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荒漠区东部花粉对植被的指示性研究
引用本文:李月丛,许清海,阳小兰,肖举乐,陈辉,吕新苗.中国荒漠区东部花粉对植被的指示性研究[J].科学通报,2005,50(13):1356-1364.
作者姓名:李月丛  许清海  阳小兰  肖举乐  陈辉  吕新苗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河北省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石家庄,050016
2. 河北省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石家庄,050016
3. 河北省地理科学研究所,石家庄,050011
4.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5. 河北省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石家庄,050016;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6.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基金项目:本工作为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批准号: 2003CCA018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 40171095)、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 402615)、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批准号: 49920205)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 40331011)共同资助.
摘    要:为了解中国荒漠区花粉对植被的指示意义, 通过39个表土花粉样品分析与植物样方植被调查结果显示: 荒漠区不同群落间花粉组合差异比较明显, 盐爪爪群落和驼绒藜群落均以高含量的藜科花粉为特征(高于45%, 平均63.5%), 驼绒藜群落以含有一定量的麻黄花粉(高于3.3%, 平均16.5%)可与盐爪爪群落区分开来, 蒿群落以蒿花粉含量(多高于50%)明显高于藜科花粉(低于35%)为特征, 白刺群落以含有一定量的白刺花粉(高于2.6%, 平均13.6%)为特征, 红砂群落与四合木群落都含有一定量的柽柳科花粉(高于2%,平均8.6%), 但红砂群落蒿花粉含量一般高于藜科花粉含量, 且含有较多的禾本科、菊科、豆科等花粉; 四合木群落花粉组合蒿花粉含量一般低于藜科花粉含量, 其他类型花粉较少, 沙拐枣群落以含有一定量沙拐枣花粉(高于2%, 平均5%)为特征, 且麻黄花粉含量较高(高于38%, 平均49.3%). 聚类分析及降趋对应分析(DCA)结果表明, 霸王柴、沙拐枣、四合木、蒺藜属、柽柳科花粉联合指数A值较高, 对植被指示性良好; 蒿、藜科、禾本科具有较高的R值, 白刺、十字花科、景天属花粉具有较高的超代表性指数O, 但母体植物存在时花粉百分比平均值Xp远大于母体植物不存在时花粉百分比平均值Xa, 对植被具较明显指示意义; 葱属、豆科、蔷薇科、马先蒿、菊科等花粉类型, 联合指数A值较低, 超代表性指数O或低代表性指数U较高, 母体植物存在时花粉百分比平均值Xp与母体植物不存在时花粉百分比平均值相差不多, 对植被指示意义不明显. 其他仅出现于花粉组合中的花粉类型如松、云杉、桦、栎、榆、胡颓子科、麻黄、毛茛科、石竹科、蓼科、虎耳草科等对植被的指示意义无法确定. 麻黄/蒿比、白刺/麻黄比与蒿/藜比一样具有指示干旱区环境意义, 典型荒漠群落花粉组成中蒿/藜比值小于0.5, 麻黄/蒿比值大于0.1, 白刺/麻黄比值小于1; 草原化荒漠群落花粉组成中蒿/藜比值多为0.5~2, 麻黄/蒿比值多小于0.1, 白刺/麻黄比值多大于1.

关 键 词:中国荒漠区东部  花粉指示性  联合指数A值  相关系数(CC)  相似系数(C)  DCA分析  聚类分析  白刺/麻黄比值(N/E)
收稿时间:2004-07-01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