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CA-Markov模型的滇池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动态模拟研究
引用本文:何丹,周璟,高伟,郭怀成,于书霞,刘永.基于CA-Markov模型的滇池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动态模拟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50(6):1095-1105.
作者姓名:何丹  周璟  高伟  郭怀成  于书霞  刘永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北京,100191;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100101;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武汉,430070
基金项目: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3ZX07102-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1115);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14CSC015);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项目(2013D005022000006);北京联合大学人才强校计划人才项目(BPHR2012E01)资助
摘    要:以滇池流域为例,基于1990和1999年TM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分析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程度,并基于马尔可夫模型定量分析土地利用转化的方向。采用GIS中多标准评价(MCE)方法,结合元胞自动机–马尔可夫(CA-Markov)模型,对2008年土地利用变化进行模拟和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解译结果的Kappa系数达0.7338,表明预测结果可信。在此基础上,运用CA-Markov模型对2017和2026年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该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快,生态恢复和重建的压力很大。2008—2026年,耕地、林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将有所减少,草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将迅速增加;与1990—2008年相比,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的变化趋势相反,而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变化趋势相同。建设用地在原有基础上往外扩展,水域变化则较小。林地资源虽然有所减少,但仍然是流域主要的用地类型。建设用地扩张明显增加了滇池非点源污染的负荷。土地利用不合理是造成目前滇池水质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并将加剧未来流域的水环境和水生态压力。因此,保有足够的人均耕地,降低施肥强度,提高土地利用水平,保留足够量的生态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是降低该区域非点源污染潜力的重要措施。研究结果可为流域土地利用合理规划管理、生态恢复和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支持。

关 键 词:土地利用变化  元胞自动机-马尔可夫模型  多标准评价方法(MCE)  动态模拟  滇池流域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