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金沙江文化模型构建
作者单位:;1.攀枝花学院
摘    要:司马迁以物类比人事,得出了"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的结论。那么,何为远古金沙江文化?远古文化的核心就是语言文字。语言瞬间即逝,无法保存,但人类却有天生的记忆本能,任何本原的模型,它都会深深地埋在心灵之中,经过漫长的种族遗传而形成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就是原型。先秦东部华文化原型与西部金沙江文化原型通过和亲与战争曾有过三次交流。在羌族走廊的东部西部民族迁徙中,这种迁徙交流的结果促成了金沙江沿岸的民族逐步接受了华夏文化,并最终融入了华夏民族,成为占中国总人口10%的蜀方言文化区的一员。虽然《山海经》中赤水(金沙江)南北被妖魔化的厌火国、讙头国消失了,就是在汉代还存在的笮都人也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然而,赤水以北的创世之神烛龙,凭借它的神威重新点燃了金沙江文化圈母系氏族王国的圣火,大禹通过治水传播了巴蜀文化。4000年来,金沙江文化圈内乡音不改,彰显出西部巴蜀文化圈这朵木棉花(攀枝花)的永久魅力。

关 键 词:山海经  金沙江  文化圈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Models in Jinsha River(Part Ⅰ)
Abstract:
Keywords: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