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斜方辉石(100)面的表面化学组成和微形貌
引用本文:薛纪越,潘宇观,罗谷风,卢海萍.斜方辉石(100)面的表面化学组成和微形貌[J].科学通报,2003,48(6):619-622.
作者姓名:薛纪越  潘宇观  罗谷风  卢海萍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21009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40172016) 资助.
摘    要:对一个承德紫苏辉石和一个Bamble顽辉石的(100)裂理面进行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俄歇电子谱(AES)深度剖析研究, 并进行了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 (100)裂理面表面的化学组成与体相有明显差别. 与体相相比, 裂理面表面上Si在金属原子总数中的百分比没有明显变化, Ca和Al是增加的, Mg则减少. 2000 s的AES深度剖析表明, 在近70 nm深度内组成元素的原子百分比随着深度略有起伏, 但平均值水平没有明显变化(承德紫苏辉石中的Si除外);承德紫苏辉石的Al和Si呈互为消长的关系, 这是因为Al-Si是以类质同像替代关系存在的. AFM图像显示(100)裂理面上有成层状生长的多边形形态的丘状生长物, 厚度可在零至几百nm, 它们是在裂理面上次生生长的层状硅酸盐矿物. 上述现象的观测和基本规律对认识风化作用和水岩反应的机理具有意义.

关 键 词:斜方辉石  XPS  AES深度剖析  AFM
收稿时间:2002-09-10
修稿时间:2002年9月10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