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卫星遥测纬向剖面地形谱分析--青藏高原背风侧地区地形扰动与西风扰动的耦合模态
引用本文:王宛亭,王元.卫星遥测纬向剖面地形谱分析--青藏高原背风侧地区地形扰动与西风扰动的耦合模态[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0(3):304-318.
作者姓名:王宛亭  王元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中尺度灾害性天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990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175025,40333025),"973-CHERES"项目(G1998040907)
摘    要:遥感地形资料具有空间离散分布特点,因此根据离散谱空间变换中谱能不变性约束下的谱分析方法,研究了遥感地形谱空间域分布基本特征和地形强迫对大气受迫运动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定义地形扰动和地形扰动特征尺度的概念,发现位于青藏高原背风侧的我国中东部地区纬向(东西向)剖面地形扰动特征尺度在454.5km,即该地区地形扰动可以定义为中α尺度扰动(比照大气尺度分类);地形扰动尺度与该地区主要致灾天气系统MαCS(Meso-α Convective System,中α尺度对流系统)尺度上的一致性揭示了地形对于MαCS的触发作用.进一步通过对卫星遥感离散地形场测度进行分形学分析,计算出该区域纬向剖面分数维为1.26,说明该地区地形的基本分形元是Koch三角生成元,即青藏高原背风侧地区剖面地形强迫作用机制本质上是基本西风气流与三角形元组合型山脉剖面障碍物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相互作用的物理图象表现为:在我国青藏高原背风侧地区,冬季和夏季700hPa纬向平均风速扰动谱最强峰与地形扰动谱最强峰存在着明显的地形-纬向风速偶合关系,地形-纬向风速共振模态是该地区冬季纬向环流扰动的典型触发机制;而夏季,地形一纬向风速偶合模态转变为向小尺度漂移的高阻尼模态.同时,地形和纬向风速的分形分析表明,关于地形强迫下的受迫扰动的偶合模态和强迫机制的结论,具有尺度的串级和自相似性,可外推到未观测到的更精细的尺度上.

关 键 词:青藏高原背风侧  地形扰动谱  地形-纬向风速偶合模态  分形  大气受迫运动

A Spectral Analysis of Satellite Topographic Profile:A Coincident Pattern between Latitudinal Topographic and Westerly Perturbation on the Lee Side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Wang Wan-Ting,Wang Yuan=.A Spectral Analysis of Satellite Topographic Profile:A Coincident Pattern between Latitudinal Topographic and Westerly Perturbation on the Lee Side of Qinghai-Tibet Plateau[J].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Nat Sci Ed,2004,40(3):304-318.
Authors:Wang Wan-Ting  Wang Yuan=
Abstract:
Keywords:lee side of Qinghai_Tibet Plateau  topographic perturbation spectrum  coincident pattern between wind and topography  spectra fractal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