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珠江口悬浮颗粒物的吸收光谱及其区域模式
引用本文:曹文熙,杨跃忠,许晓强,黄良民,张建林.珠江口悬浮颗粒物的吸收光谱及其区域模式[J].科学通报,2003,48(17):1876-1882.
作者姓名:曹文熙  杨跃忠  许晓强  黄良民  张建林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LED重点实验室,广州,510301
基金项目:本工作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 40076012, 40229008)和中国科学院创新项目(ZKCX2-SW-212-1 )的资助.
摘    要:用定量滤膜技术测定了珠江口及临近海区总颗粒物光谱吸收系数ap)、非藻类颗粒物光谱吸收系数ad(λ)和浮游植物光谱吸收系数aph(λ). 总颗粒物的吸收系数ap(443)在0.04~1.82 m-1间变化, 相应的aph(443))的变化范围为0.016~0.484 m-1. 总颗粒物的吸收光谱有两种类型. 对于第1种类型, 总颗粒物吸收光谱与非藻类颗粒物吸收光谱相似, 吸收系数值随波长减小; 相反, 对于第2种类型, 总颗粒物吸收光谱与浮游植物色素吸收光谱相似. 非藻类颗粒物吸收光谱随波长增大而减小, 其波长变化规律可用指数率描述, 光谱斜率S的平均值为0.012±0.002. 非藻类颗粒物吸收占总颗粒物吸收的比例明显地随表层海水盐度增加而减小. 浮游植物色素的吸收明显地随叶绿素a浓度呈非线性增加, 其关系可用幂函数描述. 但是, 总颗粒物的吸收与叶绿素a浓度之间的相关性很弱. ap(443)-chl a关系的离散性主要是由非藻类颗粒物的影响而引起的, 经非藻类颗粒物吸收校正后的aph(443)-chl a关系并不离散, 因此可以沿用类似于一类水体的模式, 但需要做参数调整. 浮游植物色素的比吸收系数不是常数, 它随叶绿素浓度的减小而增加, 浮游植物色素比吸收变化是目前生物-光学算法的一个噪声源.

关 键 词:颗粒物  吸收光谱  生物-光学模式  珠江口
收稿时间:2003-03-31
修稿时间:2003年3月31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