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节水灌溉技术(Ⅸ)
引用本文:奕永庆.节水灌溉技术(Ⅸ)[J].今日科技,1999(2).
作者姓名:奕永庆
作者单位:浙江省余姚市水利局!余姚315400
摘    要:八、水稻无水层灌溉水稻无水层灌溉,是更新的节水灌溉新技术,灌溉水量比薄露灌溉更节省,现介绍湿种旱育、旱种旱育两种节水灌溉方法.(一)操作方法1.湿种旱育 湿种,即在插秧(或抛秧)、返青期间,田间“半水半露”,保持土壤充分湿润,以利于秧苗返青.旱育,即在水稻返青以后田间“只湿不淹”,不再在田面保持水层,而是利用降雨和几次“沟灌”补充水量,只在水稻对水分最敏感的关键时期:抽穗扬花期和分蘖前期(各10余天左右)保持土壤饱和含水量,其余时间在饱和水量的70%~90%之间,使水稻正常生长.这种方法比常规灌溉节水节电50%以上,适宜于在灌溉水源基本能解决的灌区.2.旱种旱育 又叫全程旱育,即在水稻整个生育期不淹灌,可以不用田埂,完全利用雨水或少量的几次“沟灌”或喷灌补充水量,用地膜覆盖保持土壤水量.移栽秧苗.深施基肥,分畦整地,畦宽2米,在畦上覆盖地膜,在膜上按种植密度打浅孔,象种莱那样种上稻秧,浇一次“活根水”,以利秧苗扎根返青.当然最好是旱育秧,根系发达,吸水能力强.直播秧苗.在畦面根据行距耙出浅沟,在沟底条播或点播已催芽的谷种,盖上少量细土.而把浅沟之间垅起的土壤用地膜覆盖,既有利雨水集中流向稻根,又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旱种旱育的方法可节约灌溉水量2/3,需增加20元/666.7m~2~3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