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南海北部近海5种石斑鱼的骨骼系统比较研究
作者姓名:吴晓东  陈菁菁  徐佳晟  李海燕  梁镇邦  初庆柱  吴仁协
作者单位: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广东湛江 524088;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广东湛江 524088
基金项目: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调查项目(B23068);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项目(Yq2013093)和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攻关与研发项目(A201708d07)
摘    要:为揭示骨骼系统在石斑鱼类的物种鉴定和系统进化关系研究中的应用潜力,本研究采用传统的骨骼系统比较法分析南海北部近海的尾纹九棘鲈(Cephalopholis urodeta)、鸢鮨(Triso dermopterus)、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拟青石斑鱼(E.fasciatomaculosus)和断带石斑鱼(E.craigi)等3属5种石斑鱼类的骨骼特征。结果显示,在分析的15种骨片中,中筛骨、额骨、翼耳骨、上枕骨、前鳃盖骨、上匙骨、尾舌骨等7种骨片显示出明显的属特征。尾纹九棘鲈的骨片形态结构总体较简单,而鸢鮨和石斑鱼属(Epinephelus)石斑鱼的骨片形态结构更为分化且复杂,并且二者具有相似类型的骨片数最多(8种)。有10种骨片可将断带石斑鱼与青石斑鱼、拟青石斑鱼有效区分,其中翼蝶骨、蝶耳骨、翼耳骨、上枕骨和前鳃盖骨等5种骨片在断带石斑鱼中显示出显著的种类特性。青石斑鱼和拟青石斑鱼的主要骨骼差异在于额骨、前鳃盖骨、上匙骨。本研究的结果支持了鸢鮨属(Triso)与石斑鱼属有较为密切的亲缘关系以及九棘鲈属(Cephalopholis)是较石斑鱼属更为原始的一个独...

关 键 词:南海北部近海  石斑鱼科  骨骼比较  物种鉴别  系统进化
收稿时间:2023-12-06
修稿时间:2023-12-28
点击此处可从《广西科学院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广西科学院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