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灭活病毒诱导的培养细胞中鉴定鱼类抗病毒相关基因
引用本文:张义兵,张奇亚,徐德全,胡成钰,桂建芳.从灭活病毒诱导的培养细胞中鉴定鱼类抗病毒相关基因[J].科学通报,2003,48(5):457-463.
作者姓名:张义兵  张奇亚  徐德全  胡成钰  桂建芳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发育生物学中心,武汉,430072
基金项目:为“八六三”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批准号:2002AA6260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30130240,30200207),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方向项目(KSCX2-SW-303),武汉青年科技晨光计划资助项目(批准号:20015005055).
摘    要:紫外线灭活的草鱼出血病病毒(GCHV)能诱导鲫鱼囊胚培养细胞(CAB)产生高滴度的干扰素并抵抗病毒入侵, 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一组抗病毒相关基因的表达, 而使寄主细胞建立起抗病毒状态. 利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 构建了灭活病毒诱导鱼类培养细胞基因差异表达的差减cDNA文库. 从差减文库中筛选鉴定出272个差异cDNA片段, 测序分析发现它们为69个基因, 其中46个为已知基因的同源物, 23个为未知的假定基因. 已知基因包括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的基因Stat1和Jak1, 抗病毒基因Mx和Viperin, 以及一系列干扰素激活基因或免疫相关基因. 23个未知的假定基因多数具有富含AU成分的序列. 虚拟Northern杂交和RT-PCR进一步证实这些基因在灭活病毒诱导的细胞中差异表达. 意味着灭活GCHV不仅能诱导CAB细胞分泌干扰素, 而且还导致一系列重要抗病毒相关基因或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 揭示鱼类干扰素系统的信号转导途径和抗病毒机制与哺乳类基本相似.

关 键 词:抗病毒相关基因  免疫相关基因  草鱼出血病病毒  干扰素  抑制性差减杂交
收稿时间:2002-08-07
修稿时间:2002年8月7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