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含铜堆肥施用对红壤及地下水的污染机理研究
引用本文:陈桂秋,陈云,曾光明,王亮,张文娟,沈国励.含铜堆肥施用对红壤及地下水的污染机理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6(8).
作者姓名:陈桂秋  陈云  曾光明  王亮  张文娟  沈国励
作者单位:1.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2;湖南大学,环境生物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82;湖南大学,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82
2.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2;湖南大学,环境生物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82
3. 湖南大学,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82
基金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湖南省博士后科研资助专项计划,湖南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项目 
摘    要:城市生活垃圾、畜禽粪便等堆肥原料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已经非常普遍.因此,研究重金属污染堆肥对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了我国南方广泛分布的旱地红壤为供试材料,通过室内土柱模拟降雨实验,探讨不同程度Cu污染堆肥施用到红壤后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及对地下水的污染机理,揭示堆肥中的Cu 在红壤各土层中的形态分布,以及铜的迁移与渗滤液的pH、电导率、可溶性有机质等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8 h时逐渐有Cu随渗滤液流出,在11 h时Cu浓度达到0.015 mg/kg 左右.随着 Cu 在土柱中的迁移,渗滤液pH呈下降趋势,且堆肥中铜的浓度越高,渗滤液pH值下降越大. Cu污染堆肥处理比对照处理的渗滤液中DOM最大浓度渗出时间提前2 h.在模拟降雨完成后,Tessier法测定土柱中的Cu形态在表层、次表层、深层土壤中所占的百分比结果表明:铜在各层中主要以相对稳定的残渣态存在,可交换态、铁锰结合态向有机结合态转化,高铜污染堆肥处理的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结合态所占比例比低铜污染堆肥处理的高,且随着土柱的深度而增加.

关 键 词:堆肥  可溶性有机质  电导率

Pollution Mechanism of Copper Transported from Compost to Red Soil and Groundwater
CHEN Gui-qiu,CHEN Yun,ZENG Guang-ming,WANG Liang,ZHANG Wen-juan,SHEN Guo-li.Pollution Mechanism of Copper Transported from Compost to Red Soil and Groundwater[J].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Naturnal Science),2009,36(8).
Authors:CHEN Gui-qiu  CHEN Yun  ZENG Guang-ming  WANG Liang  ZHANG Wen-juan  SHEN Guo-li
Abstract:
Keywords:Cu  pH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