种钙化结构,色素细胞和皮肤腺发达,防护能力更强;腹部更薄且血管化更高,对水通透性好,且具有利于吸水的小沟壑,这些结构特点与差异都反映了黑眶蟾蜍背腹两侧皮肤在适应干燥陆地环境上的作用是不同的.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