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传统乐教与百年中国美育
引用本文:伏爱华.中国传统乐教与百年中国美育[J].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35-44.
作者姓名:伏爱华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哲学系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4JJD720005);安徽大学“百门精品素质教育课程”之“中国审美文化”课程建设项目(SZJYKC2013001)
摘    要:在孔子那里,乐已不限于教化的作用,而是关乎人生境界的形成。自孔子起,真正美学意义上的乐教传统开始形成,并在后世得以继承和发展。老、庄虽没有形成所谓的乐教思想,但老子的"大音希声"和庄子的"天籁"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生命力。在中国美育的发展进程中,诸多美学家都将音乐教育作为他们美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音乐的修身养性功能,并达成完整人格,进而实现人生的最高境界。这无疑是受到了中国传统乐教的影响。中国传统乐教虽已衰微,却在百年中国美育乃至现代中国美育的进程中得到了重构。

关 键 词:儒家乐教  道家论乐  百年中国美育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